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紅六軍團桂東寨前誓師:旌旗獵獵踏上西征路

陳昂昂
2021年03月04日09:08 | 來源:湖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紅六軍團桂東寨前誓師:旌旗獵獵踏上西征路

【銘刻】

紅六軍團在桂東寨前圩正式成立並誓師西征,勝利完成兵團性的戰略轉移任務,沿途不僅擴大了紅軍政治影響,而且探明了沿途國民黨軍兵力部署的虛實,為中央紅軍的長征起到偵察、探路的先遣隊作用。

【追尋】

晝夜奔流不息的甌江,與汶江在桂東縣寨前鎮交匯。此地的一處河灘,正是當年紅六軍團誓師西征的舊址。如今,這裡已建成一座氣勢恢宏的紅軍長征首發地紀念廣場。廣場的中心,是一幅紅六軍團長征路線圖。地圖上方矗立著一座6米多高的紅軍雕塑,旌旗獵獵,戰馬騰空,紅軍指戰員一往無前。這一切,將人們的思緒帶回了87年前。

1934年7月,湘贛蘇區籠罩著第五次反“圍剿”的緊張氣氛。7月23日,突然來的一道訓令,打破了沉寂。

中共中央書記處、中革軍委向湘贛蘇區發出訓令,命令紅十七師、紅十八師組成紅六軍團,“離開湘贛蘇區,轉移到湖南中部去發展游擊戰爭,創立新的蘇區”。同時,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湘贛省委書記任弼時為中央代表隨軍行動。

訓令要求,紅六軍團由湘贛蘇區先行突圍,深入湖南,調動敵人,摸清情況,在湘中開辟一塊新的根據地,以策應中央紅軍戰略轉移至湘西根據地,與賀龍領導的紅二軍團會合。

紅六軍團在周密審慎的研究后,決定將突圍的地點鎖定在兵力相對薄弱且地形相對復雜的南面。

8月7日下午3時許,紅六軍團全軍9700余人在任弼時等率領指揮下,以從桂東調去的紅軍獨立第四團為前導,從江西遂川的橫石、新江口地區出發,開始突圍,踏上了西征的征途。

桂東縣寨前圩是一座擁有800余年歷史的古鎮。南宋嘉定4年的1211年,朝廷批准桂東縣設立,縣衙所在地名叫上猶寨。也就是今天的桂東縣重鎮寨前鎮。

紅六軍團不顧酷暑炎熱、飢餓疲勞,晝夜兼程,4天內接連突破敵人4道封鎖線,8月11日中午,紅六軍團9700余人抵達了桂東寨前圩。鑒於病員太多、部隊疲勞等情況,紅六軍團決定在此宿營,並籌備軍糧。

紅六軍團嚴格遵守毛澤東同志提出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上門板,打地鋪,不進老百姓家門。部隊取下門板打地鋪,往新橋方向蜿蜒2.8公裡。據本地居民黃漢尤老人回憶,“我聽父親講,紅軍不肯住進家裡,就在街上搭門板,睡在路上。”他說,“紅軍不僅花錢買了豬請村民吃,借了村民的糧食還打了借條。”

為了明確紅六軍團突圍的目的和任務,進一步做好西征戰斗思想准備,8月12日上午,在寨前圩的河灘上,紅六軍團召開了連以上干部西征誓師大會,慶祝突圍勝利。

紀念廣場講解員張威介紹,會上,遵照中革軍委指示,紅六軍團正式成立。蕭克任軍團長兼第十七師師長,王震任軍團政治委員兼第十七師政委,李達任軍團參謀長,張子意任軍團政治部主任﹔龍雲任第十八師師長,甘泗淇任師政治委員。由任弼時、蕭克、王震組成軍政委員會,作為紅六軍團西征的最高領導機關。會議闡述了西征的目的、任務,號召全體將士,為完成轉移西征任務不怕艱苦、連續作戰。

12日夜晚,紅六軍團9700余人從寨前出發,在徹底摧毀了國民黨政府修筑在寨前圩的兩座碉堡后,冒著大雨,向大塘、沙田挺進,踏上了艱苦卓絕的西征之路。10月24日,紅六軍團到達貴州印江地區,在木黃與紅三軍會師,勝利完成戰略轉移任務。

■感言

臨危受命、勇於擔責的忠誠意識,不言苦、不怕死的犧牲精神,心系群眾、人民至上的高尚情操,紅六軍團指戰員在西征中表現出來的這些崇高精神,是共產黨人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永遠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激勵著我們乘風破浪不斷前進。

(責編:劉尤罕、宋鶴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