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林
2020年11月02日08:04 來源:學習時報
70年前的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在黨中央、毛澤東主席的堅強領導下,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和中華各族兒女同仇敵愾、保家衛國、氣壯山河。作為國家和人民軍隊重要奠基者,后被授予元帥軍銜的革命家們更是不懼強敵、夙夜在公、兢兢業業,為戰勝強大對手作出艱巨而卓越的貢獻,值得永遠銘記。
奔赴朝鮮戰場。新中國成立后,彭德懷任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和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集中精力鞏固和建設大西北。美國入侵朝鮮、嚴重威脅我邊境安全時,接到毛澤東密召的他火速抵京擔當重任。出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后,他指揮志願軍7個多月時間裡進行5次戰役,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趕回到三八線,迫使其接受停戰談判。1952年4月,積勞成疾的他回國治病,康復后主持軍委日常工作,並與金日成一起去莫斯科拜會斯大林。1953年7月28日,朝鮮開城來鳳庄志願軍談判代表團駐地,彭德懷在停戰協定及補充協議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正式宣告抗美援朝戰爭結束。9月12日彭德懷在《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工作的報告》中振奮人心地總結這場戰爭:“它雄辯地証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隻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
除彭德懷外,賀龍也親赴朝鮮戰場。10月21日至12月14日,作為中國人民第三屆赴朝慰問團總團團長,他率領8個分團5448人對中朝軍隊進行45天的慰問活動。在朝期間,賀龍對志願軍進行深入考察。他到夏季攻勢作戰地域和上甘嶺、老禿山等處了解作戰經驗、工事構筑和部隊士氣等。為了多考察部隊實情,他還特地向毛澤東請示,要求批准他晚幾天回國。他認為志願軍出國作戰的許多經驗教訓,可作為人民軍隊未來建設的參考。根據在朝鮮戰場的考察研究,賀龍對解放軍在建設現代化國防軍上提出諸多建議。
直接參與領導全局。1950年7月7日,中央軍委召開國防軍事會議,朱德、聶榮臻、羅榮桓等出席,初步商定組建東北邊防軍,這一方案獲毛澤東同意並迅速實施。9月5日,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解放軍總司令的朱德寫信給毛澤東,認真分析美軍在朝鮮戰爭中採取的戰略戰術后,提出“我們的對策應該是作長期打算。我們除整頓陸軍外,應該抓緊建設空軍、海軍以及裝甲兵、工兵、炮兵、鐵道兵等特種兵”。他從戰略全局上統籌發展志願軍的軍兵種建設。朱德對赴朝部隊極為關心。遇到重大戰斗行動時,他經常親自作動員。他曾到山東曲阜看望即將赴朝的第九兵團並給指戰員鼓勁。他帶病堅持為第十九兵團作報告,講述抗美援朝的意義,要求干部和戰士一起擺出困難,找到解決的方法,做到和敵人交手時有充足勝利的把握。
時任代理總參謀長的聶榮臻,在軍委直接領導下組織志願軍出國作戰,准備復雜龐大的后勤保障。他親自抓志願軍編組、訓練、集結、武器裝備運輸、后勤供應、軍工生產、傷病員安置、兵員補充等事項,和總后勤部等部門一起組織實施。聶榮臻經常通宵達旦,不僅忙著各種組織事務,還要對前線戰況提出作戰意見,上報軍委和毛澤東,這讓聶榮臻成為那段時期裡“來毛主席這裡次數最多的人”。
羅榮桓作為總政治部主任組織領導了抗美援朝的政治工作,開展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宣傳運動,力抓部隊輪換出國參戰動員工作,調配高級政治工作干部入朝,研究志願軍政治工作,組織慰問志願軍活動,還開展瓦解敵人和管理俘虜等工作。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激發了志願軍將士的戰斗精神,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
在大后方全力支持戰爭。新中國成立后劉伯承矢志創辦軍事學校,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抗美援朝戰爭時,“軍隊急需懂得現代化作戰的指揮官”成為他最關注的事情。他要求利用多種形式宣傳抗美援朝偉大意義,安排訓練部門收集整理、學習研究志願軍的戰役和戰斗經驗,將其貫穿到軍事學院教學中去。劉伯承在軍事學院舉辦作戰經驗報告會,邀請志願軍前線指揮員和朝鮮人民軍訪華代表團成員等講述作戰情況,從炮火中學習,培養出大批高中級指揮員奔赴戰場,為抗美援朝戰爭輸送了重要人才。
陳毅時任華東軍區司令員和上海市市長,主要負責上海及華東地區工作。他到北京向毛澤東匯報時說道:“我如今雖擔任地方工作,但隻要前線需要,一聲令下我馬上可以穿上軍裝去朝鮮作戰!”在上海,他組織召集各界代表與會,力陳出兵參戰的意義,號召各行各業群眾支援前線志願軍作戰,在上海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抗美援朝群眾運動,穩定上海工商業制造生產,為志願軍經濟物資供應作出重要貢獻。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國家急需橡膠制品,中央作出在華南地區建立天然橡膠生產基地的決策。在廣東工作的中共華南分局第一書記葉劍英直接負責起大面積種植橡膠的組織領導工作。作為華南軍區司令員的他堅守祖國南大門,粉碎了美帝國主義為牽制志願軍朝鮮戰場作戰的諸多圖謀和威脅。
新中國首任解放軍總參謀長徐向前十分希望能堅持工作、共抗敵手,但他的病情不斷發作,時常發燒,頭痛更是劇烈,隻能治療休養。1951年5月25日,剛康復的他就肩負重任前往蘇聯。作為政務委員和赴蘇代表團團長,他出訪除了購買武器裝備,還要多爭取技術合作項目,發展我國軍工事業,為抗美援朝以及軍隊發展提供更深入的支持。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