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打贏了一場“世界戰爭史上少有的遭遇戰”

趙洪利 王紅軍
2021年06月28日08:14 | 來源:學習時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打贏了一場“世界戰爭史上少有的遭遇戰”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是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局極端嚴重的情況下,倉促入朝與敵交戰的一場“遭遇與反突擊戰役”。在中央軍委、毛澤東和彭德懷正確的戰略指導、靈活的戰役指揮下,全體指戰員發揮了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打贏了一場“世界戰爭史上少有的遭遇戰”,經連續十三晝夜的奮戰,給南朝鮮軍第6師以殲滅性打擊,重創其第1、第8師,尤其是重創了美軍的陸軍王牌精銳騎兵第1師,共殲敵15000余人,將敵人從鴨綠江邊一直打退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其感恩節前佔領全朝鮮的企圖,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

  成功隱蔽入朝,達成了戰略、戰役上的突然性

  志願軍入朝前,彭德懷就命鄧華、洪學智通知入朝各軍做好打遭遇戰的准備,要求部隊以戰斗姿態開進,隨時准備在運動中殲滅敵人。彭德懷規定,軍、師的電台不許開機,封鎖消息,嚴密偽裝,夜行晝宿,隱蔽地向指定作戰地區開進,后來的戰況証明,在敵我對進且敵人佔有完全制空權的情況下,這一系列保密隱蔽措施,成功隱蔽了我軍的行動和企圖,達成了戰略上的突然性和戰役發起的突然性,為取得第一次戰役的勝利打下了良好基礎。

  戰略戰術靈活機動,隨時根據敵情戰情變化而調整

  毛澤東、彭德懷及我軍高級指揮員密切注視戰局的發展,根據敵情、戰場情況的變化,一次改變作戰指導思想,三次改變作戰計劃,提出新的作戰方針,根據敵人不同時期、不同地點、不同條件,應變運用各種不同的戰略戰術,及時研判,捕捉戰機,從被動中爭取主動,最終取得了首戰的勝利。

  入朝后,我軍發現敵軍推進速度很快,已無法到達預定位置組織原定的防御作戰,但敵軍尚未發現我軍主力入朝,仍在分兵冒進。10月21日是,毛澤東指出:“此次是殲滅偽軍三幾個師爭取出國第一個勝仗,開始轉變朝鮮戰局的極好機會”。10月25日晚,彭德懷向毛澤東報告決心:以軍和師分途殲敵之一個團和兩個團。毛澤東當即復電,對彭德懷的作戰方針表示贊同:先殲滅敵人幾個團,逐步擴大,殲滅更多敵人,穩定人心,使我軍站穩腳跟,這個方針是正確的。志願軍及時改變原定防御為主的作戰指導思想為從運動中殲敵的指導思想。

  10月25日,彭德懷在大榆洞指揮所宣布志願軍司令部成立並召開第一次作戰會議,同鄧華、韓先楚等一起決心抓住敵軍分兵冒進以及東西兩軍協同困難的弱點,制定了新的作戰計劃,決定以一部分兵力東線狙擊,集中主力於西線,誘敵深入,從運動戰中各個殲滅敵人,先打南朝鮮軍后打美軍。我第118師第354團在353團配合下,在兩水洞地區附近,全殲南朝鮮軍第6師第2團第3營和1個炮兵中隊共484人,這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的首場遭遇戰和殲滅戰,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交戰之后,彭德懷發現,按照原戰略整建制消滅敵軍幾個師非常困難,志願軍攻擊火力較弱,即使實現對敵軍1個師或幾個師的戰役包圍,包圍后也難以實現全殲。他命令各軍,改變原來准備大規模圍殲敵軍的計劃,應抓住當前戰機,對分散冒進的敵軍予以分頭殲滅。我指戰員靈活採取分途殲敵、逐步擴大戰果之戰法,掌握了戰役的主動權。

  10月28日,第40軍在溫井以東將南朝鮮軍第6師、第8師各兩個營大部殲滅。29日晚,第40軍第118師在古場地區將南朝鮮軍第6師第7團大部殲滅,第39軍已完成對雲山地區的南朝鮮軍第1師三面包圍。至此,西線我軍主力已按照計劃進至塔洞、雲山以北、溫井、熙川一線,完成了戰役展開,並在展開中殲滅南朝鮮軍第6師大部和第8師兩個營,佔領熙川,包圍了雲山的南朝鮮軍第1師。

  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力克現代化裝備強敵

  此役,基本還處於“小米加步槍”階段的志願軍,面對海陸空軍技術裝備全面佔優的“聯合國軍”,面對從未交戰過、號稱世界第一的美軍和異國陌生的作戰環境,繼續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原則,揚長避短、趨利避害,注重在運動戰中加強戰術的穿插迂回、斷敵退路和利用夜晚對敵完成分割包圍,最終戰勝了現代化技術裝備的強敵。

  美軍的長處是擁有現代化的技術裝備,坦克和步兵協同戰斗沖擊力較強,火炮威力大,步兵火力裝備尤其是遠程火力強,機動快,運輸能力突出,又有制空權和空對地攻擊能力。但其短處也十分明顯,一是過分依賴空軍、炮兵和坦克的支援,缺乏勇敢進攻和死守到底的精神﹔二是隻喜歡晝間行動,不習慣夜戰和近戰﹔三是其機械化程度高、官兵生活保障要求高帶來的后勤補給數量龐大,非常害怕補給線和側后方被切斷。朝鮮北部山多林密,河流多,公路條件差,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敵軍機械化部隊的機動能力和火力優勢,有利於我軍“輕步兵”作戰團隊的穿插迂回和隱蔽防空。

  10月31日,為解救被我第39軍三面包圍的南朝鮮軍第1師,美軍騎兵第1師從平壤來援進至龍山洞、雲山地區。11月1日,第39軍集中了8個步兵團和2個炮兵團、1個高射炮兵團向雲山發起進攻。我軍充分發揮自己輕武器、輕保障、運動快速,隱蔽性強、穿插戰術嫻熟等長處,廣泛實施夜襲、近戰,使敵軍空軍和炮火優勢縮水。至11月5日,我第39軍以劣勢裝備殲滅了美國最精銳的陸軍騎兵第1師第8團大部和南朝鮮軍第1師第12團一部,擊潰美軍騎兵第5團和南朝鮮軍第15團,對提高我軍士氣、摸索與美軍作戰經驗、初步穩定朝鮮戰局起到了重要作用。東線第42軍在黃草嶺、赴戰嶺等地區與敵展開激烈的阻擊戰,有力保障了西線主力的作戰。戰役后期,當第38軍果斷迂回至院裡地區時,敵軍擔心后路被切斷,迅速撤回清川江以南地區。為保持主動,志願軍司令部決定停止進攻,第一次戰役結束。

  這次戰役雖然取得了很大勝利,但沒有能夠殲滅更多敵人。究其原因,一是我軍裝備的落后,限制了機動能力和攻堅效果﹔二是時間倉促,准備不夠充分,地形不熟,語言不通等﹔三是初次與美軍作戰,忌憚其戰力,在戰役部署、戰術動作上略顯保守。

(責編:曹淼、萬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