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照亮前路的真理光芒——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啟示錄之“求索篇”

2021年06月23日08:46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今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深刻指出。

回望百年滄桑,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高舉真理旗幟、接續奮斗探索,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跡。

向著新的征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們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跨越百年,感悟真理偉力

1921年1月1日,陽歷新年,湖南長沙,大雪紛飛。

十幾個年輕的知識分子,踏著五四先進文化催生的救國潮流,來到潮宗街文化書社,召開新民學會長沙學員會員大會,討論如何“改造中國與世界”。

毛澤東在會上發言:“至於方法,啟民主用俄式,我極贊成。因俄式系諸路皆走不通了新發明的一條路”。

翻開歷史的卷軸,自晚清以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君主立憲制、議會制、總統制……無數志士仁人曾為救亡圖存、革新圖強而苦苦追尋、上下求索,但最終都失敗了。

在各種思潮和主義的激蕩甚至試錯中,對馬克思主義的選擇走上歷史的舞台。

游客在井岡山“井岡紅旗”雕塑前參觀、拍照(4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在四圍白色政權的包圍中間,產生一小塊或若干小塊的紅色政權區域,在目前的世界上隻有中國有這種事。”井岡山的星星之火,給迷霧中前行的中國革命,帶來了嶄新的希望。

“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山溝溝裡的馬克思主義”解決了在一個農民人口超過80%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如何進行革命的一系列問題,開創了一條中國特色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

新中國成立后,黨帶領各族人民,在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基礎上,創造性地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人從未停止過作答。

嶄新的課題,艱辛的探索。

深圳市風光(2020年9月1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從指明中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到回答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問題﹔從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支持推動農村土地改革﹔從興辦經濟特區,到創造性地把社會主義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

立足中國國情,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進行改革開放,由此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庄大道,發展大潮波瀾壯闊,神州大地日新月異。

拼版照片:上圖為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資料照片﹔下圖為2018年4月24日,游客在整修一新的余村游覽拍照(新華社記者翁忻旸攝)。新華社發

仲夏時節,浙江余村綠意正濃,一派江南好風光。

從昔日水泥廠、採石場遍布,漫天灰塵迷人眼,到如今被拆遷的水泥廠舊址變身五彩田園,余村多年來的綠色發展實踐,生動詮釋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

以“中國夢”凝聚最大公約數,以“五位一體”部署總體布局,以“四個全面”謀劃戰略布局,以“一帶一路”擴展國際合作新空間,以構建新發展格局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中華民族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實事求是,永葆創新活力

延安革命紀念館(5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延安革命紀念館裡,四塊二尺見方的石板經歷70多年的歲月風霜已顯露滄桑,然而石板上遒勁有力的大字——“實事求是”,始終閃耀著真理的光芒。

這石刻來源於延安中央黨校大禮堂門楣,那是毛澤東同志在1943年親筆所題。

這四個字,蘊藏著百年大黨始終保持理論活力和創造力的關鍵密碼。

延安城東北的橋兒溝革命舊址,一座哥特式建筑風格的天主教堂靜靜矗立。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在這裡召開。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中國的特性”。毛澤東同志在這次會上首次提出這一個關鍵命題。

一種對科學理論運用和創新的自覺自信,全新開篇。

中國特色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引領飽經滄桑的中華民族推翻“三座大山”,第一次真正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前加上“中國特色”的定語,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低潮中寫下令人矚目的“中國模式”,在人類現代化進程中創造了傲人的“中國奇跡”……

“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后能干,每戶保証完成每戶的全年上交和公糧,不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

2月3日,在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8位“大包干”帶頭人在大包干紀念館前展示自家領取的集體經濟收益股權分紅。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1978年,安徽小崗村一間破舊茅草屋內,18名農民出於“填飽肚子”的朴素想法,冒險在“生死契約”上按下紅手印。

一紙“契約”的力量能有多大?小崗村村民猶記得,“大包干”第二年,小崗生產隊糧食總產量相當於1955年到1970年產量總和。

從“大包干”到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從“三來一補”到發展鄉鎮企業……我們黨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尊重基層、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適時將一個個“點”上的突破與改革經驗總結、提煉、升華,再用以指導全國的實踐。

1935年1月,在遵義紅花崗區子尹路96號一間僅27平方米、用油燈照明的小屋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者開始獨立自主制定和實施符合中國革命特點的戰略策略,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游客在遵義會議會址參觀(4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群龍得首自騰翔,路線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糾正,天空無限任飛揚。”朱德的一首詩作,道出了遵義會議后的嶄新氣象。

10年后,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中國共產黨首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裡召開了全國代表大會,這次會議把毛澤東思想寫入了黨章。

當年的會場,兩側牆上懸挂著6處標語,每一處都寫著“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並綴有一個象征勝利的字母“V”。

拼版照片:上圖為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場(資料照片,新華社發)﹔下圖為2021年3月31日拍攝的位於延安市楊家嶺革命舊址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場(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新華社發

從遵義會議到黨的七大,兩次會議都揭示了一個顛扑不破的道理: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隻有時刻保持自我革新的品格、勇於修正錯誤的勇氣,才能迎來最終勝利。

“中國共產黨在歷史上經歷了無數重要的關口,但在每一次的突破中,中國共產黨都能調整自己的政策或策略,以此確保革命、改革和發展的可持續性。”黎巴嫩共產黨總書記漢納·加裡卜表示。

思想指引,凝聚復興動力

2017年10月24日,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

“通過!”出席黨的十九大的2300多名代表和特邀代表庄嚴舉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中國共產黨實現了又一次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

4個多月后,人民大會堂再一次見証庄嚴時刻。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如潮的掌聲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憲法。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新時代中國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催生著最為宏大而獨特的理論和實踐創新。

“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既融合統一,又相輔相成,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時代課題,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科學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說。

歷史的進程從哪裡開始,思想的進程也從哪裡開始。

2020年,新中國史上、世界史上,一個重要的“分水嶺”。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世界經濟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中國經濟遭遇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2020年3月29日,浙江寧波,春寒料峭。

習近平總書記冒雨來到舟山港穿山港區碼頭,深入機器轟鳴的企業車間,就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調研。

從浙江考察返京不久,4月10日,北京中南海,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召開。

習近平總書記以《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為題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一個重要論斷——“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歷史的關鍵時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開局“十四五”、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戰略指引。

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也同時跟進一步。

2020年11月,初冬的甘肅,寒意漸濃。

定西市臨洮縣龍門鎮大寨子村黨群服務中心內,依然洋溢著溫暖。鄉親們圍坐在這裡,饒有興致地聽從北京來的“老師”講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群眾感慨道:“這樣的宣講把大道理講成大白話,未來5年、15年,我們國家怎麼發展、老百姓生活會有什麼變化,我們一聽就明白了。”

今年6月,建黨百年之際,又一個理論通俗讀本《新征程面對面》在全國各地書店上架,對干部群眾普遍關心的怎麼看新發展階段、新征程如何開啟等14個重大問題,作出了深入淺出的解讀。

“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新的長征路上,面對更加復雜的國內外形勢、面對更加艱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是全黨堅定初心使命的力量之源,始終是指引我們攻堅克難、奮勇前進的科學武器。

思想的力量穿越時空,真理的光芒照亮前路。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廣大干部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定能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記者朱基釵、王子銘、高蕾、徐壯)

(責編:吳兆飛、閆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