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2020年10月23日08:11 來源:學習時報
在東北局領導的東北地區支援抗美援朝戰爭中,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工作,就是派遣隨軍記者進行戰地報道、開辦隨軍書店和商店,以及確保隨軍銀行的業務運轉。抗美援朝隨軍工作的有效開展,為鼓舞指戰員士氣、解決指戰員后顧之憂、豐富指戰員戰場生活,提供了較好的支持和配合。
《東北日報》派遣隨軍記者
《東北日報》作為東北局的機關報,在抗美援朝戰爭准備階段就開始部署隨軍採訪報道工作,與志願軍一道入朝,採寫戰地通訊,及時傳遞前線動態信息,是唯一一家派到朝鮮戰場的地方黨報。最早派出的是顧雷和吳少琦,隨志願軍先頭部隊入朝,他們發回的第一篇通訊是《在雲山戰場上》,主要報道了志願軍在雲山戰役中,英勇包圍和殲滅美國侵略軍的戰斗故事。在當時,這是國內詳細報道雲山戰役經過較早的一篇通訊。此后,報社陸續派出了多名記者隨軍採訪。前線記者發回很多戰地通訊,在國內產生了較大影響。據不完全統計,自1950年12月到1951年5月,半年時間裡,《東北日報》即刊載了近40篇戰地通訊。
這些通訊一般都有較強的感染力,使人讀了受到激勵、鼓舞,樹立起抗美援朝必勝的信念。吳少琦寫的《為祖國而戰,為朝鮮人民而戰》,生動反映了志願軍所具有的高度政治覺悟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被《人民日報》轉載,后來又被人民出版社以此標題為書名,選進了通訊集。1951年7月25日,正值朝鮮板門店談判進入緊張激烈階段,《東北日報》副總編輯張沛以“本報特派朝鮮開城記者”的名義,發回4篇通訊,真實記錄了中朝雙方與美帝國主義在談判桌上的唇槍舌劍,揭露了美帝國主義在談判桌上進行戰爭恫嚇和訛詐的丑惡嘴臉,這對於中國國內的干部群眾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東北書店開辦隨軍書店
在抗美援朝運動中,新華書店東北總分店在國內開展了兩次募集書刊運動,並組織隨軍書店和戰地文化服務隊,為志願軍戰士提供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服務。1950年12月20日,東北總分店抽調12名工作人員組成首批隨軍書店,在東北軍區的幫助下前往朝鮮前線。此后隨軍書店的規模不斷擴大,同時也推動了國內募集書刊運動的開展。1951年1月6日,新華書店總店責成東北總分店與志願軍政治部商洽組織戰地文化服務團,“負責供應前方抗美援朝工作者的文化食糧”。經過軍地溝通,隨軍書店工作人員分為若干個服務小隊。1956年3月,遼寧省新華書店組建了隨軍支店,赴朝鮮志願軍總部駐地開辟隨軍支店營業室,直到1958年9月回國。
在志願軍部隊中,戰地文化服務隊參與了各種文化工作:一是開展圖書流動借閱,建立連隊圖書館。戰地文化服務隊深入到各個部隊駐地送書到戰士手中,閱讀之風在各個部隊逐漸興起。同時,根據志願軍部隊的實際情況,服務隊還以營為單位幫助他們培訓閱讀骨干,組織戰士動手建立基層連隊圖書館。二是組織、參與部隊的文化教育活動,為戰士學文化提供幫助。戰地文化服務隊發出圖書1377萬余冊,服務基本覆蓋到了在朝鮮的志願軍各個參戰部隊和戰勤民工群體,各方面反映良好。三是在國內開展募集書刊運動,直接寄贈志願軍戰士。如,1951年8月,長春市在捐贈書刊12000余冊的基礎上發起郵寄期刊活動,20天寄贈期刊7839份,由市新華書店陸續寄往志願軍部隊。
東北軍區設立隨軍商店
抗美援朝初期,志願軍部隊的日常生活用品供應經常遇到困難,各單位自行到國內購買物品,往返多有不便,且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風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951年5月2日,東北軍區后勤部與東北人民政府貿易部商定,設立志願軍隨軍供應商店,以保障志願軍的日常生活所需。隨軍商店組織採用前方隨軍商店和口岸隨軍商店的形式,具體分布情況是:在三登、新成川、陽德設立隨軍商店,在安東(今丹東)、輯安(今集安)、長甸河口設立口岸商店,專門承擔志願軍辦公和日常用品的供應。隨軍商店的物品供應運輸,根據前方需要由東北行政區組織籌辦前運。該商店專事辦公用品、日常用品供應,不以營利為目的,且不對外營業。物品價格公道,一律按沈陽百貨公司批發價出售。盡管當時東北地區人民生活所需物資比較緊張,東北局仍然要求首先滿足供應志願軍指戰員的生活需要,對於那些東北地區沒有的物資就到關內採購后盡快供應前線。由於嚴格規定了隸屬關系、買賣的手續和范圍,隨軍商店開辦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東北區銀行支持隨軍銀行
根據抗美援朝戰爭的需要,1953年2月10日,志願軍第39、第64軍試辦隨軍銀行。在志願軍系統隨軍銀行的建立和發展中,中國人民銀行東北區銀行給予業務上的全力支持配合,保証出國部隊經費供應和貨幣管理的有序運轉。在志願軍隨軍銀行的籌建過程中,東北區銀行指派了預算執行處長赴朝鮮商定建行計劃和干部配備等事項,抽調了10多名優秀的業務骨干在沈陽經過系統培訓后進入朝鮮參加籌備工作。很快,志願軍隨軍銀行正式成立,在安東設立五一中心支行,專門辦理未設軍行機構單位的經費開支。安東五一中心支行承擔了隨軍銀行分行最初的主要業務,1953年6月以后,又成為隨軍銀行各分支機構的聯行中心和樞紐。1953年11月,根據業務發展需要,以分行的儲匯、貨管、會計3個科和安東五一中心支行為基礎,組成隨軍銀行駐安東辦事處。東北地方銀行配合隨軍銀行發揮作用,不僅負責現金的管理和供應,還負責辦理贍家匯款和個人儲蓄存款業務。隨軍銀行採取現金指標的辦法,逐步規定了現金指標的使用和保管的期限、范圍和程序,並在志願軍各級部隊的現金指標全部集中於五一中心支行和安東辦事處統一掌握后,完全廢除了批撥指標的辦法。隨軍銀行逐步完善了辦理軍匯的業務,每5天乘專用卡車到安東集中向遼東省分行軍匯機構辦理匯出,效率和安全都得以保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