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王平政治思想工作二三事

陳軍

2021年03月18日08:10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王平政治思想工作二三事

王平將軍自參加革命以來,從普通宣傳員干起,直到兵團政委、大軍區政委、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政委等職。在近70年的戎馬生涯中,不僅參與組織指揮了許多有名的戰役,更為后人留下了諸多影響至深的思想政治工作經典范例。

阜平聚力,組建抗日武裝

1937年9月,王平從五台來到河北阜平,與八路軍一一五師政治部主任羅榮桓會合。參與開辟、建立、鞏固和發展晉察冀敵后抗日根據地。

王平把籌建“阜平縣民族革命戰爭戰地動員委員會”(以下簡稱“動委會”)作為工作突破點。到達的第二天,王平就去找國民黨阜平縣縣長張仲孚商談籌集經費事宜,遭到回絕。王平向張仲孚耐心說明了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同時正告他,阜平的“后援會”必須改組為“動委會”,還要“動員人民抗戰,有力出力,有錢出錢,組織武裝共同對敵”。經過說服教育,張仲孚表示願意支持籌建“動委會”。

10月初,“動委會”成立,王平任主任,張仲孚任副主任。在王平的領導下,“動委會”派出工作隊到各區、村宣傳群眾,武裝群眾。各區、鄉都相繼組建起“動委會”。多地出現開明人士捐糧、婦女捐金銀首飾的動人場景。一位老人步行25余公裡,把他收藏的2支德造駁殼槍和4口袋各式各樣的子彈倒在王平的炕上,使王平非常感動。

面對阜平火紅的抗日局勢,一些國民黨頑固派從中作梗。王平針鋒相對,以“動委會”的名義召開群眾大會,並請張仲孚親臨“指導”。會上,王平列舉八路軍平型關大捷等大量事實,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深受群眾歡迎。當晚,就有大批青年加入抗日義勇軍。

10月10日,日軍侵佔了石家庄,張仲孚迫不及待地要逃跑。為了防止他把保安隊拉走,王平主動找保安隊副隊長等人談心,耐心做他的工作,終於成功讓保安隊留在縣中,參加抗日。

在王平的領導下,阜平縣抗日武裝不斷擴大。到1O月底,全縣抗日義勇軍發展到4000人。為給抗日武裝籌集經費,王平又召集全縣士紳開會。會上,王平用八路軍騎兵營在曲陽打日軍兵站時繳獲的罐頭、餅干和香煙招待士紳。士紳們很高興,邊吃邊議論。王平順勢向大家解釋共產黨的抗日政策,向他們介紹義勇軍發展的情況。此舉不僅擴大了共產黨、八路軍的影響,更大大調動了士紳支援前線的積極性。在王平的感召下,士紳們當場就認捐了4萬余元法幣,解決了抗日義勇軍服裝給養等當務之急。

王平在阜平工作僅一個多月的時間,通過發動群眾,組織起數千人的抗日力量,為開創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付出了大量心血,也使阜平這個偏僻小縣很快發展為晉察冀邊區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11月中旬,王平奉命組建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分區,隨后離開阜平。在擔任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分區政委和冀中軍區政委期間,通過團結、爭取、收編和改造民間抗日武裝,為八路軍主力部隊輸送了十幾個團的兵力,其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多次受到上級的表揚。

發起政治攻勢,促成和平解放大同

解放戰爭時期,王平多次參與指揮了重大戰役,圓滿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1948年11月底,時任解放軍北岳兵團司令員兼政委的王平率所屬一個步兵旅、騎兵第一師和獨立四團迅速開赴大同城郊,與雁北軍分區兩個步兵團和渾源縣支隊共萬余人將大同城圍困起來。此時,山西北部雁北13縣全部解放,隻剩大同一座孤城。國民黨大同城防司令長官於鎮河根據閻錫山的命令,以大同為據點,繼續負隅頑抗。在此次戰斗中,王平經過認真調查研究,針對守敵兵力、裝備處於優勢的情況,在指揮部隊堅決打擊企圖突圍之敵的同時,決定發起強大的政治攻勢,瓦解敵人士氣。

