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王若飛:一切要為人民打算

劉英

2020年11月25日08: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紅岩春秋》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結廬紅岩的八年歲月裡,有三位主要負責人:周恩來、董必武、王若飛。其中,王若飛於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作為共產主義先驅,王若飛用生命實踐了他“一切要為人民打算”的諾言,成為共產黨人學習的楷模。

六年鐵窗堅貞不屈

1896年深秋,王若飛出生在貴州省安順縣城北街一個地主家庭。八歲時,他被舅父黃齊生接到貴陽上學。1917年冬,黔中道尹招考官費留日學生,王若飛一舉考中。翌年春天,他在黃齊生的帶領下,和20余名學生前往日本,隨后進入明治大學學習。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王若飛回到上海。時值吳玉章等提倡赴法勤工儉學,他決定赴法學習。同年11月,王若飛到達法國后,先補習三個月法文,后到聖夏門鋼鐵廠當學徒。勤工儉學期間,他注重社會調查,對馬克思主義有了進一步了解。

1922年6月,王若飛與趙世炎、周恩來等在巴黎發起成立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是年秋,同趙世炎、陳延年等一起,經阮愛國(即胡志明)介紹,加入法國共產黨。1923年3月,他被派往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4月轉為中共黨員。

1925年,王若飛回國,先后擔任中共豫陝區委書記,中共中央秘書長,中共江蘇省委常委、農民部長和宣傳部長。1928年6月,赴莫斯科參加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成員。

1931年7月,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得知內蒙得勝旗農牧民自發開展斗爭,決定派王若飛、田德秀、潘恩溥三人到內蒙成立中共西北特別委員會,王若飛為西北特委特派員。到達包頭后,王若飛隨即與烏蘭夫接上頭,並提出:內蒙古的工作要深入發動群眾,做好民族工作,開展武裝斗爭。

11月21日晚,因叛徒出賣,王若飛被國民黨當局逮捕。警察局連夜審訊,王若飛寧死不屈。在獄中,他嚴守黨的秘密,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時任國民黨綏遠省政府主席的傅作義很賞識他的才華和膽識,曾說:“軍人上戰場,臉也得白一白,他王若飛在刑場上竟面色不變,態度自若,人才都出在共產黨內呀!”

1932年春,黃齊生趕到歸綏探監。他首先找到傅作義,請求釋放王若飛。傅作義要他勸說王若飛留在綏遠干事,隻要答應,馬上釋放。黃齊生把傅的意見轉告王若飛,卻遭到拒絕。黃齊生說:“你這樣剛正不阿,他們不會放過你的。設有不幸,遺蛻何歸?”王若飛答道:“一火了之。”黃齊生說:“苟有幸,其葬於昭君墓側?”為此,黃齊生花20元在大青山昭君墓附近為王若飛買了塊墓地。

1934年4月,綏遠高等法院判處王若飛15年徒刑。被囚期間,王若飛閱讀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著,歷史知識和理論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1936年7月,王若飛被解送到山西太原陸軍監獄。這年秋天,中共中央委派薄一波去太原做閻錫山的統戰工作。臨行前,劉少奇對薄說,一定要想盡辦法把王若飛營救出來。到太原后,薄一波查清王若飛的下落,即以閻錫山“上賓”的身份,來到陸軍監獄。他從審訊檔案中得知王若飛被捕后表現英勇,即向閻錫山提出釋放要求。閻錫山表示,可讓人陪同薄一波去看望王若飛。

1937年春,國內局勢驟變,日本侵華氣焰囂張。薄一波再次找閻錫山商談釋放政治犯。經過談判,閻錫山同意提前無條件釋放王若飛。

七七事變爆發前夕,王若飛被營救出獄。8月到達延安,先后擔任中共陝甘寧邊區宣傳部長、統戰部長。

領導大后方民主運動

1944年5月,抗日戰爭進入后期,國共兩黨摩擦迭起,大后方人心震蕩。中共中央決定派林伯渠、王若飛赴渝,與國民黨當局談判。周恩來當時因公返回延安,王若飛協助董必武主持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工作,后被任命為南方局重慶工作委員會副書記。

在工作中,王若飛作為領導,性格剛直又平易近人,深得同志們敬愛。一次,辦事處開會檢討民主作風,會前,他便在辦事處的牆報上貼了一張紙條,歡迎同志們對他提出批評。於是,有人把他“性急”的問題提了出來。他說:“我的毛病很多很大,同志們盡量提出來,為什麼隻提性急這一點?但就這一點,它的危險也是很大的。由於我的性情急躁,就不能冷靜思考問題,就不能傾聽別人的意見,遇到事情就會從主觀主義出發,就會危害革命事業……”王若飛不僅善於啟發別人對他進行批評,而且樂於接受批評,使很多同志受到教育。

