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17: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1月10至12日,由中國歷史研究院主辦,四川大學合辦,歷史研究雜志社、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新編)中國通史》編委會辦公室承辦的“第二屆全國史學高層論壇暨第十四屆歷史學前沿論壇”在四川成都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中國社會形態理論的建構與創新”。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高翔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講話,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王建國,四川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姜怡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四川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姚樂野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歷史研究院紀委書記、副院長路育鬆主持。來自全國高校和研究機構的9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高翔指出,社會形態理論是唯物史觀的核心內容。五種社會形態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和趨勢,具有充分的歷史依據。不能教條式理解五種社會形態,五種社會形態的遞進並不等於否認歷史跨越或倒退的可能性。中國走了一條獨特的歷史道路,但也遵循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我們一直行進在人類文明的大道上,同時又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高翔強調,社會形態理論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鮮明特色。遵循唯物史觀的研究路徑,全面、深入研究中國社會形態,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形成和發展的最重要標志,也是新中國歷史學取得的標志性學術成就。新中國七十余年,社會形態研究極大地開闊了史學家們的視野,極大地增強了人們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科學認識。
高翔強調,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歷史科學的重要論述,建設和發展新時代中國史學,社會形態研究不能削弱,必須加強。新時代中國史學要推動社會形態研究走向深入,必須堅持從社會形態的角度認識歷史時代、歷史道路、歷史階段,發現新材料,提出新問題,得出新結論,打開中國社會形態研究無限廣闊的學術空間和問題視域,推出具有思想穿透力的成果,打造歷史研究的中國學派。新時代中國史學要大力弘揚經世致用的史學傳統,投身時代進步的洪流,回應現實關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歷史滋養和歷史智慧。
論壇期間,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的形成與發展”、“中國社會形態理論的形成與創新”、“社會形態理論與新時代史學發展”、“社會形態與中國歷史分期”、“考古發現與中國社會形態再認識”、“中西社會形態比較”展開討論。
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歷史研究》主編李國強出席論壇閉幕式並總結講話。李國強指出,中國歷史學研究已經充分証明馬克思主義社會形態理論具有科學性、真理性和解釋力。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的根本遵循。李國強強調,構建科學的、完整的中國社會形態理論體系,要原原本本學經典,立足中國歷史實際,加強多學科融合。所有有理想、有志向、有抱負的新時代史學工作者,都要樹立問題意識,加強理論創新,做有思想、有情懷、有擔當的史學研究,不斷推進新時代中國史學高質量發展。
據悉,全國史學高層論壇是中國歷史研究院2019年發起創辦的,歷史學前沿論壇是《歷史研究》編輯部2007年創辦的高端學術交流平台,已連續舉辦14屆。今年,兩個論壇合並舉辦,探討“中國社會形態理論的建構與創新”這一重要命題,推動新時代中國史學理論研究繁榮發展。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