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嘉興:為民辦實事 點滴暖民心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嘉興不斷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我為企業解難題、我為基層減負擔”專題實踐,用高質量發展成果和推進共同富裕成效檢驗學習教育成色。
將開展察民情訪民意作為首要環節,先行做實“網格大走訪”基礎工作,有力推動民意收集、實事辦理、社會穩定,截至5月14日,全市黨員干部累計走訪群眾558870戶,企業23333家,共收集問題訴求60572個,解決問題52799個,排查風險隱患16100起,化解矛盾糾紛3564起。
堅持將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為“開局”要務,推動學習教育成果高質量轉化。著眼“開新局”,堅持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兩促進、兩不誤”。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1.3%,增速全省第三﹔財政總收入和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總量均列全省第三。城鄉居民收入倍差進一步縮小為1.46︰1,城鄉融合發展水平保持全省領先。
海鹽:網格走訪解民憂
“有事依法辦,遇事不違法。這封信請您收好。”連日來,海鹽縣望海街道以深入實施“守根脈、保平安、辦實事”網格大走訪專項行動為契機,將一封“法治信箋”送到居民家中,收集群眾訴求,鼓勵依法解決。
據了解,本次走訪專項行動共組織機關干部和街道、村(社區)工作人員500余人參與,在聽民意解民憂的同時,開展政策法規宣傳、法律服務、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
近日,由望海街道招商和項目推進服務中心、村建辦工作人員組成的志願者隊伍來到在建浙江凌創昇宇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工地,了解施工進度,查看現場情況,並將網格大走訪意見征集單交給了投資方負責人徐六明。“目前廠房租期到6月,希望項目建設能夠加快進度,讓我們能夠及時把設備搬入新廠房,減少停產時間和損失。”現場徐六明提出了需求。
“作為項目服務推進人員,我會一直關注該項目的進展,提前做好竣工驗收的手續指導,及時宣傳相關政策,第一時間為企業提供服務,協調各部門和單位共同推動項目,盡快交付投產。”服務人員李佳飛當即表示。
5月以來,海鹽縣網格大走訪專項行動共走訪農戶23081人次,收到問題訴求1702個,已解決1249個﹔走訪企業1710家,收到問題訴求282個,已解決206個。(潘成豪 朱小芳)
桐鄉:優質服務促發展
近日,新居民小李專程將一面錦旗送到了桐鄉市公共服務中心市場監管窗口。之前,在窗口紅色先鋒服務隊成員的指導下,小李享受了企業設立全流程網辦服務,並在隨后通過免費郵寄服務收到了營業執照和公司公章,真正實現了窗口辦事“零次跑”。小李坦言,政府服務質量優,企業對扎根桐鄉發展充滿信心。
據悉,今年一季度,像小李這樣在桐鄉新注冊登記的市場主體達到8317戶,其中新設企業達到1717戶,個體工商戶6600戶。截至今年3月底,桐鄉市共有市場主體15.61萬戶,企業3.90萬戶,個體工商戶11.67萬戶。桐鄉市場主體迸發出非凡活力,市場主體新增數和累計數均居嘉興首位。
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是桐鄉諸多企業不斷發展與新項目持續落地的真實寫照。在桐鄉經濟開發區(高橋街道),浙江赫茨電氣有限公司年產12萬台變頻器和2萬台伺服機器人驅動、軟啟動器的新建項目順利進入內部裝修階段。“整個項目審批、推進相當順利,預計今年9月項目將正式投產。”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說,項目推進比預期提前了不少,達產后企業產值有望突破1億元。
