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唯一女志願軍一等功臣——解秀梅

孟紅

2020年10月20日08:3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華魂》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新中國成立伊始,黨中央和毛澤東高瞻遠矚果斷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大歷史性決策后,成千上萬年輕的解放軍戰士熱烈響應這一偉大號召,以飽滿的愛國熱情踴躍踏上了朝鮮戰場,這其中也包括一些志願軍女兵。她們巾幗不讓須眉,同千千萬萬英勇作戰的男將士們一樣在朝鮮戰場上不畏艱險忙前忙后,出生入死,她們有的在文工團做宣傳鼓動工作,有的在戰地醫院救護傷員……在看似平凡的崗位上卻為最終贏得勝利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

在盡人皆知、廣受喜愛的電影《英雄兒女》中,就有這樣一個驚心動魄的場面:英雄王成的妹妹王芳在前線慰問中,突然遭到敵機的轟炸。危急時刻,王芳用自己的身體掩護了戰友老李同志,而她自己卻受了重傷。更感人的是王芳那曲“風煙滾滾唱英雄”的《英雄贊歌》響徹中華大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人們知之甚少的是,在朝鮮戰場確實發生過類似典型舉動與歷程的事情,她就是志願軍女戰士——解秀梅。解秀梅是電影《英雄兒女》中王芳的真實原型。不僅如此,而且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前后總共產生了154名一等功臣,解秀梅則是其中唯一的女戰士,可謂是一名頂呱呱的巾幗英雄。

宣傳救護處處作表率

解秀梅(1930-1996),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於堤村人。13歲時,當了村劇團演員。1948年8月,參軍后一直在部隊文工隊工作。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解秀梅踴躍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雄糾糾氣昂昂地奔赴朝鮮戰場。

當時的解秀梅只是一個20歲的女孩子,卻有著超強的意志品質。在艱苦的行軍中,解秀梅緊跟部隊,冒著敵人的炮火,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可是她從不叫苦喊累,總是發揚風格,主動熱情地將戰友們的米袋、背包等搶過來,樂呵呵地放在自己盡管也已很疲憊的肩上。長途行軍,這樣一個年輕女孩以自己的點滴行動,展現出一個戰士最優秀的品格和最頑強的毅力。

作為一名文工隊成員,解秀梅時刻不忘給行軍的戰友們加油鼓勁,常常不顧自己的一身疲憊,和同伴們一起趕到隊伍前面,充滿豪情地打起快板搞宣傳,戰友們看著她們充滿活力的宣傳鼓動、激情演出,忘記了疲勞,精神更加振奮,加快了行軍的腳步。解秀梅還和文工隊的戰友把英雄們不畏強敵、英勇作戰、忠於祖國的事跡編成故事、快板和唱詞,為大家表演、歌唱,鼓舞了大家的戰斗意志。尤其是在爬山和行進到非常困難的時候,解秀梅等送上的如此演出,像久旱突逢甘雨一樣,所傳遞出的樂觀向上的精神一剎那間就感染了每一位戰士,在最關鍵的時候鼓舞了他們的斗志。

除了行軍打仗之外,文工隊員常常要穿過敵人的封鎖,深入陣地,為戰士們演出,也總會遇到突發的危險情況。據說有一次,解秀梅和其他隊員們剛准備進行演出,就遭遇敵機的轟炸,人員雖然沒有受傷,可是僅有的一點簡陋樂器都被炸飛炸壞了。即便如此,隊員們也從不氣餒和沮喪,而是在敵機飛走后,就拿起碗筷、臉盆等當樂器,投入宣傳鼓動工作中,一邊敲一邊唱。

解秀梅自編自演的節目備受戰士們的喜愛,一首生動朴實卻膾炙人口的《小快板》這樣唱道:

路程70裡,小伙咱們比一比。背的東西不算重,50斤重稱得起,走起路來快如風。叫同志,你來聽,號角響起炮聲隆。叫同志,你莫停,到戰場上要立功,消滅鬼子援朝鮮,留取丹心照汗青,照汗青!

