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孤軍奮戰九陵山

魏允干 陳曦

2020年11月09日08:14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孤軍奮戰九陵山

  1951年3月18日,朝鮮北部大地尚未解凍。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0軍179師(現為第71集團軍“臨汾旅”)從安東(今丹東)出發,前出500余公裡,抵達江原道伊川郡龍淵裡附近地區,正式赴朝參戰。在朝鮮中部戰線漢城東北的九陵山上,留下了該師537團的鋼鐵勇士孤軍奮戰、浴血獻身的戰斗壯舉。

  突破防線,展開激戰

  第四次戰役結束時,志願軍總部計劃經月余休整后再發動第五次戰役。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企圖從志願軍側后方登陸,重演仁川登陸之故伎,志願軍總部決定先發制人。

  1951年4月22日,中朝軍隊全線反擊,第五次戰役打響。60軍所屬第3兵團,任務是突破土耳其旅防線,割裂其與美第25師聯系,並在完成任務后,迅速追殲逃敵。

  28日3時,179師命令副師長張國斌率537團擔負縱深穿插任務,目標為攻佔仁侖裡,奪取九陵山,控制漢江鐵路橋,保障全師向漢江以南發展進攻。

  九陵山為漢城東北交通要道,若為我控制,可同時切斷敵鐵路和公路運輸線,直接威脅漢城,是敵我必爭之地。負責防守九陵山陣地的是土耳其旅和有“熱帶閃電”之稱的美第25師。

  537團受領追殲任務后,團長蘭伯庄和政委彭勃立即進行戰斗部署,冒雨追擊逃敵。拂曉,大雨驟停,按照戰術要求537團應當迅速隱蔽以躲避敵機轟炸,但考慮到搶佔九陵山任務緊急,團領導經商量后,破例白天沿公路向南疾進,力爭29日黎明前控制九陵山高地。

  追擊過程中發現,敵在逃跑路上丟掉大量物資,有些遺棄車輛發動機還是熱的。據此,張國斌判斷敵尚未走遠,遂率領部隊全速向九陵山方向攻擊前進。23時,537團在92.6高地附近與敵接觸。1營營長曹潤海和營參謀長薛苟來指揮1、2連為第一梯隊,分兩路展開成戰斗隊形,向九陵山陣地92.6高地發起沖擊。

  1連在連長栗振華和指導員李成安率領下,向92.6高地猛烈沖擊,該處守敵為土耳其旅1個連。戰斗過程中,敵2輛坦克沖上1連陣地,團參謀長李佐軍帶領電話員用反坦克手雷擊毀敵坦克1輛。此時,3營營長楊樹華也率部前來增援,將敵坦克和伴隨步兵擊退。經激烈拼殺,成功攻佔92.6高地,30余名土耳其士兵被俘。

  佔領92.6高地后,537團官兵直接面對九陵山主峰陣地,主峰距92.6高地二三百米,敵人居高臨下,地形對我極為不利,團領導決定停止進攻,構筑工事轉入防御。

  29日清晨,537團陣地遭到敵機編隊輪番轟炸。重磅炸彈、火箭彈和機槍彈傾盆大雨般投向537團陣地。9時,在團炮兵火力支援下,薛苟來率1連向九陵山主峰發起進攻。接近主峰時,敵炮兵群和飛機編隊突然向該連猛烈轟炸,1連傷亡巨大,無力繼續組織進攻,被迫退回92.6高地一線陣地,轉入防御。

  軍情突變,戰火猶烈

  29日上午,179師指揮所遭敵機空襲,電台被敵炸毀,師長吳仕宏、政治部主任宋佩璋負傷,隻有政委張向善一人指揮。15時,接60軍命令,戰役第一階段結束。張向善緊急處理完指揮所遭襲擊事之后,立即給所屬部隊下達戰役結束和撤出戰斗命令。但537團已向縱深插入幾十公裡,無線通信中斷,未能接收命令。

  在師指遭襲同時,537團九陵山陣地戰斗也正緊張激烈地進行。敵約5個團兵力,在飛機、坦克掩護下,從九陵山主峰和東、南兩側發起沖擊,企圖將其趕下92.6高地。曹潤海指揮官兵利用彈坑同敵人展開周旋,給予美第25師和土耳其旅以極大殺傷,迫使其不能靠近我一步。

  團前指和3連攻佔九陵山東北側無名高地后,敵以2個連兵力,在4輛坦克掩護下拼命向其反扑。該處若被敵攻佔,整個1營的后路將被切斷。情況緊急,李佐軍命令曹潤海留在92.6高地指揮1、2連,他同教導員王四賢到無名高地親自指揮3連。為摧毀志願軍戰斗意志,敵向3連陣地投擲大量燃燒彈,不少戰士衣服被燒著,他們迅速在地上翻滾將火扑滅,又不顧燒傷的劇痛,回到陣地繼續戰斗。

  敵在強大火力支援下,多次沖擊到陣地前沿,3連官兵與敵展開激烈的白刃格斗。從連長到炊事員,均拿起武器,端著刺刀和敵拼殺。經過十幾個回合的拉鋸戰,殲敵200多人。2連陣地彈藥耗盡,連長秦宗榮帶頭上刺刀和敵人展開白刃戰,全連壯烈犧牲,把鮮血洒在了九陵山上。

  敵先后向1營陣地反扑達20余次,1營全體指戰員不管敵人怎樣瘋狂進攻,陣地始終堅如磐石,沒有后讓一步。戰至黃昏,除主峰和2連陣地外,九陵山其余陣地被我牢牢控制。不久,薛苟來犧牲,王四賢負傷,臨時代理指揮的青年股長靳洪苟也身負重傷,全營隻剩曹潤海一人指揮。

  清理戰場,撤出戰斗

  由於1營傷亡巨大,且彈藥消耗殆盡,團首長決定從2、3營抽調兵員和武器彈藥,緊急增援1營戰斗。入夜,敵停止進攻,張國斌和團首長決定調整部署,於30日1時再次發起進攻。

  就在537團做好戰前動員,准備慷慨赴死之時,師偵察科長韓俊帶著3名偵察員找到團指揮所,傳達了關於戰役結束的命令。原來,179師撤出戰斗前,政委張向善親自向韓俊交代任務,要他務必找到537團。

  接到命令后,團首長立即組織部隊清掃戰場,掩埋犧牲的同志,帶上傷員撤出陣地。1營機槍射手譙金科擔負掩護部隊撤離任務,完成任務后與主力部隊失掉聯系,在尋找隊伍途中遭敵冷炮襲擊,雙腿受重傷無法站立。憑借著超人的毅力,直到第七天,譙金科用雙手爬出敵人包圍圈,找到了志願軍某部的一個醫院,醫生給他處理了傷口,隨后將他轉移到后方。5個月后,痊愈的譙金科成功回到隊伍。

  在535團接應下,537團順利踏上師指定撤離路線,於三八線附近多大洞、自逸裡地域集結休整,補充了部分新戰士及糧食彈藥,並對戰斗情況進行總結。第3兵團首長對537團堅決執行命令的事跡進行了傳令嘉獎。

  血戰九陵山是179師入朝作戰以來第一次與美軍交鋒。在人地生疏、裝備劣勢、准備倉促、供應困難的情況下,僅依靠步兵武器和少量火炮,與具有大量飛機、坦克、火炮等現代化技術裝備之敵作戰,爭取到了最大勝利,也獲得了與美軍交戰的寶貴經驗。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