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銘記特殊歷史 珍惜幸福生活——記抗美援朝老兵劉忠爾

2020年10月13日10:46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銘記特殊歷史 珍惜幸福生活

四枚志願軍紀念章、一張身著軍裝的老照片……這些普通的物件,因為一段特殊的歷史,被92歲的抗美援朝老兵劉忠爾老人珍藏多年。

1951年1月,入伍兩年的劉忠爾跟隨大部隊跨過鴨綠江,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

“我終於能投入到戰斗中,很激動。”劉忠爾回憶,“剛入朝鮮戰場,敵機輪番轟炸我軍各級指揮所、炮兵陣地和倉庫。敵我裝備相差懸殊,戰斗激烈。盡管我們武器不如敵人,但志願軍戰士斗志昂揚,意志堅定,沒有人退縮。”

1952年7月,劉忠爾榮立二等功。

“當時,敵人火力凶猛,我們的步兵連無法沖破火力封鎖,我和另一名戰友摧毀了敵人的火力點,為步兵連突擊打開了一條路……”劉忠爾回憶,“后來,我們利用防空洞進行阻擊戰。躲在洞裡空氣十分潮濕,連陽光也沒有,但條件再差,大家也毫無怨言。”

有戰斗就有傷亡。1953年初,劉忠爾所在的連隊護送運輸裝備的車輛到前線。途中,為了掩護運輸隊,劉忠爾被炸傷,后來被送回國內進行治療。

“動完手術后,還要臥床休息一個月。”劉忠爾說,當時,一想到戰爭還未勝利,心裡就著急,沒等傷好自己就返回了前線。

劉忠爾說,朝鮮戰場給養困難,戰士們吃飯是一口壓縮餅干就著一把雪。那裡的冬天特別冷,積雪很深,嚴寒刺骨,每個人隻有一身夾棉的軍裝,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戰場,根本不足以御寒,很多人都被凍傷了。

“條件最艱苦的時候,沒有水喝。敵人在山下切斷我們的水源,我們派一個取水的戰士,就犧牲一個。”劉忠爾說。

雖然條件艱苦,但戰士們的斗志從未減弱。

“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我們所屬的連隊留在朝鮮,幫助當地老百姓修建學校、鐵路……直到1958年才返回祖國。”劉忠爾說。

1964年,劉忠爾轉業至金川集團公司露天礦。在崗位上,他兢兢業業、扎實勤奮,成為同事眼中的“崗位先鋒”。經歷過槍林彈雨,劉忠爾變得十分豁達,對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心懷感恩。

“平時我和老伴就在社區的幸福互助院就餐,這裡菜品豐富、價格適中,很方便。”劉忠爾感慨,現在生活條件好多了,吃喝不用愁。業余時間,他將酷愛的武術當成第二事業。每次遇到武術技藝比他好的人,他總會虛心求教。

“我80多歲的時候還報名參加了全市武術比賽,拿到了老年組一金一銀兩塊獎牌。”劉忠爾說,黨和政府讓我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雖然現在日子好了,但革命傳統不能丟,革命歷史更應該被時刻銘記。

(記者 謝曉玲 通訊員 文星乃)

(責編:呂騰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