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唐山抗震精神:涅槃重生寫傳奇 生生不息永向前

陳元秋 陳慧娟 耿建擴

2020年10月21日08:1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唐山抗震精神:涅槃重生寫傳奇生生不息永向前

  唐山市抗震英雄紀念碑,是唐山人心中的精神圖騰。董軍攝/光明圖片

  如今,唐山曹妃甸已建成世界級深水良港。董軍攝/光明圖片

  今年8月26日,唐山開行經西安至歐洲地區中歐班列,開放步伐進一步加快。 董軍攝/光明圖片

  【探尋精神源頭 彰顯時代價值·唐山抗震精神】

  這是20世紀人類史上最重大的災難之一。

  44年前,在河北唐山,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使這座工業重鎮瞬間夷為平地。24萬多鮮活的生命葬身瓦礫,16萬多人遭受重傷,4000余名孩子成為孤兒,3817人成為截癱患者。23秒內造成的慘烈,世所罕見。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全國廣大軍民支持幫助下,唐山人民迅速從廢墟上爬起來,站起來,強起來。歷經原地重建、恢復生產、城市崛起,完成了涅槃重生的蝶變。

  震后的唐山,10年重建,10年振興,20年快速發展,不但實現了“三級跳”,而且一步比一步扎實,一步比一步迅捷。

  今天的唐山,已經成為矗立在渤海灣畔的一座現代化名城,中心城市建成區面積達308平方公裡,比震前增長4.6倍,市區人口也由震前的70萬增加到251萬。2019年,唐山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超過6890億元,比震前的1975年增長了約84倍,連續十年排名河北省首位。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唐山調研考察時指出:“在同地震災害斗爭的過程中,唐山人民鑄就了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我們今天要繼續弘揚抗震精神,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生生不息。四十多年來,唐山抗震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寶貴財富。這樣的精神,引領我們在每一次面對困難和災難時,凝心聚力、攜手向前。

  1、危難中顯英雄本色

  回顧44年前的這場災難,有太多讓人淚流滿面的故事。

  開灤林西礦共產黨員盧士元的妻子和兒子都震亡了,他忍著巨大的悲痛,帶領工友們冒著生命危險把糧食從廢墟中扒了出來,他卻兩天兩夜沒吃一頓飯,有人怕他餓壞了,就找來幾個雞蛋要給他煮熟。他發現后立即制止說:“災情這麼重,我們不能吃這個,要給有傷有病的職工留著!”

  陡河電廠值班長、共產黨員鄭榮祥,不顧個人安危,在一片黑暗之中,拉下一個個電閘,又冒著發電機裡尚有氫氣、隨時會爆炸的危險,三次沖進廠房,打開排氣閥,避免了電機爆炸。而他家裡的6口人,全埋在廢墟裡。

  突發的地震災害考驗著每一個人。共產黨員奮勇當先,用自己的行動書寫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唐山抗震救災和新唐山建設之所以能夠在條件相當艱苦的情況下取得顯著成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大災大難面前,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始終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吃苦在前,沖鋒在前,成為人民群眾的主心骨。

  危難時刻,中國共產黨人挺起不屈的脊梁,顯示出中華民族中流砥柱的作用。

  “唐山抗震精神並不隻產生於那一次抗震救災斗爭,它是大釗精神、開灤工人‘特別能戰斗精神’‘當代愚公精神’等精神的延續和升華,它根植於我們與自然災害長期抗爭的實踐中,根植於我們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中,從這個意義上說,有了這種力量,我們就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唐山抗震紀念館館長趙榮琦說。

  面對同樣橫亙在國人記憶中不滅的大災——1998年大洪水,王佔成,這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68歲老兵,在武漢丹水池江邊發現潰洞跡象后,不顧年齡與傷病,跳入江中,發現了水下堤壁藏著的直徑一米多的潰洞。在兩千人奮戰兩小時堵住此洞后,專家勘探稱,如未堵住,大堤將瞬間決口。江水咆哮,戰勝洪流的最后堤壩,是無數像王佔成一樣的英雄組成的人堤。

  2008年5月,另一場震驚世界的大地震在四川發生。為了挽救一個哪怕是隻有一線生機的生命,很多人不惜任何成本,甚至是自己的生命。5月13日,當搜救人員從四川省東汽中學德陽教學樓坍塌的廢墟中,搬走壓在譚千秋身上最后一塊水泥板時,在場所有人都禁不住潸然淚下。他跪仆在地,伸開雙臂,在他身下,蜷伏著4名學生,而他的后腦卻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