如此生動精彩的節目,十分貼近戰斗生活,對於行軍作戰的戰士們而言,如同給他們服了一劑靈丹妙藥,很快就能夠消除疲勞,振奮精神,提高斗志了。

每到宿營地,解秀梅還不知疲倦地給同志們燒水做飯、燙腳、縫補衣物、上山砍柴,忙個不停。每當糧食供應不上時,她還不辭辛勞地去四處挖野菜,為戰士們充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障工作。

就這樣,在連續18天的急行軍中,解秀梅自己克服困難堅決不掉隊,還總是團結和幫助戰友們,深受大家的稱贊。

不久,解秀梅被上級調到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8軍202師政治部文工隊,分在戰地手術所,具體幫助開展救治與護理工作。在危險四伏的前線手術所裡,解秀梅忘我地投入到對傷員的救護中,傾注著全部心力。

沒有辦法沖到最前線去奮勇殺敵,解秀梅卻也從未輕鬆過。為了救護前線退下來的傷員,迅速處理傷口,她常常幾天幾夜不合眼,精心照料、護理,好讓他們盡快傷愈之后能重新扛起槍炮上戰場、多打敵人。朝鮮的冬天極其寒冷,風雪交加,凜冽刺骨。每當有傷員抬來的時候,她看見傷員腳凍了,就急忙把傷員的鞋脫下去,用手握住傷員凍得冰冷的腳﹔手涼了,她就想法子再把傷員的腳放在自己的袖筒裡。

有一次,一位戰士為了追擊敵人跑起來方便,在冰天雪地裡換上了膠鞋。在戰斗中這位戰士不幸受傷后,由於天氣寒冷,他的腳與鞋襪凍在一起,沒法脫下鞋襪救治。解秀梅看見后十分心疼,她毅然解開自己的棉襖,把傷員的腳搬放到她自己的懷裡給傷員溫暖。“情到最真已無言”,解秀梅的舉動使在場的傷員們既驚訝又感動,紛紛和她握手,表達殺敵決心。其中一位年輕的戰士感動得流下了熱淚,他握著解秀梅的手激動地說:“是您保住了我的雙腳,傷愈后,我還要回到前方英勇殺敵!”

面對著這些奮勇殺敵卻不幸挂彩的戰士,解秀梅滿懷心痛和焦急,她總是會付出百分之百的心血去照料他們,也會給傷員們表演節目,來緩解他們焦慮的心情。

師政治部根據謝秀梅的行軍表現評她為“行軍模范”。

奮不顧身勇救傷員

前線手術所是很危險的地方,但解秀梅從未顧及過個人安危。

解秀梅遭遇在戰場上最嚴重的危機,發生在一次戰役的撤離之際。那是1951年11月30日下午,解秀梅剛剛從山上打柴回來,忽然遇到了9架敵機來勢凶猛地投彈襲擊。敵機在志願軍病房附近投下炸彈,手術所的房子被炸得燃燒起來,被大火包圍了,敵機仍在接二連三地低空俯沖。數不清的房屋被炸毀,空氣中是飛揚的塵土和硝煙,死亡又一次逼近這些戰士。

所有的人員都在最短的時間內轉移,大家在幫助一個又一個傷員陸續轉移后,才忽然發現,還有一名同志不在其中,那就是身負重傷的605團排長李永華。當解秀梅得知李永華沒有轉移的情況時,便毫不猶豫不顧一切地沖進熊熊大火的屋子。她冒著被滾滾濃煙和肆虐火舌吞噬掉的危險,很快把李永華背了出來。

