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寶全
2020年11月20日08:01 來源:學習時報
“美國鬼子又沒有三頭六臂,我們把紙老虎當真老虎打就是了”,將入朝鮮戰場,面對志願軍中一定程度上存在對美國軍隊技術、戰備等優勢而產生的顧慮,吳信泉如是鼓舞道。在他的帶領下,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9軍打響入朝與美軍作戰的第一槍,經過浴血奮戰成功重創美軍“王牌”——騎兵第一師,成為朝鮮戰場上扒下美軍“虎皮”的猛將。
吳信泉1912年出生於湖南省平江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生涯中,他展現出杰出的軍事指揮才能和政治工作能力,是難得的軍政兼備的將才。1934年10月長征開始時,他擔任彭德懷統率的紅三軍團的執行部長,負責紅三軍團的后衛重任。在抗日戰爭中,吳信泉率部突破敵偽的包圍圈,參加蘇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工作,后參與領導了淮海軍民粉碎日偽軍7000余人的大“掃蕩”,並協助劉震指揮了高楊戰役,以及著名的阜寧戰役,兩淮戰役,基本肅清蘇北的敵偽勢力。在解放戰爭中,參與指揮了溫家台攻堅戰,全殲國民黨精銳新五師,在遼沈戰役后揮師入關參加平津戰役,接著南下參加渡江戰役、衡寶戰役、柳州戰役、南寧戰役,從北打到南,立下了赫赫戰功。
吳信泉歷任紅軍連政治指導員、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團政治處主任、新四軍第3師第8旅政治委員、淮海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地委書記等職,擁有非常豐富的政治工作經驗,並將政治工作放在治軍領軍的重要位置。對於政治工作的規律,他認為,“戰斗、鞏固擴大部隊、部隊紀律,三者是部隊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務。三者的聯系是政治工作的規律,是政治工作中心的中心。其他如軍事技術的提高,供給衛生工作的建設,也都是圍繞著戰斗勝利”。提出政治工作要有重點、有中心。同時,他認為在戰斗中“人力是主要的,人不但要有技術而主要是靠政治覺悟。政治覺悟就要靠平時政治教育與戰前的動員工作”。在敵方技術等方面佔有優勢時,更要“靠政治工作來保証戰斗的勝利”。此外,在吳信泉的提議和主持下,淮海軍分區開展創造模范兵團運動,評選出大批優秀的積極分子和模范單位,大大提升了部隊的戰斗作風、密切了軍民關系,鞏固了根據地建設。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進行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爭。入朝前,吳信泉操著湖南口音擲地有聲道:“怕這怕那,怕個熊!美國鬼子又沒有三頭六臂,我們把紙老虎當真老虎打就是了,入朝作戰,打他個人仰馬翻,給全世界人民看看”,全軍上下無不受鼓舞。隨后,志願軍司令部急令第39軍軍長吳信泉率部火速趕往雲山,阻擊南朝鮮軍第1師的北上。10月29日,吳信泉率部趕到雲山城外,對雲山的南朝鮮軍第1師構成了三面包圍,准備與第40軍第119師共同拿下對方。10月31日,創建於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開國元勛師”——美第l騎兵師先頭部隊第8騎兵團進入雲山,接替南朝鮮軍第1師的防守,美軍主力則進至雲山以南的龍山洞。11月1日,為防止美軍北上增援,吳信泉馬上派第343團南下,趕到龍山洞至雲山的公路上構筑陣地,阻擊敵軍。為防止被包圍,美軍向我軍陣地發起了輪番進攻。雙方激戰到黃昏時分,第343團的首戰告捷,並開創我軍一個連全殲美軍一個連的紀錄。
11月1日下午5點,隨著吳信泉的一聲令下,“刀出鞘、彈上膛”的第39軍提前發起總攻。116師從正面攻擊,115師和117師從兩翼實施包抄迂回,斷敵退路,截敵增援。吳信泉以“圍點打援”戰術,打得敵軍措手不及,先亂了陣腳。經過兩天三夜的血戰,我第39軍重創敵人,斃、傷、俘美軍1800余人。其中,美第8騎兵團第3營全部被殲。11月6日,美陸軍被迫撤銷第8騎兵團第3營番號。
彭德懷由衷地感嘆道,美軍騎1師從未吃過敗仗,如今敗在我們39軍的手下了!吳信泉領導的第39軍實現了當時“打虎”的豪言。此后,在他的帶領下第39軍以其驍勇善戰,在朝鮮戰場上多次重創美軍,並創造了一次俘虜美軍最多的紀錄,為抗美援朝戰爭取得最后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吳信泉將軍是一位戰場上的虎將,更是位忠誠於信仰的革命者。他在生活中嚴於律己、培育了良好的家風。吳信泉夫妻共育有12個子女,他對后人嚴格要求,決不允許孩子借自己的名號謀取私利。在遺言中,他囑咐道:“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吳信泉,也沒有我們全家……我希望我的孩子們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永遠跟共產黨走,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在這種革命風骨的影響下,12位子女中多人參軍,並且在各自領域都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成為有益於人民的人。
“打虎”將軍在生活中亦有俠骨柔情,兒女們在接受嚴格教育的同時,更能感受到老父親的關愛和溫暖。吳信泉恪守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在成為軍隊中的高級將領后依然如此。由於孩子眾多,一家人的生活相對拮據,1955年改薪金制后,學校不再配發校服,為了節省開支,吳信泉建議妻子買一台縫紉機,參加縫紉學習班,在家中為孩子做衣服。由於布料開支太大,吳信泉和妻子就用報廢的降落傘給孩子做衣服,白色布給男孩子做襯衣,用金黃色布給重陽、淮陽、新陽3個女孩子各做了一件連衣裙。吳信泉也很關心孩子們的興趣愛好,注重豐富孩子們的健康生活,他帶領自家的6個兒子組成籃球隊,號稱“吳家軍”,他在場外指導,率“吳家軍”在部隊裡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每到放寒暑假,吳信泉都會與妻子一起開家庭會議,認真查看每一個孩子的成績,表揚被評為“三好學生”的孩子,但對成績差一點的孩子也不給太多壓力,並同學校的老師一起給予幫助。在學習成績之外,還注重孩子們的道德修養,12個孩子從生活細節做起,從來沒有因為吃東西而爭吵過,每次吃飯都會等父母一起動筷子,尊重長輩、知禮而行始終貫穿於他們的成長。臨終時,將軍立下遺囑:“我希望我家第二代對第三代嚴格要求,做有益於人民的人。人在世上總要做一番事業。古語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不管在什麼社會,不勞動者不得食。”吳信泉以身作則,把一生獻給了革命和建設事業,為后世樹清正家風,為國家養浩然之氣。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