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朱瑞:重視戰地文藝工作的典范

戚善成

2020年12月16日10:0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史縱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一首抗日歌曲《在太行山上》跨越歷史,傳唱至今﹔一曲經典民歌《沂蒙山小調》歷久彌新,長盛不衰﹔一個在戰爭年代誕生的炮校文工團,居然是2016年“軍改”前總政歌舞團的前身。這一切都與一個人有著重大關聯,他就是朱瑞——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在戰場上犧牲的最高級別的將領。

朱瑞,1905年出生於江蘇宿遷(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龍河鎮朱大興庄)。1925年赴蘇聯,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克拉辛炮兵學校學習。1928年加入蘇聯共產黨,后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0年春回國后,先后任中央軍委參謀科參謀、長江局軍委參謀長兼秘書長等職,參加了長征。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朱瑞被任命為中共中央北方局軍委書記。1939年5月任八路軍第一縱隊政治委員,與司令員徐向前赴山東,統一指揮山東、蘇北的八路軍部隊。后兼任山東軍政委員會書記、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書記。1945年6月任延安炮兵學校代理校長。朱瑞不僅是軍事方面的優秀人才,而且他還十分重視文藝工作,在戰爭年代創辦了一系列劇團和文工團,在文藝戰線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創辦太行山劇團

“紅日照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這首蕩氣回腸的抗戰歌曲《在太行山上》,以其激昂的旋律、恢弘的氣魄,傳承著中國人民團結抗戰的堅強意志,80多年來一直響徹中華大地。

這首歌是由八路軍太行山劇團創作的。太行山劇團創建於1938年5月,是一支在抗日烽火中誕生、在艱苦環境中成長的文藝輕騎兵,在中國現代文藝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劇團創始人便是時任中共中央北方局軍委書記、組織部部長的朱瑞。

1937年12月,朱瑞受中央委派北上太行山,在山西省陵川縣平城鎮玉皇廟創建了華北軍政干部訓練所。訓練所的話劇組和陵川縣游擊支隊的宣傳隊組成了聯合抗日流動劇團,經常在周圍村庄上演抗日劇目,很受群眾歡迎。1938年4月,朱瑞又在陵川縣組建了縣兒童抗日宣傳隊,成員年齡都在11歲至14歲之間。當月下旬,八路軍收復晉城,聯合抗日流動劇團便回到晉城,陵川縣兒童抗日宣傳隊也到達晉城,與聯合流動劇團會合。朱瑞在晉城崇實中學熱情地接待了聯合抗日流動劇團和陵川縣兒童抗日宣傳隊,並先后在火神廟、崇實中學禮堂觀看陵川縣兒童抗日宣傳隊的演出。他以十分肯定的語氣說:“小鬼們演得很成功。”他的贊賞使小演員們十分激動,他又勉勵小演員們說:“把文藝當作武器,用革命文藝來教育人民,打擊敵人……”一番話話使小演員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后來,他把十多塊銀元親手贈給了兒童宣傳隊,作為隊裡的活動經費。不久,朱瑞又在崇實中學觀看了聯合抗日流動劇團的演出,當場贊揚劇團演得好,劇本創作得好,並指出美中不足的是缺乏多樣化。於是,朱瑞決定將上述兩個文藝團體合並,組成一個劇團。

1938年5月4日,太行山劇團成立大會在晉城崇實中學召開。朱瑞在會上講話:“‘五四’作為太行山劇團成立的日子,是要繼承‘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革命傳統。太行山劇團的命名是很有意義的,意味著劇團應該像太行山一樣雄偉堅強,永遠和太行山軍民一起戰斗在太行山上。要為軍隊演出,要為人民群眾演出,宣傳動員一切力量起來抗日,爭取最后的勝利!”

