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從筑牢信仰之基到推進工作落實 從傳承紅色基因到助力首都發展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黨史學習教育這樣學這樣做

2021年06月24日09:08 |
小字號

6月3日,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黨員師生走進國家博物館,通過參觀學習黨史,提高認識。“從錢學森的入黨申請書裡,我看到了自己和老一輩科學家的差距。獻身祖國、為人民服務不是說說就行的,我們還要繼續努力,將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懈奮斗!”該校一名學生黨員在參加完這次黨史學習教育后如是說。這只是學校自3月起展開黨史學習教育的一個縮影。學校通過這段時間黨史學習教育的實踐與探索,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學校發展定位相結合,同時融入學校特色,讓黨史學習教育成為學校立德樹人和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強化理論學習 筑牢信仰之基

加強理論學習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正確導向。學校黨委書記劉穎在學校黨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上一再強調,“黨史學習教育既是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學校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全體領導干部要緊密結合實際,開展好本單位本部門黨史學習教育,確保組織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學習到位。”

如何能讓理論學習在保持嚴肅性的同時,更好地入腦入心?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黨委通過“關鍵少數”領學,發揮頭雁效應,領導干部帶頭,以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開展理論學習。學校抓好組織實施,以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為重點,面向全體黨員,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教職工理論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史學習教育讀書班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的學習培訓。

不僅如此,學校還通過舉辦基層黨支部書記培訓班、開設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網站及官微黨史學習專欄,設立“黨史學習教育專題書架”,舉辦致遠大講堂黨史系列講座、黨史學習知識競賽等扎實強化理論學習成果。

為了引領廣大師生堅定理想信念,學校通過開展“青春心向黨,永遠跟黨走——唱支山歌給黨聽”五四歌會、“以青春之筆繪就中國力量”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師生走進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史館,以及在學校廣播台推出“紅色家書”、系列紅色廣播劇、舞台劇、紅色配音等“走、講、唱、畫、演”等豐富的學習形式讓廣大師生全情投入,讓理論學習更加生動鮮活,讓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氛圍在校園蔚然成風。

賡續紅色基因 彰顯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特色

如果為做而做,為學而學,隻能將黨史學習教育流於形式,停在表面。學校充分用好校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作為一所誕生於1978年的工科院校,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的命運是紅色的,學校的成長正是一部與中國改革開放緊密相連的歷史,學校的發展是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下的高校強化人才培養、開展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的縮影。學校注重挖掘校史中的紅色故事融入黨史學習教育,培育濃厚的新時代工程師文化,邀請北京榜樣、北京市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等走進學校與青年學生面對面,組織青年師生走進離退休教師,找尋校史中的紅色基因。

學校打造新時代首善之區工程師搖籃,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培育工程師文化相結合,做到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全力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組織干部師生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講話精神,參觀“眾心向黨 自立自強——黨領導下的科學家”主題展覽,聆聽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學救國,科技報國、興國、強國偉大事業的感人故事,激發師生報國情懷,自覺踐行、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學校信息工程學院黨委聯合大興區科學技術協會黨支部、大興三小、採育三小黨支部在中國科學技術館開展“學黨史悟思想 愛黨愛國自立自強開啟新征程新國門新青年 科技志願服務助力科創新高地”主題黨日活動。活動以實景教學、集體學習的方式,促進全體黨員學黨史、悟思想,從建黨百年來中國取得的輝煌科技成就和其背后所孕育的科學家精神中汲取科技報國、爭做先鋒的強大動力。

把實事辦好 推進工作有效落實

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營養,進而轉化為全體師生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生動實踐,是黨史學習教育的明確目的。抓重點,抓堵點,抓痛點,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將黨史學習教育與解決師生關切的急難愁盼問題相結合,領導帶頭扎到基層,逐個解決問題,同步推進各項重點任務。

