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制度構建、組織建設、培訓學習、群眾路線——

延安時期黨的鄉村治理經驗

賀東航

2020年10月19日08:05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延安時期黨的鄉村治理經驗

延安時期,我們黨對農村基層政權的建設有著豐富的制度創新內容。黨對農村社會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變革重組,在農村中建立了青年團、婦救會等各種具備現代政治意義和特征的群團組織來更新舊有的傳統的宗族組織,通過不同策略的階級斗爭,遏制了宗族和地主鄉紳對基層政權的控制,從而實現了更廣義的政治平等。由於農民群眾的擁護,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取得了真正的優勢。所有這些,大大促進了我們黨鄉村治理的成效。

制度構建:確保黨對農村基層政權的有效管理

延安時期通過制定黨在農村基層組織的各項規章制度,累積了黨在制度性層面的“政治勢能”,“政治勢能”進一步促成了黨在農村基層政權行動的生成,有力地提升了中國共產黨對農村基層政權的有效管理,具有較為深遠的影響。

在陝甘寧邊區,制定完善了黨在農村基層組織的相關制度,具體涉及黨小組、支委構成、支分部、開會時間等內容。例如,三個黨員以上的場所中可組織支部﹔自然村要設立分支部或小組﹔支部的領導,如支部書記和支部委員必須是政治堅定有工作能力的黨員﹔支部委員會的多少,以黨員多少和工作的范圍與需要為依據﹔在陝甘寧邊區下設各種工作委員會,如書記、組織、宣傳、軍事、工會、農會等﹔設立支部委員會的常委管理日常工作。鄉村黨支部的人員結構如下:支部委員應由七人或者九人組成,主要分工為書記、組織、宣傳、鄉長、連長、鋤奸、工運、青運、婦運﹔支書脫離生產﹔三個小組以上的支部在行政村設立支分部,可以設有書記、軍事干事、政府工作干事。鄉村黨組織七天或十天開會召集一次。

組織建設:農村黨員“領頭羊”的多面手作用

陝甘寧邊區農村黨組織領導和核心作用的彰顯,依托於組織的不斷建設。組織建設措施主要有:第一,支部自身建設層面,具體做法有改選支部干事、開支干會、黨員教育等。一般情形是上級區委提出候選名單,然后經過黨員表決,而改選黨支部必須有一套完整的程序。農村黨支部要按期召開小組會議和支干會,管理黨員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學習。農閑與農忙時間兩不誤,比如在農閑時,小組會重點聚焦黨員的黨性教育上,農忙時,結合鄉村實際發展,以生產建設為主。第二,加強黨對政權工作的領導,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是黨的工作。“政府的一切日常工作(計劃、解決較大問題等),都拿到支干會上討論”。第三,平台組織建設。群團組織工作歷來是中國共產黨組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在政權建設上,群團的作用尤其顯得重要。群眾性的政治組織主要包括婦女聯合會、青年救國會、工會及農民會(村民大會的別稱),群眾性的經濟組織有互濟會等,群眾性的軍事組織有自衛軍。隨著大生產運動的開展,群眾性經濟組織被廣泛地建立起來,而這離不開黨的力量與推動作用。這些平台組織在宣傳黨的宗旨、衛生教育、優待抗屬、繳納救國公糧、鋤奸剿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黨在鄉村的重要支柱。

與此同時,黨員在邊區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黨員積極地領導農民進行生產,組織變工隊幫農民開墾荒地等。此外,黨員還承擔了黨的政策宣講員的工作職能,適時做黨的“大喇叭”,在農民群眾中廣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並利用多種形式滲入平時的活動中,比如利用自衛軍訓練、群眾集會、廟會等機會進行黨的政策宣傳。在具體宣傳形式上也別出心裁,創新不斷,有的通過黑板報、標語、宣傳畫﹔有的通過組織村民演戲、唱小調等靈活方式進行宣傳。這些農村基層黨支部組織建設促進了鄉村黨支部和黨員隊伍發展,使中國共產黨經受住了歷史考驗,並深深扎根農村,為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的最終勝利奠定了組織基礎。

