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君俊
2020年12月07日08:09 來源:學習時報
延安時期是中國共產黨成熟和壯大的關鍵時期,也是中國革命走向全國勝利的特殊時期。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共產主義信仰,堅守人民立場,堅守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有力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認真研究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經驗,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寶貴經驗,對於推進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開始
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首先是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開始的。一方面,這是由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地位和功能特性所決定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基礎。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揭示了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而且提供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領導干部要從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就很需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必須首先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看家本領,從哲學的高度來總結歷史經驗,掃除教條主義思想,貫徹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另一方面,這是由深刻總結當時中國革命經驗教訓的現實需要所決定的。毛澤東強調,“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際運動結合起來,是為著解決中國革命的理論問題和策略問題而去從它找立場,找觀點,找方法的。”中國共產黨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路上,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革命之所以失敗,甚至一度遭受毀滅性打擊,從根本上來說,就是沒有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思想路線問題關乎革命的成敗。黨中央到達陝北后,解決思想路線問題就是一個極為緊迫、極為關鍵的問題。
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
為了從思想理論上徹底清算“左”傾教條主義的主觀主義思想路線,深刻總結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毛澤東來到陝北后,廢寢忘食地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他不僅精讀了許多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著作,而且定期組織並召開哲學座談會,一般每周討論一次,晚上七八點鐘開始,持續到深夜十一二點鐘。當時主要圍繞軍事辯証法問題討論,每次討論總是毛澤東提出一些問題,艾思奇、和培元等先講,然后大家各抒己見。討論時氣氛很熱烈,大家毫無拘束,暢所欲言。集體研討的過程就是訓練哲學思維的過程。這些哲學思維的精華全部凝結在毛澤東的著作中,特別是《實踐論》和《矛盾論》(簡稱“兩論”)中。“兩論”原是毛澤東為延安抗日軍政大學作哲學講演用的《辯証法唯物論》講授提綱中的一部分。在“兩論”中,毛澤東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揭露了黨內主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的錯誤,從哲學上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極大地推動了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
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也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首要觀點。《實踐論》全面深入地闡述了實踐第一的根本觀點,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必須中國化的實踐邏輯,奠定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認識論基礎。從而在哲學認識論上闡明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什麼要立足中國革命斗爭實踐,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理,從實踐與認識的關系角度揭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然性。
矛盾規律是唯物辯証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論》運用唯物辯証法總結了中國革命斗爭的實踐經驗,重點論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之辯証統一的原理,特別強調了矛盾的特殊性,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必須中國化的辯証邏輯。《矛盾論》是對唯物辯証法的對立統一規律的一次出色的“說明和發揮”。在這部著作中,毛澤東深刻闡明了中國革命的特殊性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依據。
學好哲學講好哲學用好哲學
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理論創新成果豐碩,從這些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延安時期的理論貢獻不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典范,而且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時代化、大眾化的典范。這些哲學著作緊扣時代脈搏、回應時代問題,力圖用最通俗的語言把最深刻的道理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無論是廣大干部,還是普通老百姓,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延安時期,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讓中國人民深表認同,更深受中國人民喜愛。能夠做到這一點,絕不是靠某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達成的。講好、用好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前提是學好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了真正學好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不僅成立了專門從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編譯的延安馬列學院編譯部,以及專門從事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的各類學習小組和研究會,而且創辦了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陝北公學、馬列學院、行政學院、軍事學院、澤東青年干部學校等30多所干部學校。在這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建立的“延安新哲學會”,其宗旨是研究、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它匯集了當時延安的一大批專家學者和黨員干部,舉辦各種哲學報告會、哲學講演、座談會和哲學年會,影響廣泛而深遠。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雖然是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開始的,但並沒有停留於一般的哲學理論,而是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為思想基礎,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文藝、新聞、歷史、軍事、統戰、黨建、民族、宗教等多個具體領域全面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