1945年2月20日,重慶電力公司因中韓文化協會飲食部違章用電,派胡世合等工人前去處理,卻遭遇重慶警察局偵緝隊員、特務田凱阻撓。田凱在眾目睽睽之下槍殺了胡世合。

慘案發生后,王若飛聽取了電力公司地下黨員周力行的詳細匯報,並向延安請示,擬以此為契機,發動一場反對特務暴行的群眾運動。很快,延安回電同意。

王若飛立刻組織南方局同志發動群眾,各界人士紛紛響應。他四處奔走,在民主黨派及中上層人士中積極開展工作,召開集會,發表談話,揭露慘案真相,闡述應對方針和對策。《新華日報》還與《新蜀報》《新民報》《國民公報》等相互配合,公開報道事件真相,發表評論文章,支持工人斗爭。

斗爭從開展到勝利結束歷時半個月,國民黨當局被迫在菜園壩公開槍決田凱,並為胡世合公祭三天。

談判桌上據理力爭

抗戰勝利后,中國面臨內戰與和平兩條道路。為爭取和平,毛澤東偕同周恩來、王若飛,從延安乘專機赴重慶同國民黨當局談判。

1945年9月4日晚,一輛黑色轎車駛入中山四路,停在德安裡101號大門前。德安裡101號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侍從室,重慶談判的主要會談地點之一。中共談判代表周恩來和王若飛下車后,徑直走進大門,來到會客廳。國民黨談判代表張群、邵力子、張治中也從另一道門走進會客廳。大家稍作寒暄,便面對面入座,就國共關系實質性問題進行商談。

王若飛首先打破沉默,單刀直入:“昨天周恩來同志已經提出了11條,你們即可就此考慮,何者可以同意,何者尚須商量,便可提出討論。”

遵循蔣介石的授意,張治中開口說:“你們提出的11條建議與我們設想的方案實在是距離太遠,根本無從討論。”張群接著說:“特別是9、10兩點,要求國民黨承認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和解放區政權問題,簡直是持武裝向中央要地盤,踏軍閥時代的覆轍。”

王若飛當即站起來,義正辭嚴地駁斥道:“你們國民黨在淪陷區大肆收編漢奸偽軍,而對我抗日部隊卻百般刁難,企圖取消,竟然還以封建軍閥割據來比擬中國共產黨,這是根本錯誤的。”他離開座位走了兩步,又回到桌前憤慨地說:“今天國共雙方談判,要求將問題解決,必須承認事實,必須根據事實。而國共兩黨的關系非自今日開始,自抗戰以來,彼此間即存在許多問題,這都由於兩黨作法之不同和所處環境各異。我黨今日有敵后軍隊與解放區政權,這是一種客觀事實,如不承認客觀事實,而用武力解決則為今日國情所不容許,而且為我黨堅決反對。不承認事實,國共雙方之問題則難以解決。”

這時,周恩來環顧各位,不動聲色地說:“我黨已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案,而國民黨所准備的具體方案如何?”國民黨三位代表無言以對。

王若飛在談判桌上與周恩來有力而默契的配合,揭穿了蔣介石假和平的面目,使我方在談判中取得了主動地位。

此后一個月裡,按照毛澤東的指示,周恩來與王若飛接連與國民黨代表在德安裡101號進行了十幾次談判,特別在軍隊、解放區政權和國民大會等問題上進行了激烈的說理斗爭。最終,國共雙方於10月10日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在《會談紀要》中,國民黨不得不同意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承認“以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為基礎”,“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

10月10日晚,紅岩村的同志歡慶談判取得成功,毛澤東高興地對王若飛說:“這次你領會的精神很准確,談判的立場也很堅定,與恩來配合非常默契。你們是不好啃的硬骨頭喲。”王若飛謙遜地說:“都是主席方針定得好,方向把得准,我的談判經驗還不成熟,還要向恩來學習。”

11日,王若飛護送毛澤東乘機返回延安。次日,他又匆匆飛回重慶。

與民主人士團結合作

國民黨從未想過要遵守達成的協議,在《雙十協定》簽訂的第三天,蔣介石便下達了“剿匪”密令,調兵進攻解放區。解放區軍民奮起還擊,打退了國民黨軍隊的進攻,蔣介石不得不進行談判。

1945年10月20日,周恩來與王若飛同國民黨代表王世杰、邵力子、張群就停止進兵等問題進行談判,未能達成協議。這時,國統區人民掀起了反內戰運動,重慶組成反內戰聯合會,昆明學生舉行了反內戰集會。國民黨特務對集會進行鎮壓,造成了一二·一昆明慘案。為聲援昆明學生的愛國運動,重慶學生呼吁各界援助受傷同學,王若飛和董必武各捐款1萬元表示支持。

為緩和人民的反抗情緒,蔣介石繼續玩弄陰謀,同意按照《會談紀要》,由國民政府召開有各黨派人士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