今年,桐鄉著力打造“1+3+1+X”產業發展體系,數字經濟被確立為標志性產業,舉全市之力加以打造。據統計,一季度桐鄉新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主體125戶,同比增長54.32%,新增量佔嘉興總量的15.16%,數字經濟正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此外,截至今年3月底,桐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主體存量佔嘉興總量的17.78%。(胡宇翔 張振宇 沈 魚)
秀洲:遇見幸福來敲門
黨史學習教育最終的落腳點是為民辦實事。秀洲區以問題為導向實施的“我為群眾辦實事,遇見幸福來敲門”活動,給居民帶來了一股股幸福暖流。值得一提的是,針對重點困難群體,秀洲區探索形成了“3個1”的特色幫扶機制,即“1名黨員+1名專業社工+1名網格員”的結對探訪機制,實現了精准幫扶。首輪認領困難家庭、群眾297個微心願,目前已完成245個。
為了全心助企業解決難題,秀洲區通過“企業之家”平台,為企業提供從注冊到注銷的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難題。今年以來,區黨員干部走訪企業847家,排查風險隱患168起,化解矛盾糾紛133起,收集問題訴求255個。“企業之家”平台共搜集涉企訴求941件,目前已解決940件,解決率達99.8%。
為了用心為基層減輕負擔,秀洲區在全市率先打造“村社一體化”特色應用場景,解決基層工作人員面廣量大的多頭填報、重復報送等問題,真正實現了“減負增能”。全區已組織黨員干部走訪村(居)民57162戶,排查風險隱患671起,化解矛盾糾紛516起,收集意見建議2300多條。
接下來,秀洲區將繼續廣泛發動全區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大走訪,要訪遍全區598個網格和9143個微網格內所有的企業和住戶。要全面聽意見、問需求、辦事實,提高辦實事的成效,推進秀洲區成為全面均衡富庶發展的典范。(鄭小梅 史意)
平湖:“溫暖嘉”裡暖人心
“這裡好啊,我們戶外工作者累了渴了可以來歇歇腳、喝喝水,周邊居民也可以在這裡聊聊天談談事情。” 平湖市獨山港鎮全公亭社區居民唐金祥一走進社區的“初見·溫暖嘉”,就情不自禁地夸了起來。
老唐所說的“溫暖嘉”,其實是整合了環衛工人休息點、職工驛站、青年驛站等各類資源,可為百姓提供全方位、多品種志願服務的溫暖港灣。雖然面積不大,但這裡既有微波爐、冰箱、免費飲用水等生活必需品,還有政策法規、黨史教育等紅色書籍,另外還置辦了桌椅供人休憩、看書,可謂集生活氣息與書香氣息於一體。
“在我們的‘溫暖嘉’裡,還可以開展百姓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可謂是‘一站多用’。”全公亭社區黨委書記朱麗玲說,“初見·溫暖嘉”已然成為了政策法規的宣傳站、民情民意的“氣象站”、幫扶解難的解憂站、紅色代辦的服務站。
平湖“溫暖嘉”,建在百姓“家門口”,作為一個有形陣地,它是黨員干部“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前沿﹔從無形意義上來說,它也讓越來越多的普通百姓向黨員看齊、向黨組織靠近,激發了更多“真善美”的力量。接下來,平湖市將建設百個“溫暖嘉”,分布於各類商場、城市街道、集鎮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提升城市的溫度。(陸浩強 胡佳音)
海寧:“回音壁”上解民聲
“益江,你反映的小區有電線下墜的問題,已全部解決。”近日,海寧市硤石街道群園社區黨委書記朱雪江向居民朱益江發了條微信信息,還把辦理進度情況的公示照片一並發送給了他。這張照片是社區“民情回音壁”公示欄,裡面詳細記錄發現問題時間、走訪人員和辦結情況。
