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百名院士的紅色情緣

山侖:用所學知識托起黃土地上新曙光

2021年06月23日08:2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一輩子哪怕隻干好一件事,就不辜負黨和人民對自己的長期培養。”

——摘自《山侖傳》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了,在夾道歡迎解放軍的人群裡有一位名叫山侖的高中生。他期盼的是一個平等、公正、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新社會。他經歷的動蕩時代和接受的進步思潮,讓他較早地懂得了,這個新社會隻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實現。

1950年夏,山侖高中畢業,考入設在青島的山東大學農學院農學系,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代大學生。

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工作。在進院之初的集訓時,受到錢三強、竺可楨、貝時璋等老科學家的接見。他回憶,“那時起,就接受了有關樹立科學精神、勤於動腦、善於動手、勇於創新的科研工作啟蒙教育”。

集訓結束后,又接受了二次分配,山侖和其他12個畢業生被分到位於西安的中國科學院西北分院,進入正在籌建的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工作。

1958年,山侖迎來人生中第一個重大轉折。他被國家選派到蘇聯留學。留學期間,山侖不僅在專業知識領域受益匪淺,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獨立思考的科學態度。

考慮到祖國正處於困難時期,回國前,山侖把留學期間節約的整個生活費的1/3上繳給組織,自己隻買了些塑料制品和糖果帶回國,還有朋友送來祝賀他論文通過的一架普通照相機。

回國后,山侖多次參加黃土高原實踐考察,對“干旱”和“貧窮”的思考,使他逐步確立“旱地”農業的研究方案,荒山禿嶺的大西北被山侖揉進了眼睛,刻在了心上。

1965年春,山侖和同事前往山西省離石縣科技下鄉。那年,整個黃土高原地區遭遇嚴重干旱,八九月份秋作物生長期間的降水量僅為常年的三分之一,按照常理,收成必然要遭遇大面積減產。但是,山侖和同事採取了擴種抗旱作物、適時早播、擔水點澆、增施肥料等措施,取得了糧食總產量略低於正常年份的收成。此次蹲點經歷,成為日后山侖展開旱地農業研究之路的起跑點。

作為最早的科技副職下鄉干部,1980年底,山侖被任命為寧夏固原縣委副書記。在西海固的十年裡,年過半百的山侖主持了多項國家和省部級攻關課題,在固原和彭陽兩縣建立了3個試驗示范區,17個科研試驗點,沿著“退耕、改制、種草、還牧”的方向,探索著旱地農業良性生態體系的新路子。

千百年來,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百姓飽受旱災肆虐之苦。而今有這樣一位院士,用科學武器挑戰“旱魃”:山侖開拓了旱地農業研究的新領域,探索出了旱地農業增產新路子。他所從事的旱地農業生理生態領域的研究,改變了作物的用水方式,減緩了人類面臨的水資源危機,為發展節水型農業開辟了廣闊前景。

(本報記者 陳 鵬)

(責編:關喜艷、閆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