政治協商會議召開前,王若飛給時在延安的黃齊生寫信道:“這裡(指國統區)追求民主自由的朋友更欽慕舅父在延安如在天上,現在大后方黑暗反動,生活昂貴,真使一般人喘不過氣來。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的爭取,還需要很大的努力……目前的時局在相當的時期內,內戰不會停止,但最后還要走向和平、民主、團結。不管前方打得如何激烈,我們可安坐在重慶談判,這就是今天政治的特點。”這封信表現出王若飛對時局的洞察與預見。

1946年1月10日,在國共達成停戰協定的同一天,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開幕。此次會議共有38名代表,其中國民黨8名,共產黨7名,民盟9名,青年黨5名,社會賢達9名。

全體代表被分成五個小組,董必武、王若飛與國民黨代表王世杰、民盟代表羅隆基等組成一個小組,主要討論政府改組問題。羅隆基是公認的大才子,他追求民主,向往自由,更期望實現國內和平。王若飛在小組會上緊密團結羅隆基,面對復雜、尖銳的局面,他向羅隆基進行大量深刻的分析,並以坦蕩、堅韌、博學贏得了羅隆基的欽佩和敬重,從而結成很好的朋友。

每次小組開會,王若飛與羅隆基都要進行會前分析,商定策略。一次開會前,王若飛對羅隆基說:“你可不要隨便退卻,輕易讓步啊!”羅隆基笑著回答:“王司令官,你放心,我不會輕易讓步,隨便退卻的。”

王世杰是國民黨內有名的法學博士。王若飛為了對付王世杰玩弄資產階級的法學名詞,把憲法學中的一些名詞弄得滾瓜爛熟,在斗爭中運用自如,使王世杰瞠目結舌。

羅隆基回憶說:“當時,我的確欽佩共產黨王若飛代表,他是政治斗爭中一員杰出的能將,他攻的時候總是勇猛,守的時候真是堅強。”

民主人士沈鈞儒也稱贊說:“若飛先生分析事理之強,記憶頭腦之清,對人懇摯,一片真誠,吾無間然,尤其是每次會談或是會議,那一種韌性的辯爭,眾口紛弩屹然不動,雖有責難弗避,真不愧為民主戰士的先導。”

用生命踐行諾言

1946年4月7日晚,中山三路中共代表團駐地燈火通明,室內氣氛較往日熱烈許多。原來,王若飛、博古與出獄不久的葉挺等將於次日同機飛往延安,大家正在話別。

王若飛站在電話機旁,正和羅隆基通電話。他說,由於停戰協定和政治協商會議決議遭到嚴重破壞,將乘機回延安,向中央請示匯報工作。最后,他在電話中笑著說:“老羅,你不要輕易讓步,隨便退卻喲!”當聽筒裡傳來“王司令官,你安心回去吧,我不會輕易讓步,隨便退卻”的話語,王若飛滿意地笑了,道了一聲“再會”。

次日,王若飛向周恩來道別說:“一切要為人民打算。”

飛機起飛后,卻一直沒有他們安抵延安的消息。時隔三天,周恩來在紅岩收到一封急電:飛機迷航,在山西興縣黑茶山失事,王若飛、博古、葉挺及美軍飛行人員共17人全部遇難。

4月19日,重慶各界群眾在青年館舉行萬人追悼大會。周恩來在會上敘述了王若飛最近兩年在重慶為和平、民主、團結所做的努力,悲痛地說:“失掉他,就好像失掉一種力量,失掉一種鼓勵,失掉了一個幫手。”“他那句一切要為人民打算的遺言,將成為永久的記憶。”

羅隆基代表民盟在會上發言,他用手恭指著王若飛的遺像,以嚴肅、堅決而低沉的語調說:“若飛先生,你安心去吧!對爭和平,爭民主,我是永遠不會輕易讓步,隨便退卻的。”

各界代表紛紛講話,向烈士表達沉痛的哀悼。在追悼會的祭文中,有人這樣評價王若飛:“堂堂王公,堅毅沉著,獻替謀猷,悃忱為國。泰山崩前,談笑自若,廟堂之爭,侃侃諤諤。”

4月21日下午2點,中共代表團、中共四川省委、新華日報社和十八集團軍駐渝辦事處的全體同志邁著沉重的步子,走進紅岩的禮堂,參加王若飛等“四八烈士”的追悼會。

追悼會由周恩來主祭,董必武、吳玉章、陸定一、鄧穎超、廖承志等陪祭。周恩來在追述了王若飛的生平和其他死難烈士對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堅貞不屈和優良作風后,指出“若飛等同志的遇難是全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不可補償的巨大損失,但是大家一定要將悲痛化為力量,要更加努力完成死難者未竟的事業,要以中國民主事業的最后勝利來告慰他們的英靈……”

追悼會持續了四個小時。在同志們的提議下,八路軍辦事處專門制作了有王若飛、葉挺、博古、鄧發、黃齊生頭像的“四八烈士”紀念章,章上鐫刻著毛澤東的題詞“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以表達對烈士的紀念。 

原載:《紅岩春秋》2020年第9期

(責編:曹淼、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