剛出門外三四步,"嘭、嘭",兩個汽油彈落在手術所的房頂上。頓時房子被沖天大火吞沒。火星濺了他們一身。解秀梅急忙扑滅了李永華身上的火焰,背起他就跑。這時,敵機更加瘋狂起來。成串的炸彈驚天動地般落在他們的身前和身后。李永華生怕在這種萬分危險境地裡自己連累了她,便急促地催她:“快放下我,趕緊隱藏,別為了我,讓你也負了傷!”解秀梅一心要將李永華救出去,始終咬緊牙關向前。她全然不顧自己的性命,堅決地說:“我的任務就是保護你。”

隨著解秀梅背著李永華艱難匆匆向前,隻見山上煙火彌漫,什麼也看不見,沖出一段路后解秀梅背著傷員磕磕絆絆中不慎摔倒在地。路過的房子火光沖天。敵機還在不停地轟炸……衣服著火了,解秀梅急忙把火扑滅,背起李永華又繼續往前奔跑。敵機發現了他們,對准他們俯沖轟炸起來。

在撤離的最后時刻,突然,一顆炸彈直向解秀梅的頭頂上落下來。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解秀梅馬上放下傷員,轉身迅速把李永華壓在了自己身下,用自己的身體掩護他,以免他遭受傷害。

炸彈投下來后,氣浪沖天,烏煙瘴氣,飛起的碎石和土塊把他們埋了起來。解秀梅的棉衣棉褲被打破好幾處,胳膊也受了傷,手上流滿了鮮血,李永華卻安然無恙。

解秀梅顧不得傷痛,奮勇爬起來,又背起李永華使盡全力趕快向前跑……終於把李永華背到了山地防空洞。當她看到傷員很安全的時候,她欣慰地露出了笑容。李永華得救了,解秀梅卻渾身無力地癱軟在了地上。

戰友們將李永華和解秀梅二人撤回安全區,李永華得救了,解秀梅的傷勢也很快好轉。解秀梅舍生忘死勇敢救出重傷員的英雄事跡,在朝鮮戰場上廣泛傳頌。

屢獲崇高榮譽,受到兩國元首接見

1951年,解秀梅榮獲志願軍總部為她記“一等功”英雄稱號,同年,經過戰火的洗禮與考驗,解秀梅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2年1月18日,解秀梅作為志願軍歸國代表團成員,回國匯報。5月23日,在中南海懷仁堂,解秀梅榮幸地受到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

解秀梅被安排了一項光榮幸福的任務——負責向毛澤東主席獻花。她手捧鮮花,眼裡含淚,心裡滿是抑制不住的激動,看著毛主席那高大偉岸的身軀,解秀梅感到在戰爭中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十分值得。她激動地對毛主席說:“我們志願軍全體將士向您問好,祝您健康!”毛主席高興地回答:“謝謝,祝你們勝利。”並且欣然為解秀梅提筆題字留念。

在回國后的4個多月裡,解秀梅和代表團在各地的1054個縣、市,為510萬人作了數千次報告。全國各地給她寄來的慰問信達1300多封。在家鄉於堤村,6000多人專門召開慶功大會,省領導將“人民功臣”的珍貴榮譽牌匾,庄重醒目地懸挂在了解秀梅家門口。

1952年5月25日,女戰斗英雄解秀梅斗志昂揚地重返朝鮮戰場前線。10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席金日成,在平壤隆重召開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兩周年紀念大會。解秀梅作為志願軍代表,榮幸地向金日成舉杯敬酒,金日成親自宣布,授予解秀梅朝鮮最高榮譽勛章——國旗勛章。

在繼續與廣大志願軍將士並肩作戰以取得完全徹底的最后勝利之際,解秀梅難以忘懷黨和祖國給予自己的如此崇高榮譽,衷心感謝毛澤東主席對廣大志願軍的關懷與鼓勵,在新年到來之時,她夜不能寐,心潮澎湃,提筆向毛主席寫去一封賀年信,兼向毛主席作自己工作戰斗的匯報與進一步的表決心。

敬愛的毛主席:

偉大的一九五三年來臨了。我在遙遠的朝鮮前線向您致戰斗的敬禮!祝您新年身體健康!

