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劉道衡:十載密織網 功成了無痕

虢安仁
2021年06月08日08:09 | 來源:湖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劉道衡:十載密織網 功成了無痕

  劉道衡(資料圖片)

  【名片】

  劉道衡(1892-1968),湖南衡陽縣人。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1931年在上海參加“社聯”,1932年加入共產黨,后被派回湖南組建中央特科長沙工作組,直到1942年調離。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中共湖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湖南省第一屆政協委員會秘書長、省政府委員兼參事室副主任、政務院參事、國務院參事、中央文史館辦公室主任。

  為打入敵人內部搜集軍政情報,1932年,中央特科派遣劉道衡回湘組建情報組織。在湘十年,劉道衡建立了湖南情報網。1946年中央軍委在延安總結工作時曾說“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中,(中央特科長沙工作組)組織未受到破壞和損失,是湖南情報工作的特點。”李克農評價:“劉道衡獨立開辟的湖南地區情報工作乃是中央特科在白區情報工作的僅存碩果。”

  研談佛學當參事,產科醫院設聯絡

  1920年至1931年在上海期間,劉道衡成為著名左翼作家,1930年加入“中國社會科學家聯盟”(以下簡稱“社聯”)。當時,中央特科王學文也是“社聯”成員。經考察,王學文認為劉道衡具有進步思想和較好的人脈資源,於1932年發展他在中央特科入黨並派遣他回長沙。

  1932年的湖南在白色恐怖籠罩下,特務橫行,流行“不談國事,研修佛教”。劉道衡的同學、時任國民黨湖南省政府民政廳廳長的曹伯聞也以佛教徒自居。劉道衡花大量時間苦心鑽研佛學,通過與曹研談佛學,拉近了關系,為湖南情報工作起步找到庇護。曹伯聞以名流身份將劉道衡帶進湖南上層人物圈,又通過國民黨省政府主席何健的關系,讓劉道衡擔任湖南省政府參事。

  劉道衡將住址選在熙台嶺41號一幢小洋樓裡,與水上警察局處長閻某同住在一棟房子,特務、幫會不敢窺視干擾。劉道衡還通過曹伯聞購置房產,在熙台嶺開辦了一家湖南產科醫院,建立湖南情報聯絡站。

  曹伯聞的親信熊子烈是劉道衡的“發小”,中共黨員,大革命失敗后失去組織關系。1933年,劉道衡恢復熊子烈的黨組織關系。熊子烈當庶務替曹伯聞管理民政廳的經費、總務,並為曹料理私產和家務。熊子烈在長沙南陽街開了一家雪鬆紙庄,在衡陽南正街開了一家南祿綢布店和一家旅社,這些都是為黨提供財政經費和掩護的地方。

  在曹伯聞和熊子烈的支持下,劉道衡在長沙站穩了腳跟,隨即正式成立中央特科長沙工作組(一說湖南工作站)。

  劉道衡一邊在長沙扎根, 一邊尋找大革命失敗后沒有變節的同志,固本培元,壯實隊伍。他找到了長沙自治女子職業學校的負責人曹治陽,又在衡陽找到劉莘田和劉純宜等人。后來,這些人都成為長沙工作組的骨干。

  廣播種子不發芽,白區伺機開紅花

  中央特科要求劉道衡在湖南建立情報機構,但不與黨的地方組織聯系。

  劉道衡將曹治陽的長沙自治女子職業學校發展為長沙工作組的又一個掩護組織,長沙工作組的同志以教師身份開展工作。學校培養了大批進步青年,為日后革命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1933至1935年間,中央特科先后派遣周壽朋、錢渭川等8名黨員赴長沙協助劉道衡開展工作。在“廣播種,不發芽”的政策下,長沙工作組發展黨員十分謹慎。其中,劉樂揚就是劉道衡親自物色、發展的。

  1933年4月上旬,《全民日報》幾次發布劉樂揚被捕的新聞,引起劉道衡關注。通過寄居劉道衡家中的進步劇作家劉藝舟的引薦,劉道衡和劉樂揚結識。

  劉道衡對劉樂揚非常重視,從1933年下半年起,每逢周日,不問晴雨,一定約見劉樂揚,一談就是一整天。在劉道衡的教育引導下,劉樂揚迅速成長。1934年暑假,劉樂揚入黨,和周壽朋單線聯系開展工作。

  劉樂揚在長沙工作組的領導下,1934年加入胡漢民的秘密反蔣組織“新國民黨”。1935年8月打入中統,挑撥派系矛盾。1936年7月起,劉樂揚在《楚三報》等多家進步報刊任特約記者,利用新聞記者身份從事統戰工作。1940年1月,經李克農批准,劉樂揚打入鄂北河口第五戰區桂系大本營,化名張兆麟加入民盟。劉樂揚戰斗在國統區和香港,設法保護了一批愛國進步人士。

  紅軍過境減損失,轉戰衡陽建據點

  中央特科長沙工作組在沒有黨的地方組織的支援下,在白色恐怖籠罩的湖南堅持工作。劉道衡陸續派遣周壽朋、趙君實、劉樂揚、梁宜蘇等地下黨員打入到國民黨湖南省政府和相關機構組織,並將何健身邊秘書等人發展為情報組織的外圍成員,獲取了大量情報。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劉道衡利用國民黨派系矛盾和何健企圖保存實力的心理,通過曹伯聞向何健游說採取“尾隨追剿”的方針。何健依計而行,當中央紅軍進入湖南時,隻派遣部隊尾隨紅軍做出追擊的樣子,同時又與紅軍保持一天的行軍距離,避免作戰。這樣減少了中央紅軍過境湖南的損失。紅軍路過湘南時,劉道衡安排凌霞新提供了一批藥品,挽救了很多紅軍戰士的生命。

  1935年“一二·九”運動后,長沙工作組領導長沙學生舉行了大規模游行示威,在長沙地區第一次喊出了“反對內戰”“團結抗日”的口號。

  1937年底,長沙工作組輸送劉道衡長女劉麗珊以及肖偉、李文聘等革命青年到華北抗日前線參加八路軍,還開展了大量滲透策反工作。

  抗日戰爭爆發后,全國局勢發生重大變化。1937年8月,中共中央長江沿岸委員會在武漢成立。12月,中共中央長江局成立了,李克農任秘書長。1938年初,李克農指示:上級決定撤銷長沙工作據點。長沙工作組停止活動,轉移到衡陽西部山區堅持斗爭。

  長沙工作組的地下斗爭,填補了中共湖南省委和中共長沙市委遭到破壞造成的空白,也是中央特科撤離上海停止活動后碩果僅存的特科組織。

  劉道衡將一部分干部疏散到湘西等地,又將情報組織轉移到他的家鄉衡陽西鄉牌樓沖,創辦了“劉氏族學”“青年游擊訓練學校”,將原“長沙自治女子職業學校”也遷到牌樓沖,以掩護和組織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劉道衡、熊子烈還建立了牌樓沖、清潭兩個支部,成為中共在衡陽地區開展地下工作和抗日救亡運動的據點。

  1942年,劉道衡接到周恩來的指示,離湘赴渝,所有留在當地的組織關系和外圍關系全部移交地方組織,結束了在湖南長達十年的情報工作生涯。

  主要參考文獻:

  《劉道衡同志生平事跡片斷》 湯志春 《衡陽文史》第11輯

  《鮮為人知的中共中央特科湖南情報組》 湯志春 袁文英 《湘潮》2017年第3期

(責編:曹淼、劉圓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