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活百年黨史蘊含的“育人元素”

百年黨史是一座蘊含豐富“育人元素”的寶庫,如何向今天的廣大青少年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在一場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中,年輕的“95后”從歷經戰火洗禮的“95后”身上讀懂了“信仰”。“在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我遇到了時年98歲的新四軍老戰士汪賢孝,他雖然白發滿頭,耳朵也有點聾了,但一講起自己18歲瞞著爹娘參加革命、從軍打仗的經歷,依舊充滿激情、眼含熱淚。”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9級碩士生馬宣和同學們參與百集《紅色傳承》主題紀錄片的拍攝制作,直言此行“終生難忘”。
在5G全息互動課堂,“00后”高中生借助網絡新技術,“雲游”中共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遵義會議會址,與歷史場景和故事融為一體。上個月,相距一千多公裡的上海盧灣高級中學和貴州省遵義市第五中學學生通過網絡相連,共上一堂互動式體驗的思政課。“沒想到全息投影技術能帶來如此真實的代入感,感覺歷史不僅是‘歷史’,而就在我們身邊。”盧灣高級中學高一(8)班趙胤說。
以青少年熟悉的話語和喜聞樂見的方式,打造線上“爆款”黨史課。不久前,滬上開講的一堂名為“青年大學習·一起學黨史”的網上主題團課《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吸引了全國4800萬青年參與。擔任首期“領學人”的是B站一位頭部UP主——復旦大學研究生張秋實。貼近青年的視角,形式新穎的講授,讓思想“破圈”而入。
把握青少年特點,貼近青少年需求,創新形式載體、注重實踐體驗,上海各部門、學校、場館等都在積極探索推進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年輕人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在學思踐悟貫通中堅定聽黨話、跟黨走。
面向不同年齡不同學段
課堂,是中小學生黨史學習教育的主陣地。融入動漫、話劇、RAP等多種元素,探索“黨課+直播”“黨課+文創”“黨課+VR”等全新形式……在上海的中小學校,依托黨課、團課、少先隊活動課、主題隊會課等廣泛開展的黨史教育,讓人眼前一亮。
黃浦區中小學校和幼兒園正探索分學段、連貫性的紅色經典教育,以生動、貼合的形式,讓不同年齡的學子們更好地與黨史對話。在蓬萊路第二小學,三(3)班張漪澄同學創制了一款“學黨史游戲棋”。“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張漪澄查閱長征歷史資料,設計出一道道游戲關卡,“我想提醒伙伴們,如今安寧美好的生活都是先輩們浴血奮戰換來的。”在棋盤上,行至特定格子,隻需掃一掃二維碼,就能聽到師生共同講述錄制的紅色故事。
在五愛高級中學,午休時分,校園廣播裡響起了一場聲情並茂的原創廣播劇。“中共四大有一組‘紅色密碼’——‘951120’,大家知道它們的含義嗎?”退休老校長潘興富、語文老師湯丹和兩位高一同學一起,為師生們講述中共四大的故事。“通過微型廣播劇‘解碼’上海各個紅色地標的故事,讓學生們了解風雲激蕩的革命歷史,在他們心中播下紅色的種子。”五愛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高文英表示。
一堂堂“行走的黨史課”,串聯起上海豐富的紅色資源,讓青少年的心靈在親身體驗中受到滋養。
在浦東新區,“10后”少先隊員項瑀熙和他的同學們沿著“十萬少年看浦東”實踐活動路線,前往李白烈士就義地追憶先輩足跡,坐上“四史”巴士沿途參觀浦東開發開放場景,了解陸家嘴的前世今生。“我出生在繁華的浦東,沒想到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那個年代這裡如此不同。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原來是那麼多前輩付出心血汗水換來的。”
用活全市600多處革命歷史遺址遺跡和300多個市、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紅色資源,上海為青少年打造黨史學習教育“行走的課堂”,目前已開發100條研學線路。
在堅定信仰中傳播信仰
時下,在遍布滬上的各大紅色場館、革命遺跡、烈士陵園等地,有一道亮麗的風景不能不關注:許多講解員都是“兼職”的在校大學生。黨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子們完成著一次次知行合一的學習教育:從“聽眾”成為“主講人”,從受教育者轉變為黨史的積極宣傳者和自覺傳承者。
在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師生自發組成的“星火”黨員志願服務隊,義務講解。去年6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他們回信,勉勵他們繼續講好關於理想信念的故事,並對全國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提出殷切期望。
上個月,在復旦大學“星火”黨員志願服務隊隊員與全國“青馬”學員代表舉行的“追思先烈學史增信”聯組學習中,“星火”隊員楊寧的學習感悟,引發大家共鳴:黨史學習教育關鍵是“實”,要沉浸在其中,扎扎實實學黨史﹔要責任在肩頭,踏踏實實練本領﹔要干事在路上,朴朴實實作奉獻。
如今,滬上一批批中小學生也加入了為同齡人、為學弟學妹、為社會上的更多人講黨史的行列,在堅定信仰中傳播信仰。嘉定區外岡中學六年級學生馮珊珊,最近成了嘉定外岡游擊隊紀念館的志願者和講解員。“在很小的時候,我就聽著外岡游擊隊的英雄故事長大。現在,我擔任講解員就是想讓他們的英雄事跡被更多人知曉。我們深感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作為新時代青少年,更要好好學習黨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著力強化思想價值引領
在青少年群體中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既要順應“青言青語”的表達方式,更要做好強化思想價值引領的基本功,引領青少年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真正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目前,上海正在探索黨史學習教育的隊伍、平台和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育人實效。
記者從市教委獲悉,全市本科高校將全覆蓋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中小學探索開設相應“導讀”“導學”和主題活動課程。此外,市教委還計劃遴選100門黨史學習教育與課程相融合的思政示范課程和100節中小學“中國系列”黨史學習教育課。
打造“青年典型—青年理論工作者—黨史大咖”三級理論宣講梯隊,團市委表示,將積極調動身邊的青年典型講好英雄的故事、培養青年理論工作者講好革命故事、集結黨史研究領域專家學者講好黨的故事。
與此同時,市委黨校和各高校正籌劃集結一批理論素養高、業務能力強的青年理論工作者,推出更多如“給90后講講馬克思”這樣的精品課程,還將組織一批黨史專家走進青年中間,深入系統地闡述黨的創新理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