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23日08:09 來源:光明日報
【文物背后的故事】
一張紙,因為有了18個鮮紅的手印,變得沉重而悲壯。
“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后能干,每戶保証完成每戶的全年上交和公糧 不在(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干部坐牢殺頭也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証把我們的小孩養活到十八歲。”
如今,這份“生死契約”永久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裡,編號GB54563,國家一級文物。
1978年12月的一個寒夜,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村民嚴立華家搖搖欲墜的茅草房裡,一盞油燈照亮18個庄稼漢略顯亢奮的臉膛。“大家來到我家,有的坐在草墊子上,有的蹲在地上,屋子中間有一張小矮桌,連茶杯都沒有。”嚴立華回憶說。
生產隊副隊長嚴宏昌開門見山地說:“大家都說說,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們填飽肚子?”
社員們立即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有的說:“50年代初,土地歸各家各戶,生產干得熱火朝天,什麼矛盾也沒有。”有的說:“小崗都窮到梢了,不分到戶不行的!”
“絕密會議”開了三個小時后,嚴宏昌在一張皺巴巴的紙上寫下上述內容,18位農民以中國最傳統的方式按下了鮮紅手印。
“我們當時就是想活命,作為農民,隻能向土地討生活。”嚴宏昌說,“當時生產隊餓死了60多個人,餓絕了6戶。”當時的小崗村,是“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的“三靠村”,經常鬧災荒,農民大多外出乞討。
由於煤油燈光十分昏暗,加之當時氣氛緊張,這份具有歷史意義的“生死契約”寫得歪歪扭扭,句子既不連貫,也沒有標點符號,而且還有很多錯別字。18位農民萬萬沒有想到他們被飢餓逼迫而立下的這份“生死契約”,竟成了中國農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
會議一結束,小崗村民連夜分牲畜、農具,丈量土地。18枚紅手印催生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作為中國現代農業的一種生產經營方式,不僅直接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又一次解放了生產力,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寫下了輝煌的第一樂章。
“大包干”第一年,小崗村糧食總產量13.3萬斤,相當於1955年到1970年糧食產量的總和﹔人均收入400元,是上年22元的18倍。20多年吃救濟糧的歷史就此結束。
他們無意走進歷史,卻在歷史舞台上扮演了一回重要角色。
摁下了“大包干”的紅手印,定格了中國農村改革的起點,喚醒了沉睡的大地。小崗村的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全國。“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小崗人闖出了一片新天地。
2018年,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記者 常河)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