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英骨雨花埋

宋廷軍
2021年04月16日08:17 |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小字號
原標題:英骨雨花埋

  “雨花台,雨花台,紅骨都在那裡埋!”1933年,28歲的黃勵在南京憲兵司令部看守所的牆上留下這句遺言后,從容走向刑場。她被槍決的直接原因,是她在獄中仍堅持斗爭,策反了看守所班長,使之成為傳遞情報和信息的“紅色信使”。她的犧牲,讓更多的人看清了敵人的丑惡嘴臉,走上革命的道路。

  黃勵,1905年3月出生於湖南益陽一個貧民家庭。1924年考入武昌中華大學,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黃勵被黨組織選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1931年10月,黃勵回到白色恐怖籠罩的上海,黨組織安排她擔任中華全國濟難互濟總會主任兼中共黨團書記,主要任務是營救被捕的共產黨員和革命同志,救濟烈士和被捕同志的家屬。為營救被捕的同志,黃勵想方設法多方尋找可靠的社會關系,聯系社會知名人士,聘請有正義感的律師,組織和動員群眾請願,向反動當局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等,使許多被捕同志獲釋出獄。

  淞滬抗戰期間,黃勵積極參與組織滬西日本紗廠女工罷工和支持十九路軍的抗日。1932年,黃勵被調往中共中央組織部工作,同年冬任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部長,在十分險惡的環境中參與領導重建黨的組織,堅持地下斗爭。

  1933年4月25日,因叛徒出賣,黃勵被捕,兩天后,被作為“要犯”急速押往南京,關在憲兵司令部看守所。

  在看守所,黃勵爭分奪秒,為革命做工作。她給難友們講革命故事,教大家唱《國際歌》,鼓舞大家的斗志。她還把革命宣傳工作做到了看守身上,向看守們講述革命道理,宣傳黨的抗日救國政策,揭露國民黨統治的腐敗黑暗。經過黃勵的不斷引導教育,看守所班長張良誠等人先后走上革命道路。張良誠暗中傳遞消息、信件,匯報某些人的叛變行為,成為獄中“紅色信使”。

  不久,張良誠暴露,憲兵司令谷正倫大發雷霆:“共產黨的赤化竟做到我的心臟裡來了,這還了得!”張良誠案使敵人驚恐萬分。大批革命者沒有“轉變”和投降,而反革命營壘中的一些人,卻轉變到革命方面來,與共產黨人站在一起。他們對黃勵又恨又怕,感到不除掉黃勵,勸降他人的工作就難以奏效。為此,國民黨中央黨部批示迅速處決黃勵。

  黃勵知道自己即將犧牲,抓緊將獄中的最新情況寫出來,通過秘密渠道傳給陳賡。當難友們問她個人情況時,她依然談笑自若,拍著腦袋幽默地說:“快了,快了,快到雨花台了!”

  1933年7月5日,天還未明,看守打開牢門,黃勵知道自己最后的時刻已經降臨。她把難友送的干淨衣服穿好,把自己的衣服留給錢瑛、夏之栩作紀念,叮囑她們:“我們最后一定會勝利的!不要為我難過,保重身體,將來為黨工作。”想到丈夫還在監獄服刑,她便扯下一縷頭發,用小毛巾包著,對難友說:“我的丈夫現在也在獄中,如果有幸能活著出來,請你們把這包東西給他,我今生不能再與他並肩作戰了,但願我的一縷青絲可以陪伴他一生。”當她走出牢房時,難友們都痛哭流涕,有人還高呼:“黃大姐!”黃勵邊走邊高聲說:“我去了,同志們不要哭,要堅持革命到底!”

  在開往雨花台刑場的囚車裡,黃勵對押送的憲兵做了最后一次宣傳:“你們都是窮苦人,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共產黨人,就是不讓中國的窮苦人翻身。你們殺了很多共產黨、革命者,能殺得完嗎?越殺革命者越多,你們應該好好想一想。”

  黃勵把囚車變成了宣傳車,用生命實現了自己的誓言:“隻要我活著,就一定要為革命而奮斗,直到最后一秒鐘!”慷慨就義時,她年僅28歲。

  紅骨埋在雨花台,烈士英名傳萬代。1988年7月1日,南京雨花台烈士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黃勵的英雄事跡陳列在館內第一展廳的醒目位置,供一代代人瞻仰和學習。(宋廷軍)

(責編:曹淼、趙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