新成立的太行山劇團條件很簡陋,朱瑞就親自從部隊借來騾子給劇團使用,把部隊繳獲的綢緞布匹撥給劇團布置舞台,又購買了汽燈、鑼鼓、腳踏風琴等設備,還特意申請給劇團配發了槍支彈藥,使得劇團逐步發展和完善起來。

在注重劇團的硬件設施的同時,朱瑞更關心劇團的業務建設。他鼓勵文藝戰士多演戲、演好戲,特別鼓勵他們大膽創作太行人民喜聞樂見的節目。他還親自為劇團編寫劇本,從而激發了不少文藝青年的創作熱情。太行山劇團在創辦后的7年中,排演了大量深受歡迎的劇目,涉及話劇、歌劇、歌舞劇、活報劇、街頭劇、秧歌劇以及京劇、晉劇等多個劇種,代表作有《保衛抗日根據地》《太陽出來了》《未成熟的庄稼》《軍民合作》等。由冼星海作曲、桂濤聲作詞的抗戰經典歌曲《在太行山上》就是由太行山劇團在根據地唱響的。

太行山劇團在極其艱苦的抗戰歲月裡,被鍛造成為一支鼓舞和激勵太行山根據地軍民英勇抗戰的抗日宣傳隊,同時也為新中國革命的勝利,培養和輸送了大量的軍政文化人才。

領導山東抗日根據地文藝工作

1939年5月至1943年8月,為適應斗爭新形勢,山東抗日根據地的軍民在時任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書記、山東軍政委員會書記朱瑞的領導下,克服環境動蕩、物資困難、人員缺乏等種種困難,大力加強文藝工作,使根據地文藝事業煥發出勃勃生機。

朱瑞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農村,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抗日、宣傳革命道理。當時,活躍在山東根據地的專業劇團,既有影響廣泛、久負盛名的膠東國防劇團、一一五師戰士劇社、抗大一分校文工團、魯迅宣傳大隊、耀南劇團等,也有在各地方黨政部門的領導下組建起來的膠東孩子劇團、湖西流動劇社、清河劇團、魯中沂蒙國劇社等地方文藝團體。這些文藝團體組成了一支強大的文化大軍,他們以文藝為武器,緊密配合根據地的武裝斗爭,開展教唱抗戰歌曲、排演現代戲劇等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朱瑞要求這些劇團的文藝活動,要緊密配合根據地的具體工作來進行。如在動員參軍時,上演古裝劇《木蘭從軍》﹔在優待抗屬活動中,排演歌劇《抗屬真光榮》﹔在減租減息斗爭中,排演了《誰養活誰》﹔在宣傳婦女解放時,上演《老婆婆的覺悟》《王大嫂翻身》,不少婦女看后流下了眼淚,提高了廣大婦女的思想覺悟。

今天家喻戶曉的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誕生於山東費縣薛庄鎮上白石屋村,由1940年駐沂蒙山區抗大一分校文工團李林和阮若珊等人採集創作的歌曲《反對黃沙會》改編而來。

1940年,正值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沂蒙抗日根據地建立不久,經常遭到日軍“掃蕩”,以國民黨臨沂專員張裡元為首的頑固派也利用當地反動勢力黃沙會與我抗日軍民對抗。6月上旬,根據上級黨組織的指示,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山區參加反頑戰役。文工團成員借助當地的花鼓調編寫了歌曲《反對黃沙會》。此歌在反頑戰役的政治攻勢階段,發揮了瓦解敵人、教育群眾、鼓舞我軍斗志的重大作用。

1941年3月8日,山東省婦救會姊妹劇團成立,朱瑞對姊妹劇團的成立表示祝賀,並向劇團提出3項任務:第一要培養大批的婦女干部﹔第二要深入群眾,組織婦女﹔第三要向廣大婦女和男子進行宣傳,以求得婦女徹底解放。姊妹劇團成立后,隨山東分局機關、部隊活動在沂蒙山區一帶,既教群眾唱歌,又編寫歌曲,他們演出的快板、雜耍、活報、舞蹈、獨幕話劇等形式多樣的節目,排演的《雷雨》《血淚》等大型話劇,深受部隊官兵和農村群眾的歡迎,極大地鼓舞了抗日軍民的士氣。

為了擴大影響,提升演藝水平,根據朱瑞指示,1941年5月17日至27日,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教育處和山東省文化界救亡協會,組織抗大一分校文工團、一一五師戰士劇社、山東縱隊魯藝宣傳大隊、抗協宣教大隊、省婦救會姊妹劇團、突進劇社、突進三分社、黎明劇社等8大劇團,在魯南根據地淵子崖村舉行聯合匯演,演出了《回到前線去》《生產大合唱》《傷兵》《十八勇士》等10多個大小劇目,觀眾踴躍,盛況空前。5月27日下午,匯演舉行閉幕式,朱瑞親自出席並在會上講了話。此后至1942年間,活躍在各地區的文藝團體,在膠東舉行了“十三大劇團聯合公演”,在臨沭蛟龍灣舉行了“三大劇團聯合公演”等多場聯合演出。這些聯合公演把山東敵后戲劇運動推向了高潮。

