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向警予:中國共產黨“唯一的一個女創始人”

2021年05月11日08:09 | 來源:湖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向警予:中國共產黨“唯一的一個女創始人”

  向警予。(資料圖片)

  漵水湯湯,日夜奔流,穿漵浦縣城而過。河畔一處幽靜院落,鬆柏蒼翠,古樟如蓋,這便是向警予同志紀念館。每天來此參觀學習的游客絡繹不絕。

  5月9日,記者來到這裡,正遇上一隊游客前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高大的向警予銅像前,講解員馮思思介紹:“向警予是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毛澤東評價她是中國共產黨‘唯一的一個女創始人’……”

  向警予原名向俊賢,1895年出生在漵浦縣城一個富商家庭。8歲時進入兄長向先鉞在縣城開辦的新式小學讀書,成為全縣第一個入學的女學生。

  向先鉞曾去日本留學並參加同盟會,是湘西同盟會負責人之一。受其影響,向警予從小就立志為拯救國家和民族“干出驚天動地的事業”。

  1910年,15歲的向警予考入常德女子師范學校。翌年,又以優異成績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學校就讀。

  在校期間,向警予發奮學習,酷愛體育,各科成績名列前茅。教員楊昌濟曾在日記中寫道:“昨至第一女子師范學校赴其成績展覽會,見本班二年生向俊賢之日記頗有抱負……可謂女教育界中之人才。”

  1914年,向警予轉入周南女校。受當時盛行的“教育救國”思想影響,她立志從事教育事業,並將名字“俊賢”改為“警予”,以時時警醒自己,表示對封建勢力的高度警惕和反抗。在周南女校,向警予認識了蔡暢,並通過蔡暢結識了蔡和森和毛澤東。

  1916年,向警予從周南女校畢業,毅然回到偏僻家鄉,創辦縣立漵浦女校,擔任校長,傳授新知識,提倡新風尚,宣傳新思想,在湘西山鄉開辟了一個宣傳新文化運動和婦女解放運動的教育陣地。

  為廣招學生,向警予不顧山高林深、土匪與猛獸出沒,隻身跑遍漵浦主要鄉鎮,挨家挨戶上門勸學,辦學規模從剛開始十幾個學生發展到300多人。至今,“警予勸學”的故事在當地仍傳為美談。

  1919年,向警予參加了毛澤東、蔡和森等創辦的革命團體新民學會,成為該會最早的女會員之一。同年10月,向警予和蔡暢等組織湖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會,成為湖南女界勤工儉學運動的首創者。12月,向警予同蔡和森、蔡暢等30余人遠渡重洋,赴法勤工儉學。

  在法期間,向警予發奮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積極參加工人運動實踐,從一個激進民主主義者迅速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堅定地支持蔡和森的建黨主張,積極參與建黨工作。

  志同道合,使向警予和蔡和森產生了愛情。1920年,他們在法國蒙達尼舉行婚禮。拍攝結婚照時,這對革命伉儷相依而坐,沒有鮮花、鑽戒和婚紗,隻有手中拿著的《資本論》,象征著他們共同的理想信念。

  1922年,向警予回到國內,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7月,她出席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擔任中央婦女部第一任部長。

  1924年6月,向警予直接領導上海絲廠1.5萬多名女工舉行罷工斗爭。9月,又領導了南洋煙廠7000多名工人的大罷工。罷工,提高了廣大勞動婦女的覺悟,開啟了中國真正的婦女解放運動。

  毛澤東在延安與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追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時,稱向警予是中國共產黨“唯一的一個女創始人”。

  1925年10月,向警予受中央派遣,赴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1927年回國后,在中共漢口市委宣傳部和市總工會宣傳部工作。

  大革命失敗后,黨組織多次勸向警予離開武漢,她說:“武漢三鎮是我黨重要的據點,許多重要負責同志犧牲了,我一離開,就是說我黨在武漢失敗了,這是對敵人的示弱,我絕不能離開!”

  1928年3月20日,由於叛徒出賣,向警予不幸被捕。敵人對她嚴刑逼供,但她嚴守黨的秘密,保持共產黨員的操守,堅貞不屈。當年5月1日,向警予慷慨就義,時年33歲。

  繼承警予精神,爭做警予新人。如今,與向警予同志紀念館一牆之隔,向警予當年創辦的漵浦女校更名為警予學校,百年弦歌不絕。每周升旗儀式后,2600多名師生齊聲高唱當年向警予所創的校歌。而她當年制定的《湖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會簡章》中“戒懶惰之習慣、奢侈之裝飾、邪僻之行為”,至今仍為漵浦縣委用來教育廣大黨員干部。(記者 李夏濤 通訊員 周曉鵬 彭麗麗)

(責編:曹淼、萬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