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扭轉被動形勢 堅定必勝信心

——魯南戰役紀念碑碑文敬讀

林學啟

2020年12月18日08:09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扭轉被動形勢 堅定必勝信心

魯南戰役紀念碑於2020年1月落成,矗立在山東省蘭陵縣新興鎮大青山魯南戰役紀念廣場上,主體部分高度為19.47米,象征魯南戰役勝利時間為1947年。碑文如下:

解放戰爭時期,山東解放區軍民在中共中央的英明領導下,同仇敵愾,浴血奮戰,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殊死斗爭,為奪取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建立了卓越功勛。魯南戰役即是其中的典范。

一九四七年一月二日晚,陳毅、粟裕等遵照毛澤東主席“集中主力殲滅魯南之敵”的指示,率山東、華中野戰軍和魯南、魯中軍區部隊,分左右兩個縱隊向國民黨整編第二十六師及第一快速縱隊發起猛攻。右縱隊迅速攻佔平山、石城崮、青山、馬庄等敵軍駐地北側戰略要地﹔左縱隊攻克卞庄,西進橫山、蘭陵一帶,迫退國民黨援軍整編三十三軍,完成戰役合圍和戰術分割。四日上午,在我軍強大攻勢下,敵軍仗恃裝甲、坦克等美械裝備突圍。時值雨雪交加,道路泥濘,敵優勢頓失,被包圍於新興、蘭陵一帶的糖稀湖。下午三時許,敵整編第二十六師及被譽為“國軍精華”的第一快速縱隊三萬余人大部被殲。九日,粟裕率部合圍嶧城,激戰兩日全殲國民黨二十六師殘部,俘中將師長馬勵武。十六日奪取齊村,十九日總攻棗庄,全殲國民黨軍整編第五十一師,俘中將師長周毓英。此役歷時十八天,我軍以傷亡八千余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五萬三千人,繳獲坦克二十四輛,汽車四百七十余輛,各種火炮四百二十余門及大批槍支彈藥,為山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合並為華東野戰軍,為組建華東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奠定了基礎。

此役,首創人民軍隊一次殲滅敵兩個整編師和一個快速縱隊的光輝戰例,粉碎了國民黨軍會攻臨沂、分割山東的企圖,極大地鼓舞了解放區軍民的勝利信心,具有特別重要的政治和軍事意義。戰役期間,山東解放區一萬七千多民兵、六十多萬民工參戰支前,數百萬群眾在后方籌集、加工、運送各類作戰物資,為奪取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青龍山雄踞魯南,視野開闊,魯南戰役前指曾設在此處。為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沂蒙精神,特立碑承志,以策后人!

在魯南戰役中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

碑文生動呈現了魯南戰役的過程,科學評價了魯南戰役的地位,主題鮮明、行文朴實、意蘊深遠,給人以教育和啟迪。

開創一次作戰殲敵最多的紀錄

魯南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在山東省魯南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進攻戰役,亦稱“嶧棗戰役”。

山野9師於1947年1月2日晚發起了對青山、青山套、石城崮的進攻,在“奪取青山、石城崮打開勝利門”的口號下,激戰至次日拂曉前,石城崮之戰全殲一個連,青山之敵逃竄﹔26團一部向北大窯發起進攻,至3日6時全殲守敵兩個連,佔領該村。為加速戰役進程,23團團長陳士法、政委王六生帶領全團奮戰東圍子,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至4日,魯南戰役第一階段勝利結束。為了進一步擴大戰果,陳毅、粟裕緊接著安排部署了第二階段的作戰任務,相繼取得了嶧縣城戰斗和棗庄攻堅戰的勝利。

面對武器裝備水平遠高於自身的敵軍,我軍在不到20天的時間內就取得了戰役的勝利,沉重打擊了進犯的國民黨軍囂張氣焰,粉碎了其進攻山東解放區首府臨沂的計劃。戰役結束后,陳毅寫下《魯南大捷》詩篇:“快速縱隊起如飛,印緬桂來自鼓吹。魯南泥濘行不得,坦克變成廢鐵堆,快速縱隊今以矣,二十六師汝何為,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蔣賊應淚垂”。人民解放軍以傷亡8000多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整編第26、第51師師部、4個旅及1個快速縱隊,共5.3萬余人。這場戰役殲敵超過兩個整師,開創了解放戰爭以來一次作戰殲敵最多的紀錄。

一場群眾基礎深厚的人民戰爭

軍民合力是解放軍取得戰爭勝利的法寶,是沂蒙精神的力量基點。“最后一粒米做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建立了新中國。

魯南地區作為老革命根據地,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魯南戰役發起后,魯南民兵聞令而動、積極參戰,60多萬民工、大小車1500余輛、擔架6000余副支援前線參戰。數百萬群眾在后方籌集、加工、運送各類作戰物資,有力配合了前方主力作戰,保障了一線部隊作戰。數萬民兵組成子弟兵團,是這次戰役支前的主力軍。他們一般以縣為單位編為團,一個團轄4至6個中隊。整個魯南地區組織了175個連隊的子弟兵團。例如,費縣子弟兵團深入嶧縣、棗庄附近,割電線4次,炸毀橋梁5次﹔麓水縣子弟兵團第三大隊第八連,看見有傷兵找不到擔架,立刻用樹干和自己的背包帶編成擔架,把傷員抬下火線,使他們得到了及時有效救治。

具有特別重要的政治和軍事意義

魯南戰役是我軍在運動戰中殲滅敵人的優秀戰役范例,是華東野戰軍走向勝利的開端,具有特別重要的政治和軍事意義。

一是魯南戰役扭轉了華東戰局的嚴峻形勢。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和政協決議,對解放區發動了全面進攻,使全國各大戰場人民解放軍處於被動局面。對此,李先念在致電中共中央時就曾指出:“困苦之狀絕不亞於紅軍長征后一階段。”魯南戰役在國民黨軍步步緊逼、深入山東根據地,並使華東戰局處於極度被動局面時迎戰了最為強大的一路敵軍。魯南戰役是解放戰爭以來我軍取得的重要勝利,扭轉了華東戰局的被動形勢。

二是魯南戰役增強了我軍在華東戰區的作戰能力。魯南戰役勝利后,華東野戰軍利用在歷次作戰特別是魯南戰役中繳獲的坦克、重炮、汽車及其他輜重,在沂南縣組建了特種兵縱隊,大大提高了華東部隊大兵團作戰和攻堅作戰能力,為華東野戰軍的戰略反攻奠定了重要軍事基礎。對此,粟裕曾談道,我軍經過10個月作戰,各級指揮員積累了大兵團作戰經驗,武器裝備也有很大改善,特種兵縱隊已有相當基礎,火力大大加強,具備了圍殲強敵的基本條件。

三是魯南戰役堅定了山東人民的勝利信心。魯南戰役之前,隨著蘇中根據地和蘇北根據地的相繼失陷,山東根據地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根據地人民群眾更是憂心忡忡。而魯南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對山東根據地的進攻,極大地鼓舞了山東人民的斗志,振奮了民心,堅定了革命必勝的信心。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