在山東抗日根據地,各劇團、宣傳隊每到一地,就開始教當地群眾唱抗日歌曲,出現了青年、婦女、老人、兒童爭相學唱抗日歌曲的景象。山東抗日根據地當時創作的膾炙人口的歌曲有幾百首之多,《八路軍》《沂蒙山小調》等民歌更是深受群眾喜愛,喚醒和動員了千百萬民眾投身抗日。

組建炮兵學校文工團

今天的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團,是2016年1月“軍改”時由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舞團演變而來的。而總政歌舞團的前世今生,最早可以追溯到由朱瑞組建的炮兵學校文工團。

1945年6月黨的七大閉幕后,中央曾決定任命朱瑞為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毛澤東和周恩來為此找他談了話。但朱瑞認為自己在蘇聯學過炮兵,要求去做建設炮兵的工作。中央接受了他的請求,命他擔任延安炮兵學校代理校長。

延安炮兵學校創建於1944年11月,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所兵種院校,炮校宣傳隊對外稱“怒吼劇社”。學校招收了1000多名文化水平較高的青年學員,文藝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極大地活躍了官兵的文化生活,激發了大家學習訓練和殺敵的熱情。特別是由延安炮兵學校主創的《炮兵進行曲》,1945年2月一經演出便很快傳遍延安等敵后根據地,成為人民炮兵的象征。

1946年初,朱瑞在“怒吼劇社”的基礎上,正式組建炮校文工團。不久,炮兵學校進駐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文工團又吸收了牡丹江軍區文工團、牡丹江市文工團的新成員,隊伍進一步擴大,達到100余人。炮校文工團還組建了一支西洋管弦樂隊,由40多人組成,水平很高,可以完整演奏莫扎特的交響曲,在全軍頗具影響。

朱瑞對炮校文工團文藝人員高標准、嚴要求,鼓勵他們以飽滿的政治熱情、高度的文化自覺、奮發的進取精神,直面火熱的生活,創作並演出一大批影響深遠的文藝作品,為提高炮兵戰斗力服務。文工團積極響應,創作了大量歌曲,如《東北民主聯軍之歌》《人民炮兵上戰場》《遼沈戰役組歌》等,極大地鼓舞和激發了部隊官兵尤其是炮兵部隊的戰斗精神。由炮校培養訓練出來的東北炮兵部隊也成為解放戰爭時期全軍最強大、最有戰斗力的一支炮兵部隊。這成為我軍歷史上文化工作激發戰斗力的典范。1946年11月,炮校文工團創作主力李偉跟隨炮校坦克大隊參加了我軍首次步、炮、坦協同作戰攻打吉林靠山屯的戰斗,他冒險伏於坦克炮塔后,跟隨部隊沖向敵陣,目睹了我軍坦克的巨大威力。戰斗結束后,李偉有感而發創作了一首《坦克進行曲》,這首歌在1949年開國大典分列式時,被選定為坦克兵方隊伴奏曲。

1947年,東北民主聯軍成立炮兵司令部,與炮兵學校首腦機關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朱瑞任司令員兼校長。炮校文工團同時也稱炮兵文工團,1948年1月改稱東北野戰軍炮兵縱隊文工團。10月1日,朱瑞在遼沈戰役攻克義縣戰斗中不幸犧牲。遼沈戰役結束后,東北野戰軍炮兵縱隊文工團改稱第四野戰軍特種兵文工團,進一步發展到240多人。

新中國成立后,四野特種兵文工團被全部劃到了總政。1951年3月,四野特種兵文工團與華北軍政大學文工團、裝甲兵文工團共同組成總政文工團。1953年,在總政文工團的基礎上組建了總政歌舞團,原炮兵文工團的人員仍是主體力量。

原載:《黨史縱覽》2020年第7期

(責編:曹淼、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