1948年11月底和12月初,王平主持召開兩次會議,作出決策:以政治攻勢為主,政治、軍事、城(敵)工三管齊下,相互配合,迫敵就范,和平解放大同。

方針確定后,王平組織圍城軍民散發傳單,用大同方言向守敵廣播喊話,進一步瓦解敵人的士氣。同時,還廣泛發動群眾做大同守敵軍政人員和城內居民親朋故舊的思想工作,開展“寫一封信、探一次親、捎一句話”的“三一”活動。

1949年1月7日至2月7日,圍城軍民再一次掀起強大的政治攻勢。春節將臨,圍城軍民向守城敵軍大力宣傳解放軍在各個戰場的勝利,宣傳解放區人民蒸蒸日上的美滿生活,闡述解放軍優待俘虜的一貫政策,並動員敵軍眷屬在城下對話,有的還把過年的食物用繩索吊上城去。頓時,敵軍官兵軍心更加渙散,思鄉、思逃、思降和不滿上層的氣氛日益加劇,此后不久,就有580余人的國民黨守軍向解放軍投誠。

王平還指示部隊,把在三十裡鋪戰斗中被俘獲的敵副團長釋放回去,讓他給大同守敵軍官帶信,勸其出城和談。數日后,又將全部戰俘釋放回城。這些俘虜回到城中,向守軍講述了解放軍優待俘虜的政策,進一步瓦解了守敵的斗志。4月初,大同國民黨軍官派人出城與解放軍圍城部隊正式接觸,王平等接見了他們,並進行了長時間的會談。

25日,解放軍各部相繼向大同集結。國民黨守軍將官見狀,隻得表示願意放下武器,走和平解放大同的道路,並向王平遞交了親筆信。4月29日中午12時,於鎮河、孟祥祉、田尚志以及隨從、馬弁共10余人,分乘幾輛小汽車赴西墳村與圍城解放軍正式談判,王平司令員委派察哈爾軍區副司令詹大南及趙漢、葉修直、楊正等為談判全權代表。5月1日,國民黨守軍放下武器接受改編,大同宣告和平解放。

“堅決打,爭取停”

1953年5月,王平奉命到志願軍二十兵團任政委,與司令員楊勇一起組織指揮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后一個戰役——金城反擊戰。王平到任后,立即著手了解部隊的政治工作情況。王平感到部隊中有的口號提得不夠妥當,就與有關領導交換意見,統一了認識,向部隊發出了糾正的通知。經兵團黨委研究確定,以“堅決打,爭取停”的指導思想來統一全兵團的行動,讓部隊明確戰斗的勝敗直接影響談判桌上美方的態度和我方代表“說話的分量”。

金城反擊戰第一階段作戰主要攻佔敵前沿的支撐點,以殲滅敵人連以下目標為主。王平在組織部隊戰斗時,發現個別部隊採用“抓一把”的戰術,即派突擊部隊突襲消滅敵人的據點后馬上撤退。王平認為,這樣的戰斗固然可以消滅一些敵人,但據點有可能很快被敵人重新修復,繼續成為威脅志願軍前進的“釘子”,而突擊部隊回撤途中也容易遭敵炮火攻擊。對此,王平當即與司令員楊勇進行了研究,並確定:突擊部隊打下敵人的據點后必須堅守,等待后續部隊到來鞏固陣地。如敵人發起反扑,就堅決將其消滅。這一戰術在部隊推廣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經過幾個回合的爭奪,金城反擊戰以志願軍的勝利而告終。此役,志願軍與敵人激戰14晝夜,殲敵5.3萬余人,重創敵人4個師,收復陣地160余平方公裡,把戰線向南推進了3至6公裡,為促使朝鮮停戰的實現作出了重要貢獻。由於戰前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政治工作的作用,參戰部隊的政治素質和戰斗力進一步得到了提高。在整個戰斗過程中,志願軍指戰員向世界展示了站起來的中國人民的自信力、凝聚力、戰斗力。當勝利的消息傳來時,在王平的組織下,在慶祝勝利的歡呼聲中,嘹亮的志願軍戰歌隨即響起,廣大志願軍政工人員和文藝戰士用此種方式,對前方的指戰員表示祝賀。

(作者單位:湖北省黃石市檔案館)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