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信仰,共產黨人的命脈和靈魂

謝軍
2021年05月24日09:16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信仰之花,曾在“砸碎舊世界”的革命之時絢爛綻放﹔信仰之力,曾在“創造新世界”的建設之時充分展現﹔信仰之光,更需要在強國強軍之路上持續閃耀。讓我們接過前輩的信仰火炬,鑄牢堅守信仰的銅牆鐵壁,燭照奮進之路,在青春中國書寫新的信仰傳奇。

  有一首絕命詩大家廣為知曉:“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這首詩背后的故事,更加感人。

  1928年初,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夏明翰被捕。敵人勸降,向夏明翰保証,隻要他放棄信仰共產主義,就一定不會虧待他。夏明翰嚴詞拒絕:“我可以犧牲我的生命,但決不放棄我的信仰!”刑堂上,反動法官問夏明翰:“多少歲?”“我是共產黨,共產黨萬歲!”“籍貫?”“革命者四海為家,我們的籍貫是全世界!”刑場上,夏明翰要來紙筆,一氣呵成寫下了上面這首氣貫長虹的絕命詩。

  有一篇課文大家記憶猶新:方志敏寫的《可愛的中國》。文中“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的句子令人振奮。其實,這篇文章后面的故事,同樣撼人心魄。

  1935年1月,紅10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方志敏因叛徒出賣被俘。面對敵人的誘降,方志敏說:“拋棄自己原來的主義信仰,撕毀自己從前的斗爭歷史……去出賣可愛的中國,去殘殺無辜的工農,那還算是人?!是狗!是豬!是畜生!不,是豬狗畜生不食的東西!”最后,方志敏在獄中用犧牲踐行了他寫的《死》裡的誓言——“敵人隻能砍下我們的頭顱,絕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

  人的生命隻有一次,還有什麼比生死抉擇更大的考驗?為什麼夏明翰、方志敏等共產黨人能夠視死如歸?一首絕命詩、一篇名課文給出了答案:在共產黨人看來,為信仰“付出”就是“回報”,為信仰“舍得”就是“獲得”﹔在共產黨人心裡,“革命利益高於一切,除了信仰之外,一切都是可以舍棄的,包括自己的鮮血和生命”。

  哲人有言:“隻有獻身於那些超越自身的存在,才能找到生命的意義。”革命戰爭年代,千千萬萬的革命烈士為信仰而“超越了自身的存在”:長征途中,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紅軍戰士倒下﹔戰爭時期,平均每天就有370多人犧牲。真可謂,信仰豐碑,生命鑄就﹔信仰之花,鮮血澆灌。

  巴金曾說,“支配戰士行動的是信仰,他能忍受一切艱難、痛苦,而達到他所選定的目標。”如果說人的其他支配力量,都可算作驅動行為的“普通燃料”,那麼信仰則屬於“核燃料”。這信仰驅動出的巨大力量,讓周廣才再餓也要“帶著半截皮帶去見毛主席”,讓董存瑞毅然托起炸藥包、讓黃繼光決然扑向敵人的槍眼……

  水打山崖,風過林海。100年來,無數共產黨人和革命軍人在用信仰偉力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的同時,也反復印証著歌德的那句名言——“奇跡是信仰最寵愛的孩子。”

  習主席深刻指出:“共產黨人的信仰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共產黨人的命脈和靈魂。”信仰之花,曾在“砸碎舊世界”的革命之時絢爛綻放﹔信仰之力,曾在“創造新世界”的建設之時充分展現﹔信仰之光,更需要在強國強軍之路上持續閃耀。

  70多年前,許曉軒烈士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給黨這樣諫言:“希望組織上經常注意整黨整風,清除非無產階級意識,保持黨的純潔。”選擇信仰不易,堅守信仰更難。今天,我們為始終拒腐蝕的“南京路上好八連”點贊,但一批“落馬者”也讓我們警醒,因為他們的落馬有一個共同主因:信仰迷失。

  紅色情報員錢壯飛的孫子錢泓這樣說:“對信仰的忠誠是爺爺留下的最大財富。”最近,一部反映4名共產黨情報員深入敵后的諜戰片持續熱映。“雪白的花,生在那懸崖。勇士的鮮血,一遍遍染紅了它。”循環播放影片的片尾曲,一名網友這樣跟帖:“相比物質財富,信仰是更可寶貴的財富,它指引著奮斗的方向,決定著不同的價值抉擇。”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信仰是我們的真正優勢。”弄潮兒向濤頭立,讓我們接過前輩的信仰火炬,對信仰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鑄牢堅守信仰的銅牆鐵壁,燭照奮進之路,在青春中國書寫新的信仰傳奇。

  (作者單位:69036部隊)

(責編:李洋、閆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