親愛的毛主席:向您寫這封賀年信,又引起了我那生平最值得紀念的回憶:去年一月間,我隨志願軍歸國代表團回到了我們偉大的祖國。五月二十三日那天,您在懷仁堂接見了我們。在同志們的歡呼中,我跑上前去向您獻花。我緊握著您的手說:“毛主席!志願軍同志們問您好。”“好,謝謝同志們!”您慈祥地微笑著回答。您熱情有力地和我握手,使我全身充滿著溫暖。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下子就扑到了您的懷抱裡,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當時我用洒濕了您胸襟的熱淚,表達了我和志願軍同志們對您說不出來的熱愛。從那以后,您那偉大的形象愈加有力地活顯在我的心坎裡了。回到前線后,我們把您對我們代表團講的話,詳盡地傳達給戰友們。同志們無數次地為您的健康而歡呼鼓掌。大家並一致堅決表示:牢牢記住毛主席的話,為保衛我們偉大的祖國、捍衛世界和平而戰斗到底!

毛主席,我還要報告您一件事情:在一九五二年十月二十五日,我們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兩周年的時候,我隨志願軍許多戰斗英雄們到平壤參加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召開的慶祝大會。會上,我們會見了金日成將軍,我並請金日成將軍給簽了名。許多朝鮮高級首長在講話中都說:朝鮮反侵略戰爭的勝利,是和毛主席領導下的中國人民正義的國際援助分不開的。會場上不時掀起毛澤東主席萬歲的歡呼聲。毛主席!當時我們越發感到了您的英明和偉大,我自己深深為做一個毛澤東的戰士而感到無限的驕傲與光榮。

毛主席,在您的正確領導下,一九五二年我們祖國在各個方面都獲得了輝煌的成就。在朝鮮前線,我們同樣取得了比過去更大的勝利。正當我們慶祝勝利的時候,您派來的祖國人民慰問團到達了朝鮮前線,又給我們增加了極大的鼓舞和力量。勝利的一九五二年過去了,祖國已經完成了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准備工作,一九五三年就將開始偉大的經濟建設了。相信在您和祖國人民的努力之下,一定會迅速獲得輝煌的成績。我們保証在朝鮮前線更加英勇作戰,爭取更大的勝利,用實際行動來保衛祖國的生產建設,保衛祖國人民的幸福生活!

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一等功臣

解秀梅

1954年,解秀梅隨同廣大志願軍將士,浩浩蕩蕩凱旋回國。

解秀梅的事跡,曾經多次在國內各大報刊廣為宣傳報道,還被編成了歌劇《解秀梅》。著名作家巴金根據解秀梅及其他英雄模范的事跡和經歷,創作了小說《團圓》。不久后,小說改編成優秀影片《英雄兒女》,打動了千千萬萬的觀眾,影響了幾代人。有資料曾提及,與影片《英雄兒女》中的情節相似的是,解秀梅的英雄事跡傳遍朝鮮戰場后,她的父親解鐵又作為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的代表赴朝,在硝煙彌漫的朝鮮戰場上,父女倆驚喜相見。

1956年,解秀梅轉業,隨丈夫來到徐州,任徐州市鼓樓區團委書記。1970年,解秀梅調到山東省臨沂任國棉八廠副廠長、副書記。1976年,解秀梅隨丈夫調到石家庄,任興華印刷廠黨委副書記、副廠長。1996年1月30日在石家庄因病逝世,被安葬在了雙鳳山革命公墓。

“牢牢記住毛主席的話,為保衛我們偉大的祖國、捍衛世界和平而戰斗到底!”這是解秀梅給毛主席的信裡寫到的話。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前半生舍身報祖國,后半生居功不自傲,解秀梅的一生,的確是無愧於“人民功臣”的稱號的。    

原載:《中華魂》2020年第10期

(責編:曹淼、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