據了解,結合海寧市“訪民情、辦實事、建機制”專項行動,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開展大走訪行動,群園社區率先建立“147訪辦建”為民服務專項機制,通過組織隊伍,緊盯專業領域問題,在服務過程中,不斷搜集民情民意,分門別類梳理,加快辦結速度,確保問題解決在社區。同時,社區創新舉措,將辦理進度公布在社區“民情回音壁”,回應群眾關切,辦理過程做到公開、透明。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硤石街道把黨史學習教育和為民服務結合起來,以“街道統籌+社區自選”為主線,創新走訪形式,共性問題召開民情懇談會,個性問題專題協商,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截至目前,硤石街道共走訪17000多戶,累計解決問題2000多個,正在辦理400余個。接下來,硤石街道將健全問題交辦、回訪、公示機制,建立長效服務機制,為民打造幸福品質生活。(胡曉琳 陳明華)
南湖:百項實事惠民生
“現如今,網格員成為了企業與政府之間重要的橋梁與紐帶,並真真切切為企業協調解決了許多發展難題,向他們表示敬意!”日前,嘉興科技城成功科技(嘉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劍平高度評價了“守根脈、保平安、辦實事”網格大走訪中的網格力量。
今年年初,嘉興科技城第42網格網格員吳宸昊在走訪中得知成功科技(嘉興)有限公司在股改中存在困難時,便第一時間與相關部門取得聯系,主動對接,多次上門服務。同時,為企業開辟“綠色通道”,實行一對一幫扶,定人、定時跟蹤企業股改進度。
之后,網格員吳宸昊又了解到該企業廠區正門電線杆、部分綠化樹木遮擋大門,影響了進出,存在安全隱患。他又積極與科技城投資公司與電力等部門研究線杆遷移方案。不到一周時間,門前線杆及部分綠化樹木順利完成遷移,為企業后續生產經營創造良好環境。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南湖區深化“三服務”2.0版,持續深化“百項實事惠民”“百難問題破解”行動,真正幫助群眾解決了一批實際問題。區發改局組成送政策惠企業服務小組,打通政策服務“最后一公裡”,今年已下達服務業獎勵資金近1000萬元﹔區經信商務局對重點外貿企業進行走訪,了解企業產值計劃,為企業送上海外資信報告,方便企業了解相關產品海外銷售情況﹔區稅務局和區工商聯聯合舉辦“2021年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政企懇談會,與企業面對面交流互動、點對點問需解難﹔嘉興科技城對各個網格內的企業開展地毯式核對,並細化網格服務分工。(徐卉 許冰洲)
嘉善:為民服務“加速度”
“真的方便了,坐317路在紅菱塘站上車,終點站就是嘉善二院,跟直達車一樣,對我們老年人來說可省了不少事!”近日,在嘉善縣第二人民醫院公交車臨時停靠點等車的76歲居民王建新的話語中,透著開心和滿足。
今年4月28日,西塘鎮的313路、317路、323路3條公交線路延伸至嘉善二院,打通了居民就醫之路的“最后一米”。這背后,是嘉善縣西塘鎮黨委、黨員干部為民服務的加速奔跑。
嘉善二院搬遷后,設施、環境變好了,停車難問題也得到了有效緩解,但對於集鎮居民特別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步行路程由原來的5分鐘變成了20分鐘,同時中間還要穿過車流量較大的平黎公路,存在交通安全方面的隱患。而且,大多數老年人出行比較依賴公共交通,到嘉善二院沒有直達公交線路,很不方便。
“在網格大走訪中,不少居民提出了這一問題,希望公交線路能延伸至南苑西路,在二院新址增設公交站點。”馮斌表示。
對此,西塘鎮聯合嘉善縣交通局、縣交警大隊、縣交投集團等職能部門,通過前期調研及實地踏勘情況,協同推進,對公交線路延伸和站點設立的前期工作、技術要求、待解決問題等逐一回應。從問題聚焦到落實,1個月的時間,這一民生期盼圓滿落地。
此外,嘉善在察民情訪民意的基礎上,落實首告責任制,推動實事大辦理,以破解鄉村振興、民生保障、基層治理、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目前,全縣已收集走訪戶問題訴求3708個,已解決3367個﹔收集企業問題訴求195個,已解決189個,實實在在將問題化解在了基層、消除在了萌芽狀態。(趙麗煥 張文燕 王 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