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小英
2020年10月15日08:14 來源:湖南日報
翻開陳舊的筆記簿,流淌出激情燃燒的歲月。
10月12日,老兵申太恆從櫃子裡找出他赴朝作戰期間的筆記簿。他說,隨著年歲增長,很多事已漸漸模糊,但這本珍藏著歲月的本子,總能讓他憶起往昔。
申太恆現年100歲,祖籍邵東市,參加過貴州剿匪和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等,曾榮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1次。現定居在邵陽市北塔區田江鄉園藝場。
流浪兒加入解放軍
申太恆翻開筆記簿,其中一頁寫著:“我本是一個渺小的人,但經歷了一次次艱苦的戰斗,我已有了為黨、為祖國、為人民的無我精神。”看著這串文字,申太恆深情地說,能成為軍人,成為戰斗英雄,是他此生最大的幸事。
申太恆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2歲時,父親因病去世,母親改嫁,成為孤兒的他四處乞討。
1949年,申太恆流浪到懷化靖州,給地主放牛。一天,他在放牛時遇到南下到貴州剿匪的解放軍,被邀請帶路。部隊首長了解到申太恆孤苦無依,便說服他加入解放軍。申太恆跟隨部隊到了貴州。
“1949年8月15日,我正式成為一名軍人。”申太恆眼中閃著光芒,他說,那一天他光榮入伍,被編入62軍。
此后,申太恆學文化、學軍事,跟隨部隊從貴州三穗縣進發到湖南常德、長沙,再輾轉到達河南,成長為一名能識字、會作戰的解放軍戰士。
偵察兵立下一等功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1951年3月,申太恆在河南被編入志願軍15軍偵察排,作為第二批入朝戰士到達朝鮮。
作為偵察兵,申太恆需要趁夜潛入敵軍察探敵情。他曾3次打入敵營,把了解到的敵軍部隊人數、裝備等情報傳遞回來。
“每天下午5時左右開始化妝,偽裝成南朝鮮李承晚部隊的士兵。”申太恆說,到達朝鮮后,部隊為偵察排配備了專業的朝鮮語老師,他僅用2個星期就掌握了大部分日常用語,能進行簡單交流。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打響。美軍集中兵力6萬余人和大量飛機、坦克、大炮,對15軍駐守的上甘嶺狂轟濫炸。申太恆所在的偵察排接到指令,潛入敵營去察看大炮部署情況。
接到命令,申太恆像往常一樣把自己偽裝起來,趁夜“混”入敵軍部隊。當晚,他多次與敵軍正面“交鋒”對話。好在朝鮮語學習得好,沒有露出馬腳。當夜,他和戰友爭分奪秒搜集了解敵軍地形、布炮等信息,天亮時成功返回,將偵察到的情況一一匯報。
“你在干嘛?”“中朝一家親!”申太恆向記者展示他還記得的朝鮮語。他說,由於他偵察的布炮信息准確全面,對戰役勝利起到很大作用,被授予一等功。
腸子流出仍在戰斗
“上甘嶺戰役打了整整43天,場面實在太慘烈!”說起上甘嶺戰役,申太恆長長嘆息。
上甘嶺戰役打響后不久,由於部隊傷亡慘重,申太恆所在的偵察排被臨時編入步兵135團,與敵軍展開正面交鋒。美軍炮火轟炸連續不斷,申太恆和戰友堅守坑道。他說,3天轟炸結束后,地面的樹木已被全部炸毀,地表土地鬆軟,一腳踩下去就會陷入塵土中。
申太恆介紹,上甘嶺戰役中,135團作為反擊主力,多次趁夜與敵軍血戰,戰士們個個勇猛無敵、不畏犧牲。前方黃繼光、邱少雲等戰友的英勇事跡不斷傳來,戰友們越發悲憤勇敢,發誓要將失去的陣地奪回,為犧牲的戰友報仇。
輪到申太恆所在的班出擊時,他無所畏懼地向前沖去。在戰斗中,敵人的子彈從他腰間穿過,腸子流出來了。申太恆來不及思考,打開隨身攜帶的水壺,倒出水把腸子清洗后,重新塞回肚裡,用急救包壓住肚子,繼續殺敵。2個小時后,戰友發現他流血過多,把他抬回坑道治療。后來,他在醫院住了一個星期,才基本康復。
“看到戰友們的英勇無畏,我就沒想到死的可怕,隻管殺敵。”在申太恆的筆記簿上,記者看到這樣一句話,“一切都是光榮,是為人民服務。我要勇敢地去作戰,要奮不顧身,創造不朽的業績。”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