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半條被子”的故事激勵我們堅定不移走下去

戴菁

2020年10月14日08:10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半條被子”的故事激勵我們堅定不移走下去

  一部驚天動地的紅軍長征史,留下了無數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中“半條被子”的故事一直讓習近平總書記念念不忘。9月16日,在湖南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參觀了“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指出:“半條被子的故事”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本色,當年紅軍在缺吃少穿、生死攸關的時候,還想著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葉總關情!1934年11月初,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上世紀80年代,“半條被子”的故事經經濟日報羅開富同志報道后,流傳深遠,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專門提到了這個故事,他說,“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証,也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証”。

  一切為了人民是我們事業的出發點。中國共產黨從誕生那一天起,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不同的歷史時期具體的任務不同,但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實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舉全國之力實施規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創造了人類同疾病斗爭史上的又一個英勇壯舉。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們之所以可以做到不惜一切代價,就是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人民的支持是我們前行的不竭動力。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不斷前進,正是因為依靠人民。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群眾有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隻有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礡之力”。在這次“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中,我們更加重視問計於民。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專門聽取基層代表對“十四五”規劃的意見。我們還通過互聯網就“十四五”規劃編制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和建議,這在我國五年規劃編制史上是首次,群眾參與度很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些都是為了更好地發揮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來為我們的事業提供不竭的動力。

  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黨是一個有著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黨,是一個在14億多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的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是我們黨執政的最牢固的根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走好群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隻有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真正把群眾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批評和監督,我們才能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我們的事業才能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半條被子”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黨和人民同甘共苦、血脈相通、生死與共,這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根本保証,也是我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根本法寶。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我們要銘記“半條被子”故事留給我們的巨大精神財富,記住我們的奮斗是為什麼人、靠什麼人,這是激勵我們堅定不移走下去的最大動力。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