加快管理工作改革創新,切實減輕基層負擔。通過理順學校議事、決策、執行體制機制,梳理議事協調機構150個,保留66個、新建6個、合並25個、撤銷54個,裁撤率達到52%。主樓和綜合服務樓新增自助報賬投遞機,開通財務報賬進度企業微信推送服務,讓師生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加強智慧校園建設。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提升人才培養高質量。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更好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學校全力培養“思想純良有品質、科學素養有內涵、技藝精湛有特色、攻堅進取有膽識”的新時代北石化人,書記、校長走進馬克思主義學院,參加集體備課,組織召開思想政治課現場辦公會,指導建立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密雲水庫文化展覽展示中心思政課實踐基地。出台了《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實施細則》,啟動第三批課程思政示范課建設,深化課程思政建設。強化“北京發展、首善有我”的意識,建立共建共享共促共贏機制,促進校內校外聯動,通過開展學院聯行業、學科聯產業、專業聯企業、教師聯生產、干部聯政府的“五聯”行動,深化“政產學研用”合作,切實提升服務北京的貢獻度,推動人才培養走向高端產業和北京產業鏈的高端。另據了解,學校決定自2021—2022學年秋季學期開始,調整多年來延續的上課時間,以便於師生合理安排課間休息、交流、開展第二課堂以及課外體育鍛煉時間。

保障師生需求解決實際困難,不斷提升師生獲得感。開展“學習黨史辦實事 全員育人促就業”主題實踐活動,確保2021屆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在2021屆本科畢業生就業工作中,學校始終重點關注困難生群體,精准輔導認知,精准分析需求,精准匹配崗位。尤其把精准幫扶殘疾人大學生作為重中之重,反復推薦應聘,反復溝通推介,以鍥而不舍的精神努力克服困難,目前畢業生中困難生群體就業率已高於非困難生。改善師生學習工作生活設施,年久失修的學校主樓啟動了徹底修繕,建成啟用新食堂、新浴室,安裝自助咖啡售賣機,讓師生在校園生活更加舒適便利﹔綜合服務大樓投入使用,科學、人性化的設計讓師生有了更好的體驗。

錨定首都發展目標 助推首都高質量發展

服務社會是高校的職能之一。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對標“十四五”規劃綱要要求以及圍繞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將自身的高質量發展融入首都發展,將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的營養轉化為了助推首都發展的澎湃動力。

學黨史開新局。圍繞學校“十四五”規劃的制定,學校廣泛動員、研究、討論、聽取各方意見,形成了全力打造“新時代首善之區工程師搖籃”的奮斗目標。確定了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統籌校內外辦學資源為著力點,重點布局材料與化工、智能制造、城市安全運行與管理等學科專業領域,積極培育生物醫藥、節能環保與電子信息等學科專業領域的發展思路,面向北京“四個中心”建設的專業布局進一步優化。

學黨史促發展。學校推動形成了“有為才能有位”,“北京發展、首善有我”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根據學校發展思路和定位,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開展機構改革以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出台了《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科研獎勵辦法(2021版)》等一系列文件,落地實施2021年度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配套項目,助力教師進行科研探索、提升創新能力,為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和高精尖產業發展做出貢獻。

截至目前,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自主設計研制特種機器人已經運用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市政管道焊接機器人在北京自來水集團石景山區供水管網一期工程建設中獲得應用,順利完成焊接施工任務。發揮安全工程學科優勢,深度服務首都安全生產和城市安全運行需求。針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及冬殘奧會中運動性損傷康復需求,研制了一種多姿態多場景全身運動康復機器人系統並已應用於臨床康復治療。同時,學校與密雲區文旅局在紅色教育基地、實習實訓實踐基地、文旅人才培訓基地、決策咨詢智庫建設等方面也已達成戰略合作意向,為探索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合作模式提供了新的范式。

另據了解,學校成立的北京市屬高校第一所以氫能研究為核心的研究中心,已與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進行合作對接,將有效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不僅如此,學校還與北京京儀自動化裝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大興區應急管理局、山東濱州京博研究院等企事業單位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以共建合作基地的方式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黨委書記劉穎表示,學校將圍繞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凝聚全校思想共識,落實新發展理念,精准對標首都發展政策與需求,精心謀劃學校高質量發展,以深學促實干,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高標准高質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各項任務,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顧昕昕)

來源:北京日報

(責編:關思聰、閆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