  2020年跨越冬春之際,九省通衢之地的武漢關閉離漢通道﹔4萬余名醫務人員白衣執甲,星夜馳援﹔14億中國人信心堅定,眾志成城……9月,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1499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500個先進集體涌現,還有200名黨員被授予或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鐘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分別被授予“共和國勛章”和“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在歷次考驗中,無數共產黨員激蕩舍己報國的情懷,顯現甘於奉獻的品格,在知重負重、攻堅克難中詮釋出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2、凝聚抗震救災合力

  唐山大地震發生后8小時,第一支部隊急行軍進入唐山。隨后的幾天裡,先后有14萬解放軍陸續趕到。人民子弟兵冒著頻繁余震的危險,舍生忘死,用雙手以及最簡陋的工具,爭分奪秒,從死神手中奪回一條又一條生命,使16000多名群眾重獲新生。

  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往唐山。在中央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命令下達后,短短4天之內,除了人民解放軍外,醫護人員近2萬人,工交郵電等部門的干部、技術人員3萬余人迅速奔赴唐山,投入救災工作。

  與此同時,唐山傷員被送往醫療條件更好的各個地方。除河北省各地市接受大批傷員外,吉林、遼寧、山東、河南、安徽等省市共接收傷員105589人,這在中國乃至世界醫學和運輸史上都創造了奇跡,譜寫出“祖國處處有親人”的動人篇章。

  歷經劫難的唐山人,深知雪中送炭的可貴。汶川大地震時,他們沖在救人的前列﹔玉樹地震時,他們堅守在災區,和受災群眾一起重建家園。紅馬甲,是唐山志願者最醒目的標識。據統計,唐山目前共有60余萬名學雷鋒志願者,使唐山成為一座“留住雷鋒的城市”。

  患難與共,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格。

  在歷次災害中,中國人民承受住了災難的極限,展現了大愛的極致。正是這種在災難極限中所凸顯出來的大愛,加速彌合了災難帶給人們的巨大創傷。

  即便在我國經濟尚不發達的時期,唐山在震后兩年就將全市工業總產值恢復到震前最高水平。而在汶川地震后,2008年當年,四川就獲得各種捐助和捐贈700多億元,各類公益組織井噴式發展。除了中央撥款、社會捐助,還啟動了特色鮮明的對口援助重建。東中部省份用其財政資金的1%,連續3年援助一個重災縣。20個省區市投入到四川災區的重建。3年重建,兩年完成。

  俄新社網站編輯部在其《中國,挺住!》的文章裡這樣寫道:“一個能夠出動數十萬救援人員的國家,一個企業和私人捐款達數十億元的國家,一個因爭相獻血、自願搶救傷員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國家,永遠不會被打垮。希望必將與中國同在!”

  變化的是建設速度,不變的是患難與共的精神。

  在新冠肺炎疫情降臨之后,科學家團隊接力,8天確定病原體﹔4萬名建設者日夜奮戰,十余天內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兩所傳染病專科醫院﹔4.26萬名醫務人員、900多名公共衛生人員相繼投入主戰場﹔19個省份以對口支援的方式支援湖北省除武漢市以外的16個地市……

  全國各族人民都同湖北人民站在一起,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凝聚起更強大的力量。

  災難無國界,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當病毒在世界多國肆虐時,中國在經濟社會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的情況下,仍不遺余力地向世界伸出援手,主動提供醫療專家、抗疫經驗、醫療物資等方面的幫助。危難時刻,中國為世界注入動能和暖色。

  3、努力做好災后重建

  一座城市的毀滅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家園被毀、痛失親人后,人們信念的喪失,精神的沉淪。事實上,中外歷史上多次大地震之后,災民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崩潰。

  城市外觀的重建只是重建的第一步,還有一重看不見的心理重建——人們何時重拾信心。

  從體育女兵夢碎到國際比賽冠軍,從截癱患者成為“女籃一號”……唐山地震親歷者李冬梅,讓輪椅上的人生發出了灼目的光彩。

  李冬梅說:“既然大地震重新塑造了另一個我,就以另一個我重新屹立在這個世界上。”震后重度截癱的李冬梅沒有放棄體育夢想。“我用手推輪子,剛開始的時候手上全是血、全是泡。最難受的是不敢隨便喝水,因為肚臍以下神經沒有感覺,怕在運動時大小便失禁。”通過常人難以想象的刻苦訓練,國際賽場上國歌36次因她奏響,這也証明了天底下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唐山大地震使2817人成為截癱患者,國際衛生組織專家曾預言,他們的生存極限是15年。如今44年過去,除自然減員外,還有822人健在,最長者年齡已達86歲。

