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克祥
2021年02月05日08:13 來源:學習時報
1921年8月,毛澤東、何叔衡參加黨的一大后返回湖南,寓居長沙船山學社。船山學社是傳播17世紀偉大思想家和經史學家王船山學術思想和愛國、愛民族思想的講舍,影響了很多進步人士。為了培養黨的干部和掩護革命活動,毛澤東就與時任船山學社社長的賀民范商量,利用社址和經費於1921年8月16日創辦了湖南自修大學。該大學以“研究馬列主義,注重社會實踐”為辦學宗旨,培養學生的民族獨立思想和革命精神,引導學生在實際斗爭中增長才干,為共產黨早期培養了大批人才,是共產黨人對傳統教育改革的嘗試,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
甄選適合人才
毛澤東適應時代需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想與革命精神,親自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學創立宣言》和《湖南自修大學組織大綱》。湖南自修大學的任務是培養革命人才,那首先就得篩選志同道合的學生,在“入學通知”中明確了革新辦學的思想,即吸取古時書院與現實學校的長處,變被動灌輸為主動求學,這就決定了學生需要靠自身的主觀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辦學的目的在於改造現實社會而不是培養書呆子,通過考察學生對於人生觀的主張和對社會的批評,以書面形式回答,經學生會學長評閱並當面接洽后方能決定是否接收入學。通過入學篩選,選擇了一批富有革命精神的有為青年薈萃到了自修大學,既實現了“開一代風氣之先”,又匯聚了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
革新教育模式
摒棄當時學校機械的教育管理方式,改變師生之間“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培養模式,但吸取其教授課程和研究的合理內容﹔革新教授“八股”的內容,採取書院教授的形式,這樣老師既能夠完成教授的任務,學到新式課程的內容,又能使得師生感情甚篤,實現研究討論目的。在這樣的辦學指導思想下,學生自己看書、自己思考、共同討論、共同研究,奠定人才培養的思想基礎。
1923年4月,湖南自修大學創辦《新時代》校刊,所刊載的文章大都是自修大學學友通過自學、討論研究的成果,還刊登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譯文,《新時代》發刊詞還提出以如何改造國家,如何打倒帝國主義,推翻武人政治以及教育、文學、藝術等如何改革以貢獻研究成果和主張的使命,反映了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舊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建立后傳播革命思想、動員社會力量、凝聚革命人才的陣地。
注重學以致用
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把所學所思與社會實際相結合,從而實現對社會思想上的改造。一大召開后,共產黨把組織工會、領導工人運動作為中心任務。在1921年10月10日成立中共湖南支部時,學員郭亮、夏曦、易禮容、陳子博、彭平之等是最早一批黨員。中共湖南支部貫徹這一任務要求,以湖南自修大學為掩護,每逢周末組織晚會,談時事政治或學術討論,鼓勵學生在工人中進行社會調查。1922年5月湖南自修大學學員參加了馬克思誕辰104周年紀念大會,毛澤東作了《共產主義》《共產主義與中國》的演講,夏曦作了《共產主義與俄國》演講,短時間內對馬克思主義的著作和俄國十月革命的認識在學員中就達到了較高的水平。為了啟迪工人愛國熱情,提高工人的階級覺悟,毛澤東在夜校給工人講課,並在1922年10月組織領導了長沙泥木工人罷工斗爭,取得爭取增加工資和營業自由的勝利。郭亮是粵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總指揮,1922年9月組織了粵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取得增加工資、徹查工賊和釋放被捕工人的勝利。學員陳子博則是長沙織造業工會罷工總指揮。
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碰撞、融合,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達到學用相長的目的。工人運動的組織和興起,為日后探索出救國救民的中國革命道路,建立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奠定了實踐基礎。
造就一代英杰
湖南自修大學培養出一批杰出革命骨干,他們在湖南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和農民運動中起到了發起者、組織者作用,在中國共產黨奮斗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湖南自修大學學員最多達200多人,毛澤東、何叔衡、李達、李維漢、夏曦、郭亮、夏明翰、羅學瓚、毛澤民、毛澤覃等都曾在自修大學學習和工作,成為湖南人民革命的大本營,這在湖南乃至全國革命進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被譽為“革命策源地”。
1923年11月,湖南自修大學遭到軍閥趙恆惕政府的查封,之后學生大部分轉入毛澤東任校董的湘江學校繼續學習。湖南自修大學雖然隻存在兩年零三個月的時間,但其留下的辦學經驗仍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