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李大釗的崇高革命精神及其時代價值

朱文通
2021年05月28日08:50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李大釗用自己短暫的生命,在中國革命史上譜寫了壯麗的篇章,為中國共產黨人作出了表率,他的崇高革命精神、偉大人格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李大釗的崇高革命精神最可貴之處,就是對民族復興的使命擔當,對黨和國家的無限忠誠,對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無私奉獻,這也是我們在新征程上建功立業的強大精神動力。

  ■我們要學習和弘揚李大釗的崇高革命精神,挺身而出、迎難而上,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

  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他們身上體現的崇高革命精神,成為激勵我們繼續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斗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李大釗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用自己短暫的生命,在中國革命史上譜寫了壯麗的篇章,為中國共產黨人作出了表率,他的崇高革命精神、偉大人格值得我們永遠學習。我們要傳承弘揚李大釗的崇高革命精神,堅定信仰信念,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獻身崇高的革命事業

  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陷入災難日益深重的深淵。面對亡國滅種的絕境,無數中華兒女、仁人志士英勇奮起,前赴后繼投身到救亡圖存的時代洪流中去,李大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把短暫的一生獻給了崇高的革命事業。

  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1913年,李大釗東渡日本,就讀於東京早稻田大學,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1916年回國后,他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科學精神,抨擊舊禮教、舊道德,向封建頑固勢力展開猛烈斗爭。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李大釗備受鼓舞,他大膽預言:“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先后撰寫《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一系列文章,以極大的政治熱情,通過各種方式方法不斷地宣傳推廣馬克思主義,並在工農運動和斗爭實踐中不斷探索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路徑,有力地展示了馬克思主義一旦被廣大人民群眾掌握所爆發的強大物質力量。

  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運動的蓬勃發展,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在思想上、組織上進行了必要的准備。1920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發起建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先后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是否適宜於中國”大辯論等活動。同年10月,領導建立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和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並積極推動建立全國性的共產黨組織。1921年3月,李大釗撰文號召全國的共產主義者“急急組織一個團體”,這個團體是“平民的勞動家的政黨”,要擔負起“中國徹底的大改革”的責任。1921年7月,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偉大的歷史事件發生——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共一大之后,李大釗為在全國各地特別是北方九省建立黨的各級組織而忘我工作,先后建立中共唐山地委、中共安平台城特支等大批黨的基層組織。

  黨成立后革命運動的重要領導者。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李大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地區黨的工作,在北方廣大地區領導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工人運動,建立黨的組織,掀起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他還致力於國共合作並負責領導國共兩黨在北方的工作,為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貢獻。1927年4月,在反動軍閥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釗在北京被捕入獄。他受盡各種嚴刑拷問,始終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慘遭反動軍閥殺害,犧牲時年僅38歲。

  李大釗一生投身崇高的革命事業,他的奮斗歷程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歷史緊密相連,同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歷史緊密相連,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歷史緊密相連,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勛。

  李大釗的崇高革命精神和風范

  李大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榮的一生,他身上體現出的愛國愛民、信仰堅定、忠誠擔當、無私奉獻、敢於斗爭、勇於獻身的崇高革命精神和風范,至今仍綻放著耀眼光芒。

  志向遠大、愛國愛民。李大釗飽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沁潤,具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家國情懷。他矢志救國救民,致力於“謀國計民生之安康與進步”,為挽救“神州陸沉”“再造中華”而努力奮斗。他善於獨立思考,利用所學專業知識,深入研究當時的社會現實問題,探究“民生凋敝之原”。他身上體現出的時刻牽挂國家興亡、時刻不忘人民疾苦並為之奮斗的精神和風范,永遠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

  信仰堅定、對黨忠誠。李大釗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他以開拓者的無畏姿態,旗幟鮮明地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時代的真理,是“拯救中國的導星”,他對馬克思主義立場堅定,毫不動搖。他對黨忠誠,被捕后面對各種酷刑,嚴守黨的秘密,承擔所有責任,竭力掩護和解救同時被捕的同志。他從容就死,表現出對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頑強堅守、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真正做到了如自己所說的“勇往奮進以赴之”、“癉精瘁力以成之”、“斷頭流血以從之”。

  敢於斗爭、善於斗爭。面對中華民族的內憂外患,李大釗一直站在革命斗爭最前沿。他說過:“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沖過去的。”1915年,當得知日本政府向袁世凱政府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時,他奮起反對,勇敢揭露日本帝國主義者的侵略圖謀,大聲疾呼中國人民用臥薪嘗膽的精神進行抗爭。他制定領導北方革命運動的正確斗爭策略,直接從事工人運動,積極發動和組織農民斗爭。李大釗奮不顧身、英勇戰斗的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前赴后繼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拼搏奉獻。

  勇於獻身、無私奉獻。李大釗說過,“犧牲永是成功的代價”,“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為了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他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在北京大學任職期間,他經常傾家紓難,接濟貧寒的青年和支持革命活動。被捕前,他拒絕了來自各方面的善意勸告,拒絕南下避難,留下堅持指導國共兩黨在北方的工作。入獄之后,他無怨無悔,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慷慨赴死。他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他的偉大人格和崇高風范,永載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的史冊。

  李大釗的崇高革命精神最可貴之處,就是對民族復興的使命擔當,對黨和國家的無限忠誠,對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無私奉獻,這也是我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勇爭先、建功立業的強大精神動力。

  弘揚崇高革命精神,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釗光輝一生的真實寫照。他一心為國為民,不怕犧牲,追求崇高理想,並為之英勇獻身,永遠是共產黨人的光輝典范,他的崇高革命精神和風范永遠不可磨滅。我們要學習和弘揚李大釗的崇高革命精神,挺身而出、迎難而上,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

  認真學習李大釗對馬克思主義忠貞不渝、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像他那樣信仰堅定,為了崇高理想,為了黨和人民事業不畏犧牲。新時代的共產黨人要肩負起新的歷史使命,必須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堅定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認真學習李大釗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像他那樣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緊跟時代潮流,勇於探索、堅持真理。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著力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切實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開創各項事業的新局面,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認真學習李大釗勇於獻身、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像他那樣敢為人先,勇挑重擔,“即使多麼困難,也隻能為這一理想而奮斗”。要錘煉勇於干事、敢於擔當的品格,做到責任面前敢擔當、困難面前不退縮、關鍵時刻豁得出,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投身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系省社科院研究員)

(責編:周恬、吳兆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