  英雄的唐山人民在大災大難面前展現了擔當,他們負重奮進、英勇拼搏、敢於爭先,建設了美好繁榮的新唐山。

  這座曾經因地震而聞名的城市,在重建之際樹立了更高的建設標准。繼1990年榮獲聯合國“人居榮譽獎”后,2004年,因在改善人居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方面作出突出貢獻,唐山市再次獲得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范例獎”。唐山市改善人居環境的成功經驗,為遭受自然災害的其他地區提供了城市重建的范例。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中國人民一次次証明: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歷經磨難終未改、不屈不撓永向前的品格的凝聚。

  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后不到兩個月,《國務院關於做好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印發,明確提出“堅持尊重自然、尊重規律、尊重科學”的原則。北京——什邡、山東——北川……在災后恢復重建中,從中央到各對口援建省份,從受災省到各受災市縣,“加強產業援建、培育造血功能”成為災后重建的一個重要著力點。十二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震區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2017年,四川39個重災縣(市、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震前的3.2倍,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震前的2.8倍和3.7倍。恢復重建的累累碩果,告慰著災難中逝去的生命,見証著創造奇跡的中國力量。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全國人民同心協力、頑強奮斗,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疫情,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於危機中育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國家統計局10月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三季度經濟增長4.9%,累計看,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7%,扭轉了上半年下降的局面,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

  4、防災減災能力不斷提升

  “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恩格斯這樣說過。

  歷次災害過后,除了不斷提升搶險救災能力,我國防災減災、社會治理能力都在持續實現巨大進步。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不斷探索,確立了“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防災減災工作方針,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這裡是震中區域的唐山市古冶區卑家店鎮前巍峰山村。經過兩輪摸排,我們沒有發現房屋開裂,也沒有群眾被困情況,交通、通信、供水、供電、供氣等情況一切正常,群眾生活秩序正常。”2020年7月12日,1976年唐山地震余震在古冶區發生。隨后不久,消防救援人員一席話,讓所有人放下心來。迅速反應、迅速部署,震后第一時間,唐山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調派人員趕赴震中,支隊重型、輕型地震救援隊迅速集結。震后迅速應對,彰顯出唐山高效的災害應急處置能力。

  自2009年起,國務院將每年5月12日設為全國防災減災日。在此之后,四川建成了省市縣鄉四級綜合減災救災應急指揮體系,應急力量“擰成一股繩”。同時,堅持以防為主、防災救災相結合,推動實施了425個防災減災項目。

  2010年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覆蓋我國大陸及海域的立體地震監測網絡和較為完善的預警系統,地震監測能力、速報能力、預測預警能力顯著增強。

  近十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各級努力加強基層應急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基層應急指揮體系,不斷提高人民群眾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相關專家表示,1976年唐山地震花費數天時間才能確定震中位置,2008年汶川地震一個半小時后,我們才知道震中位置和震級。而近3年間,我國的地震自動速報平均用時從2017年的5分鐘提升至2019年的2分鐘,自動速報精度相比2018年也提高了22%,處在世界領先水平。

  中國地震局先后編制5代全國地震區劃圖,為工程建設劃定地震安全底線。同時實施了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和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成地震安全農居2400余萬戶,在全國的覆蓋率超過10%,惠及人口6800多萬﹔近3.5億平方米、14萬所中小學校舍得到抗震加固。在多震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基本實現5級地震“零傷亡”、6級地震“零死亡”。

  2018年,應急管理部挂牌后,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主動對標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定位,從火災消防向全災種應急救援轉變,從區域性作戰向跨區域、跨國應急救援轉變,從災后救援向防范救援救災全過程參與轉變。組建27支地震(地質)、山岳、水域、空勤等專業救援隊和7支國際救援專業隊伍,加快建設航空救援力量。先后整合11個部門的13項職責,從改革初期各種職能和力量的“板塊整合”,逐步走向了“有機融合”。兩年多來,先后有效應對了超強台風“瑪莉亞”和“山竹”、內蒙古汗馬自然保護區森林火災、山東壽光洪澇災害、山西鄉寧山體滑坡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災害。

  得益於我國綜合科技能力的提升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場景的拓展,科技助力防災減災的成果有目共睹。在海洋災害預警領域,我國已經逐步建立起包括海洋衛星、地面海洋環境監測站、雷達、移動觀測平台、海嘯地震台等在內的“海天一體”檢測手段,台風路徑預報水平保持世界領先。科技進步織密了防災減災“安全網”,筑牢了人民生命財產“防護牆”。

  疫情防控,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面對“大考”,我國的治理體系在面對突發疫情時,能夠形成強有力的統一領導和統一決策部署,能夠在短期內緊急調配各類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展望未來,中國將進一步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機制,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記者 陳元秋 陳慧娟 耿建擴)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