培訓學習:提升鄉村干部能力素質

廣泛的培訓學習是延安時期的公開秘密。為了保証鄉村干部教育學習獲得良好成效,陝甘寧邊區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多時段的學習制度,如學習日制度、學習小組制度、兩小時學習制度,這些制度在鄉村干部學習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黨員的學習教育內容也呈現多元化的趨向,具體有教材輔導、案例事例、生產技能、沙龍討論等等,以此提高農村黨員的馬克思主義素養與無產階級覺悟。在培訓的組織保障方面,陝甘寧邊區的各鄉鎮成立了識字組、讀報組等各種訓練班,且不定時地抽調農村干部到分區黨校和邊區黨校進行學習。

此外,邊區還派工作組下鄉對鄉村干部進行面對面的幫助與指導,有文化的上級干部幫助文化水平低的鄉村干部寫報告、看文件以及正確運用政府政策,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干部的思想認識有了很大提升,素質明顯改變,工作效率也有了極大提高。最典型的是吳堡縣鄉級干部的教育,主要是開辦鄉長訓練班的形式,集中培訓,共二十五天,未辦前確定調查兩個典型鄉(好壞都選一個)作為教材,每天早上讀報,研究時事,上午與下午講課,晚上討論。根據后來的總結可以看出其收獲:首先在思想上有了初步轉變﹔其次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如他們說“過去不注意學習,這次訓練才知道隻有學習才能進步”。

群眾路線:解決農民利益訴求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進一步推動踐行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黨員干部不僅在理論上深刻認識了群眾路線,而且把群眾路線深深融入到陝甘寧邊區的基層工作實踐中。鄉村黨組織時時刻刻關心著鄉村群眾的生活疾苦,時時刻刻扎根在鄉村群眾生活之中,傾聽著群眾的多種心聲。陝甘寧邊區多方面的細致的實際工作的完成,都遵循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如征收公糧、勞動競賽、互助合作、選舉投票、鄉村自治、夫妻識字等等。

一些工作方法,由群眾首創,在取得良好成效和經驗積累后,經過集中研究,最后上升為相關政策,然后進行推廣,並在實際中逐步完善。比如,在陝甘寧邊區開展的三次選舉中,所有符合選舉條件的人基本上都參加了選舉,包括老人和婦女。然而,由於許多人是不識字的農民,便創新採用“投豆法”“燒香燃洞法”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投票,可以說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得到了充分且真實的表達。

延安時期的群眾路線和群眾運動,成為中國共產黨改造鄉村社會的重要動員手段,通過發揮群眾主體性與積極性,依托群眾的力量來推動黨的政策運行與落地,形成了一批具有延安時代特色烙印的群眾工作方法和路線,譜寫了中國近代歷史上黨群關系的新篇章。

延安經驗的推廣

總的來說,在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充分認識到基層政權組織的重要性,並且依靠黨的力量建設基層政權,構筑起基層新的權力格局與社會形態。在動員農民群眾和開展政權建設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扮演著雙重角色,既是更廣泛的農民利益的代表者,也是政治權力結構中的核心領導者。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廣大解放區發展黨員,建立起農村基層黨組織,進一步助推土地改革工作,黨在延安時期積累的農村治理經驗逐漸散播全國。新中國成立后,通過農村社會主義合作化運動和人民公社運動,黨在全國農村范圍內建立了以黨政合一、政社合一、三級核算為特點的全能型農村治理結構,這樣一種全能型治理結構使黨在農村社會中實現且集聚起了空前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

延安時期的鄉村黨組織經驗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開闊的思路。在農村基層最主要的是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隻有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人心的作用,才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定厚實的組織基礎。要讓每一位農村黨員成為“領頭羊”,發揮多面手作用,使得每個農村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帶領農民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堅強有力的戰斗堡壘。要加強黨與群眾的信任度,構建和諧的鄉村黨群關系,既要動員群眾參與黨務,允許他們建言獻策,又要增加鄉村黨組織在工作上的透明度,讓群眾對黨有認同感,這樣才能促進新農村建設,鄉村才可以真正振興。

(作者為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導師、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