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我們生長在這裡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

——盧溝橋畔點燃全民族抗戰烽火

吳曉東

2021年01月26日08:19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我們生長在這裡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

  繁華現代的北京城裡,有這樣一個地方值得被銘記。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坐落於北京西南盧溝橋畔宛平城內,這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的大型綜合性專題紀念館,於l98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50周年之際建成並對公眾開放,是緬懷歷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80多年前的戰爭硝煙已遠去,如今的宛平城仍保留著濃厚的歷史底蘊。紀念館前方8600平方米的抗戰廣場中央,八角形的獨立自由勛章雕塑格外醒目,基座下方鐫刻著“1937.7.7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紀念地”中英文字樣。展館外牆覆以乳白色花崗岩,由鄧小平題寫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11個兩米高的鎏金大字,鑲嵌於紀念館前寬大的花崗岩石門額上。台基有8級台階,象征全國人民8年抗戰﹔二進台基有14級台階,象征中國抗日戰爭14年的歷史。

  徜徉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由8個部分、42個單元內容組成的抗戰歷史,像一幅歷史畫卷徐徐展開,仿佛走進昔日戰火紛飛的歲月之中,那一張張殘損的黑白照片和一封封斑駁的書信,再現的是英雄們當年對抗日軍時浴血奮戰的頑強和悲壯。

  1937年7月7日夜,侵華日軍在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橋畔的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國民革命軍第29軍嚴詞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繼而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反抗。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這一天,中華民族全面抗擊日本侵略的烽火燃起。

  1985年修復宛平城牆時出土的第29軍士兵在盧溝橋抗戰時佩戴的鋼盔、帽徽,使用過的子彈、彈殼、大刀等,組成了抗戰館盧溝橋事變的文物組群,成為有力的歷史見証。

  大廳一隅,陳列著一支老式鋼筆和一個鏽跡斑斑的鬧鐘,它們的主人是時任第29軍代軍長兼37師師長的馮治安將軍。這個鬧鐘是他1937年前后在香港買的,從臨沂大戰、徐州會戰,到武漢外圍會戰等大小戰役,陪伴著馮治安將軍走過了8年抗戰,似乎時刻提醒將軍勿忘國恥,光復中華。

  日軍進攻盧溝橋前夜,馮治安將軍已預感到戰事在所難免,他指示盧溝橋守軍29軍:“國家存亡,在此一舉。假若沖突,盧溝橋即是你們的墳墓!”這一聲血性怒吼,至今仍在盧溝橋上空回蕩。

  “七七事變”第二天,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電全國:“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隻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呼吁“不讓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中國寸土!”“為保衛國土流最后一滴血!”號召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筑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七七事變”,讓中華民族從苦難中猛醒。生死存亡關頭,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步伐。此后8年裡,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抗日游擊隊,以及敵后軍民,和國民黨廣大愛國官兵、社會各階層人民一起,積極投身到抗擊侵略者的洪流之中。抗戰館序廳裡那幅扑面而來的巨幅浮雕《銅牆鐵壁》,又叫《血肉長城》,表現的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下,四萬萬同胞在愛國主義旗幟下團結起來,匯成的浩浩蕩蕩的抗日洪流。

  “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我們生長在這裡,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無論誰要搶佔去,我們就和他拼到底”。音樂家賀綠汀於1937年創作的這首不朽的抗戰名曲《游擊隊歌》,迅速傳遍山西各個抗日民主根據地,甚至國民黨佔領區,真實反映了當時在陝甘寧邊區,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新四軍、游擊隊,以及廣大抗日民眾抗擊侵華日軍的艱苦卓絕。

  相比當時擁有先進裝備的日軍,“小米加步槍”是當時八路軍、新四軍的標配,彈藥稀缺,一個戰士隻能分到幾發子彈,有的甚至拿著大刀長矛沖鋒陷陣。當時沒有完備的兵工廠,大部分戰爭資源都要從敵人手中繳獲。看抗戰館裡展出的八路軍和新四軍戰士穿過的布鞋、布襪子,用過的搪瓷碗、皮帶和綁腿,至今還能感知到當年那段歲月的艱難。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在抗戰館專門開辟的抗戰英烈環廊,14塊烈士名錄碑和4面英烈牆上銘刻著已知姓名的1581位英烈。8年裡,無數滿懷一腔熱血的中華兒女加入軍隊,保家衛國,數百萬將士為國捐軀,為我們后來者在自己的國土上創造出一片和平的藍天。

  “七七事變”后,穿梭在槍林彈雨中的不隻有軍人。

  凝重的表情,堅毅的目光,在抗戰館裡,“英雄母親”鄧玉芬的雕像總能讓參觀者放慢腳步。這位密雲縣的普通農村婦女,先后將3個兒子送到游擊隊,讓丈夫和另外兩個兒子參加地方抗日武裝。丈夫和5個兒子為抗戰獻出了生命,她自己冒著生命危險,掩護和救治八路軍干部戰士和傷病員。

  順義焦庄戶人民挖地道用的鐵鍬、鎬,晉察冀根據地民兵抗日武裝自制的土槍,這些文物記載著當年多種形式的群眾性游擊戰爭﹔而延安時期的版畫,孩子劇團的演出劇照,音樂家劉雪庵創作《長城謠》時使用的鋼琴,美國黑人歌唱家保羅·羅伯遜演唱的《起來》(義勇軍進行曲)唱片,也在告訴今人,全民族抗戰爆發后,文藝界人士也曾在抗戰的滾滾洪流中挺身而出。

  從局部抗戰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再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無數中華兒女挺身而出、血洒疆場,血與火的洗禮淬煉出了偉大的抗戰精神,這是近代以來中華兒女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正如毛澤東所指出,這是“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

  八十余載斗轉星移,盧溝橋上的斑駁彈痕,依然銘刻著那段悲愴的歷史記憶。穿越時空匯聚在這片土地上的,是不容忘卻的抗戰血淚和民族精神。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