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辛德貝格

——被譽為“南京辛德勒”的人

陳亮

2020年10月26日08:21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辛德貝格

1937年12月6日,侵華日軍開始攻擊南京外圍地區,此后很多地方都發生了大屠殺。南京已成人間地獄。留守南京江南水泥廠的丹麥人辛德貝格是個26歲的小伙子,12月2日,他從上海出發,輾轉南通、如皋、泰州、揚州等地,於4日抵達江南水泥廠。此時的他望著如潮水般涌進來的難民,心急如焚。

位於棲霞山下的江南水泥廠,其前身是著名的啟新水泥公司。中國近代水泥工業之父陳范有先生感於華北大半國土已淪陷於日本人之手的殘酷現實,決定在有著極好生產原料的南京棲霞山下建廠,旨在實業救國,保衛首都。陳范有通過FL史密斯公司購買了生產設備,又通過禪臣洋行,購買了電器設備。正當江南水泥廠經過艱苦的建設可以試運行的時候,日軍攻佔了南京。為了防止日軍搶奪資產,廠方將一些重要設備就地掩埋。啟新公司董事會同時求助德國和丹麥合作方,利用德國與日本的盟友關系以及丹麥的中立國地位來保護水泥廠。

實際上,德國禪臣洋行賬款早已結清,而FL史密斯公司也僅有20%的尾款。兩家公司接到求助后,都積極行動,派出了“護廠代表”。德國禪臣洋行派出資深的卡爾·京特博士,FL史密斯公司派出的就是后來被譽為“南京辛德勒”的辛德貝格。兩名異國他鄉的人士到廠后,江南水泥廠管理財務的職員將隨身攜帶的啟新公司劃撥准備正式投產的資金又帶回廠裡。此時這幾個職員並沒想到,正是因為這筆巨款,維系了難民營的運轉,成為寶貴的救命錢。

京特博士抵達滿目瘡痍的南京城,首先找到德國駐華大使館。在德國上海總領事館的官方文件上又簽署了中文意見。這個寶貴的文件成了京特和辛德貝格抵抗日軍侵擾屠殺的護身符。辛德貝格一進入江南水泥廠,連夜吩咐裁縫縫制德國和丹麥的國旗,在水泥廠上空升起兩國國旗,表明江南水泥廠是德國和丹麥的企業,日軍看到兩國國旗,也不敢輕易進攻。同時,大量難民和國民黨潰軍如潮水般涌入廠內,京特和辛德貝格面對如人間地獄般的南京,本著良知和人道主義精神,將這些難民和潰軍一 一收留。這個收容區,遠遠大於南京國際安全區。辛德貝格在水泥廠的大門挂上“德丹合營江南水泥廠”的牌子,向日軍表明這個工廠是德國和丹麥背景,而受兩國大使館的保護。

棲霞寺與江南水泥廠近在咫尺,主持寂然法師仿效辛德貝格的做法,也挂出難民所的橫幅。棲霞寺數次遭受日軍襲擾,日軍槍殺和強奸難民。寂然法師寫了兩次萬言書,由辛德貝格轉送給南京國際安全區主席拉貝。就在轉運傷員和送信途中,辛德貝格看到南京已經成為一片廢墟,到處都是血山火海。他隨即到鼓樓醫院請了兩名護士,帶上藥品、繃帶,回到水泥廠開辦了一個臨時小醫院,救助難民和受傷士兵。

1937年12月20日,拉貝日記中第一次出現了辛德貝格:“回到寧海路以后,我認識了棲霞山江南水泥廠的伯恩哈特·阿爾普·辛德貝格先生。辛德貝格先生打算將幾名受傷的中國人送到南京來,因為日本人不讓這些傷員通行,因此整整一大段路他都是行走過來的,他后來搭上了一輛日本卡車,安全地通過了北城門。現在的問題是,他怎麼才能重新回去。”

江南水泥廠內難民越來越多,一開始,辛德貝格在廠南門和北門外面蓋了一些蘆席棚子給難民居住,后來的難民就在廠區用竹子搭建草棚子安身。隨著難民的增加,吃飯成了大問題。京特和辛德貝格給每戶家庭分發18斤米,讓難民勉強糊口。但日軍仍然不放過這群難民,一天數次來騷擾,企圖強奸婦女,搜查中國士兵。每次日軍前來,京特和辛德貝格都趕緊沖在難民前面,拿著丹麥和德國國旗,據理力爭。而且還經常“殷勤招待、相與周旋”,應酬日軍之費,每月高達三四百元之多。

辛德貝格冒著生命危險進城,向拉貝和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秘書劉易斯·斯邁思博士遞交一份控訴日軍暴行的書面文件,以及棲霞寺眾僧及難民寫的題為《以人類的名義,致所有與此相關的人》的信件。拉貝將這些文件通過不同途徑送到上海,在上海租界的西方新聞出版物刊出,在第一時間向全世界揭露日軍在南京的暴行。

1938年2月16日、17日,辛德貝格和約翰·馬吉牧師駕駛車輛考察棲霞山。馬吉用電影攝像機真實地記錄了當時沿途的場景。這是唯一一部動態記錄南京大屠殺的電影紀錄片,后在遠東軍事法庭上成為揭露日軍暴行的有力証據。

辛德貝格在江南水泥廠期間,一共送出五封珍貴的難民信,他自己還記載由他親自處理的一些事情,包括救助受傷農民、救助大屠殺中死裡逃生的中國士兵等。這些資料絕大部分都完好地保存在耶魯神學院圖書館,下面有辛德貝格親手簽名的字句:“以上是我親自處理的案例。B·A·辛德貝格。”

1938年1月23日,拉貝日記中又出現了辛德貝格的名字,“辛德貝格又來了一趟城裡,帶給我6隻蛋和20隻活鴨”。原因是江南水泥廠有大片農場,而辛德貝格在與日軍的周旋中,不惜血本,巧妙周旋,一度成為唯一一名被日軍允許開車往來棲霞山和南京市區的外國人,辛德貝格不僅為拉貝等國際友人傳遞信息,而且為南京國際安全區提供了大量的食物,直接支援了拉貝等人保護中國難民的行動。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傷員和難民涌入水泥廠,辛德貝格與京特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大。京特始終認為,保護水泥廠是他們的首要職責,而庇護難民是副業,要把小醫院搬到廠外。但辛德貝格認為,時值隆冬,天寒地凍,廠外日軍虎視眈眈,隻有水泥廠的水泥房屋才能庇護難民。

1938年3月中旬,日軍終於發現水泥廠並不是外交機構,便威逼辛德貝格離境。FL史密斯公司不得不選派了另一名丹麥人接替了辛德貝格的工作。

1938年6月,中國駐國際工聯代表朱學范在日內瓦參加第24屆勞工大會,巧遇先期回國的辛德貝格。辛德貝格應朱學范的要求,在日內瓦中國國際圖書館播放了揭露日軍在南京暴行的影片。影片放映前,辛德貝格發言,他堅決要求婦女兒童退場,因為這部影片充滿殘暴和血腥。影片結束后,他花了幾個小時向歐洲觀眾介紹了日軍在南京的暴行,現場觀眾泣不成聲。

后來,辛德貝格在美國軍艦上擔任大副和艦長,還參加了美軍攻擊日本本土的戰斗,1983年在美國去世。

南京人民始終沒有忘記這位在南京大屠殺期間,英勇保護了2萬多名中國難民的丹麥人。他的正義、勇敢和奉獻精神在南京人民心中留下一座永遠的豐碑。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