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認領“微心願” 打造“微書房” 開設“微課堂”

江蘇如皋推動紅色閱讀進村入戶

2021年07月14日09:49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近日,走在如皋的大街上,常常可以看到嶄新的紅色閱讀主題公交從身旁駛過。記者了解到,這批公交車一共12輛,除了有解說員隨車進行黨史知識宣講和互動外,車廂裡還張貼了黨史知識小貼士,方便市民在乘車途中學習黨史知識、接受紅色教育,受到了市民歡迎。

把黨史課“搬”進車廂,是如皋推動紅色主題閱讀的一項新舉措。今年以來,如皋創設“三微”載體,推動紅色主題閱讀進村入戶。

認領“微心願”,力行辦實事

“1943年7月1日晚上,如皋抗日軍民團結一心,將日偽苦心經營3個月長達150多公裡的竹籬笆封鎖線燒為灰燼……”6月28日下午,在如皋市如城街道紅星社區,58歲的老黨員李世民坐在農家書屋內,繪聲繪色地給圍坐一圈的孩子們講述“火燒竹籬笆”的故事。

7歲的陳炎小妮聽得特別入迷,因為這個活動就是為她而來的。前不久,陳炎小妮在農家書屋內的“心願卡”上寫下“想聽一段紅色故事、想擁有一個專屬於我們少年兒童的紅色讀書角”的“微心願”。作為共建單位的如皋市城管局看到后,很快便認領下來。“為滿足小妮的‘微心願’,我們邀請老黨員帶來了紅色故事,又購置了5套紅色書籍充實兒童閱讀區的‘紅色書角’。”志願者胡碧草介紹說。

今年3月5日學雷鋒日前夕,如皋市啟動“1000+”志願“微心願”接力活動,在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設置征集點,並及時通過報、網、屏、端對外發布,邀請社會各界認領。

3月3日,如皋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鳴昊帶頭認領了如城街道錦繡苑小區一名失聰兒童的“微心願”,為他送上一套課外書籍和彩色畫筆。3月20日,如皋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峰認領了“上一堂黨課”的“微心願”,在如城街道花園社區農家書屋為30余名黨員上了題為“紅色沃土上播下的火種”的黨史宣講課。社會公益閱讀組織、農家書屋共建單位、閱讀志願者等紛紛伸出援手,截至目前,如皋已認領完成近60條與閱讀活動相關的“微心願”,成為黨史學習教育中積極為群眾辦實事的生動實踐。

打造“微書房”,“紅書”全覆蓋

5月22日,在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平園池村千畝荷塘旁,紫藤花架讀書角內書聲琅琅。10余名黨員群眾在村黨總支副書記邵國林的帶領下,集中學習《百年大黨正年輕》中的部分片段。

在如城街道一站式服務大廳,新開辟的“紅色豐碑”讀書角受到辦事群眾的青睞。讀書角按“理論學習”“紅色漂流”“若有所思”分為三大板塊,共擺放紅色書籍100多本。等候區的辦事群眾可自行取閱,也可留下自己的所學所感。市民陳建林前來辦理社保業務時,忍不住駐足翻看起來,“我一周基本要來辦兩次業務,等候的時候還能免費看書,真不錯!”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如皋進一步擴張“東皋書房”五級體系,將新建“100個東皋書角”作為書香城市建設年度重點工作,既囊括各級各類一站式大廳、銀行網點等便民服務區,又涵蓋商超醫院、景區賓館等人流密集地。鎮(區、街道)、市級機關部門、社會力量聞令而動、積極參與,群眾讀書場所的“毛細血管”更密更細了。

開設“微課堂”,宣講接地氣

“1929年至1933年,正是風雨如晦的殘酷歲月,如皋縣8位縣委書記前赴后繼,懷揣著崇高的革命理想,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組建紅軍武裝,成立蘇維埃政權……”4月24日,在如城街道仙鶴社區鄰裡中心的農家書屋,“百姓名嘴”陳峰深情講述了革命年代如皋8位縣委書記“血沃春泥”的故事。作為一名草根宣講員,年近八旬的他奔波在基層一線,農家書屋成為他最常用的宣講場地,“環境好、氛圍好,鄉裡鄉親們坐得住,我講得也得勁兒。”陳峰說。

依托347個農家書屋,如皋通過“請進走出”的方式,進一步充實黨史學習教育情境課堂。一方面,將“百姓名嘴”、理論宣講隊、巡展巡演等豐富資源“請”進來,開展“春風少年學黨史”“星火學堂”“黨史誦讀百人接力”、紅色電影展播等多樣化、接地氣的活動,引導廣大黨員群眾追尋紅色記憶、感悟紅色精神。另一方面,用好用足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建軍紀念館、紀念碑,鄂埭中共如皋獨立支部成立遺址等61處紅色遺存和各級各類村史館、歷史文化展示館,開設農家書屋戶外課堂,帶領青少年、村民走出去,看一看、聽一聽身邊的鮮活教材,進一步激勵群眾賡續紅色基因、傳承革命精神。(本報記者 陳明 丁宏波 通訊員 馬潔 羅晶晶)

(責編:宋美琪、閆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