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湘 王培志
2020年11月16日08:08 來源:學習時報
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官兵發揚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根據國內的革命戰爭經驗,開展了波瀾壯闊的殺敵立功運動,成為鼓舞志願軍斗志、戰勝強敵的有力精神武器。
積極開展立功創模保家衛國運動
進行部隊光榮傳統教育,激發官兵創立新功的熱情。一是典型事跡法。將邱少雲、楊連弟、黃繼光等英模人物和本單位歷史上的英模個人、集體的典型事跡編印成小冊子,對官兵進行革命氣節教育,激勵官兵向英模學習。二是回憶榮譽法。結合戰前動員將本單位的戰旗、獎旗、獎牌挂出,戰士們佩戴軍功章,集體回憶光榮戰史、緬懷英雄事跡,訂立立功計劃,提出“鞏固歷史榮譽、創造新榮譽”的口號。三是戰例激勵法。用戰例教育官兵,啟發榮譽感,激勵斗志。通過廣泛細致的光榮傳統教育,廣大官兵認識到,這個仗應該打,隻有抗美援朝,才能保衛祖國的安全、朝鮮的獨立與亞洲及世界的和平﹔這個仗能夠打,隻要揚我之長、擊敵之短,避我之短、抑敵之長,就能戰勝美帝國主義,取得戰爭勝利。
廣泛開展殺敵立功運動。首先加強對立功運動的領導。戰爭初期,許多同志對立功運動存在模糊認識:有的認為是“單純的鼓勵工作”“是政工人員的事”,有的認為“要求太高了,沒法立功”,等等。志願軍政治部立即統一認識,將立功運動當作政治工作經常性的制度,堅持不懈地抓緊抓好,同時認真掌握立功運動中的記成績、評功、批功、獎功、愛功、宣功等具體步驟。其次開展“集體立功”。提出“集體立功”號召,隻要共同完成一個戰斗任務,合乎立功標准,所有參戰人員都有立功機會。戰爭后期,官兵立功熱情高漲,志願軍政治部提出“練好兵”“生產好”“互助好”“學習好”“遵紀好”等也可立功的號召,更加鼓舞了官兵立功熱情。
根據作戰任務特點確定立功要求
結合各時期任務明確立功要求。一方面,根據不同時期提出立功要求。在運動戰階段,要求部隊敢於實施突破、穿插、迂回、包圍,敢於孤膽作戰,敢於在敵機、敵炮轟擊中堅守陣地,殲滅敵人,在戰斗中涌現出冷樹國、劉光子等英雄。在陣地戰階段,美軍依靠其海空優勢發起重點攻擊,志願軍提出“堅守陣地立功”“狙擊殺敵立功”“筑城找竅門立功”口號,涌現出胡修道、黃丑和等英雄。在小分隊活動與冷槍冷炮狙擊運動階段,提出“創造殺敵百名的狙擊手、神槍手、神炮手”號召,開展殺敵立功大競賽,涌現出狙擊英雄張桃芳等。另一方面,根據不同任務提出立功要求。在情況瞬間變化的戰場上,志願軍提出堅守陣地立功、敵炮火下緊急構筑工事立功、搶送傷員和彈藥立功,涌現出“穿插模范營”“對空射擊英雄班”及孫佔元、葛洪臣等英雄。
針對不同軍兵種明確立功要求。志願軍工程兵指揮部提出完成任務好、愛護器材、節約材料都可立功,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志願軍炮兵部隊提出“炮手隨叫隨打,及時准確,不怕疲勞﹔電話員隨叫隨應,隨斷隨接,保証線路暢通﹔要求觀察員英勇機智,搜索敵人,不失戰機﹔報告員隨聯絡隨通,保証及時傳達口令”等立功要求,啟發了炮兵部隊的光榮感和責任感,涌現出金耳世等英雄。在運輸部隊,為沖破敵人封鎖,志願軍充分發動和組織群眾,開展群眾性反轟炸斗爭。各部隊及時糾正“戰勤工作不光榮”“運輸工作不易立功”錯誤認識,開展“四愛一反”“五項立功運動”等,涌現出優秀司機沈榮國、楊明忠等模范。
開展干部和機關人員立功運動。針對在立功運動中出現的重戰士不重干部、重連隊不重機關的問題,志願軍政治部積極在干部和機關人員中開展了立功運動。一方面加強各級黨委、政治機關對干部和機關人員立功運動的重視。根據機關工作的具體特點,提出立功標准應著眼於“根據職責范圍,安心工作,積極負責,鑽研業務,工作有良好成績者”,使干部和機關人員成為部隊立功運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建立干部與機關人員立功制度。志願軍政治部要求:“機關可以部、處、科、股訂出個人或單位的立功計劃,建立經常的記成績制度,按期總結作為評功依據。”形成人人立功、事事立功的良好局面。
准確及時組織部隊官兵評功批功
統一志願軍部隊的立功標准。入朝初期,因沒有統一的立功標准,形成了各搞一套、標准不嚴的現象。為適應現代化作戰高度集中統一的要求,激發廣大官兵的作戰熱情,志願軍政治部於1951年4月頒布《中國人民志願軍立功條例(草案)》,統一了全軍的立功標准和評功、報功、批功、獎勵、賀功的步驟以及授予各級英雄稱號的做法。為表彰有功人員,發揚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進一步激發官兵榮譽感,中國政府和志願軍除頒發大量戰斗英雄獎章和功臣獎章外,還頒發了“抗美援朝”“和平萬歲”等多種紀念章。
教育部隊准確掌握立功標准。堅持民主評功和領導批功相結合。功臣和英模由所在單位的廣大群眾民主推選,事跡經過群眾反復核對討論,使大家心服口服。制定具體的評功程序。糾正不實事求是的好大喜功的偏向﹔評功時要聽取群眾意見,連隊堅持民主評議,團以上機關評功、批功要吸收有關部門干部參加﹔逐級批功時,應認真負責反復審查﹔報功材料要做到真實、具體、全面。制定統一立功標准的規定。評功要充分發揚民主﹔在戰評基礎上進行﹔不僅局限於戰斗,遵紀、互助、練兵、行軍、防奸反特、瓦解敵人等工作有突出成績者都可評功。
保証部隊評功、批功的准確性和及時性。為保証立功的准確性,防止漏報、漏評和漏批,志願軍各部隊堅持了民主評功與領導批功相結合的做法。同時注重邊打邊評,保証評功、批功的及時性。評功、批功不僅要求准確,而且要迅速。戰時人員調動多、傷亡大,遲緩就會事過境遷,削弱鼓舞士氣的作用,影響先進經驗的推廣,因此許多評功、批功在戰斗過程中進行。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的立功運動,極大激發了廣大官兵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熱情,鼓舞了志願軍保家衛國、戰勝強敵的堅強決心和斗志,增強了部隊團結友愛和整體觀念,密切了領導與群眾的關系,增強了部隊內外團結,使廣大官兵在作戰中積極配合、互相支援,最終贏得了偉大勝利。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