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政法系統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

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四川省政法系統立足政法職能,多措並舉、以“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為著眼點,深入開展“四川政法為民十大行動”,全面提升政法機關服務群眾的工作能力,積極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努力提高人民群眾對政法工作的滿意度,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日,記者走進樂山、宜賓、自貢等地,實地探訪“我為群眾辦實事”具體工作舉措和開展情況。
涉旅糾紛齊化解
司法服務“不打烊”
“阿姨,左邊就是黃灣法官工作站,不用去法院也能幫您解決問題!”“大叔,上山后遇到問題也簡單,您可以在雲上金頂法官聯絡點咨詢。”6月7日,記者來到峨眉山黃灣景區服務中心,峨眉山市人民法院普法小分隊正在這裡開展普法宣傳。
記者了解到,為方便游客,維護和保障游客合法權益,峨眉山景區不僅成立了旅游環保法庭,還建立了雲上金頂法官工作站、法官聯絡點、矛盾糾紛調解室,打造集立案、開庭、調解、送達、普法宣傳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雲上金頂”車載旅游巡回法庭,及時解答游客遇到的各類法律問題、化解矛盾糾紛。
“峨眉山景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每年來這裡的游客數以萬計,游客被猴子抓傷、坐滑竿摔傷等涉旅糾紛時有發生。”峨眉山市人民法院旅游環保法庭庭長王璐說,不久前,剛處理了一起涉旅糾紛。
5月23日,北京旅客劉某通過旅行團到峨眉山旅游,當晚入住峨眉山市某酒店,其后在酒店房間內不慎摔倒導致頭部受傷,當即被送往峨眉山市中醫院治療至27日出院。
由於住院治療耽誤了劉某夫妻二人5月25日旅行團的飛機行程,因此劉某就酒店是否可以承擔額外補償(后兩天未能旅行的補償)以及旅行社該不該承擔返程機票與酒店、旅行社進行協商,酒店方認為治療期間劉某的醫藥費已由酒店負擔,旅行社則認為自身無違約行為,不再另行安排返程機票,三方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劉某撥打了文旅局的投訴電話。
按照峨眉山市旅游糾紛訴非銜接機制,文旅局邀請了峨眉山旅游環保法庭的法官共同參與調處。
5月27日晚,峨眉山旅游環保法庭的法官接到邀請后,迅速趕至調解現場,在全面了解案件的情況下,與文旅局、商務局三方共同開展調解。經過近三個小時的溝通,游客劉某最終與酒店、旅行社達成調解協議,酒店補償劉某2000元,旅行社負責劉某二人返程機票。至此,這起涉旅糾紛得到了高效化解,臨走前,劉某二人一直對法官的耐心調解表示感謝。
截至2021年5月,峨眉山旅游環保法庭共受理訴訟案件336件,調解268件。“雲上金頂”法官工作站受理各類糾紛274件,其中接受咨詢203件,訴前調解56件,進入訴訟15件。
推出便民新舉措
群眾辦事有“特權”
“我院的‘一站式訴訟服務系統’,為來訪群眾提供從訴訟狀填寫及生成、自助立案、法律法規查詢、繳費、訴訟材料轉交、查詢案件進度信息等一站式線上自助訴訟服務,讓當事人感受到‘指尖訴訟’的便利。”6月9日,在宜賓市敘州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大廳,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該院最新引入的“一站式訴訟服務系統”。
在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中,敘州區法院以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為抓手,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務舉措,讓群眾辦事有“特權”。
“你們中午不休息,我就不用等了,這樣我的事情辦完了還趕得上回家的客車,這種‘特權’很難得!”在敘州區法院訴訟服務大廳門口,商州鎮的王某高興地說。
敘州區法院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推出訴訟服務大廳“午間不打烊”,解決偏遠群眾早出晚歸辦不完事的困境。目前,訴訟服務大廳利用中午休息時間輪流為群眾辦理業務62件次,現場答疑118人次,有效解決群眾長途奔波時間空轉的問題。
“感謝法官為我的案子專門到家裡一趟,我都沒想到法官能親自上門辦案。”陳某對蕨溪法庭法官連聲道謝。針對有特殊困難當事人不能到庭的情況,敘州區法院採取巡回審判、壩壩法庭、到家調解、異地開庭的方式為當事人提供便利8次,切實保障了當事人訴訟權利。
為提升群眾滿意度、奏響司法為民進行曲,宜賓市筠連縣司法局開展“法律服務民生”行動,縣公共法律服務團為宜彝高速土地征收等糾紛化解提供法律服務17次,受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65件﹔開展“矛盾調解和諧”行動,整合全縣調解能手75人,調解矛盾糾紛793件,成功率達99%﹔開展普法宣傳惠民行動,舉辦“百場民法典巡回宣講活動”24場,受益群眾達4000余人次。
開展“萬警進萬家”
熊婆婆終於了心願
“我太想找到60年前幫助過我的同學,所以我才寫信給黃市長,請他幫助我找。”6月10日,記者來到自貢市熊婆婆的家裡,剛進門她就握住了記者的手,講了剛才這番話。
記者口中的熊婆婆,今年已經81歲了,是自貢市高新開發區丹桂社區居民。兒時家境貧窮,在好心的老師和同學幫助下才得以完成學業。進入晚年以后,老人想方設法多方尋找當年的同學和恩人。
“后來我找到一個在湖南的,又找到了自貢的兩位同學。但一名叫黃榮芳的同學盡管近在自貢,卻一直沒能找到。”熊婆婆說。
多方尋找無果后,對同學和恩人的強烈思念,促使熊婆婆給自貢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黃金盛寫了一封信,希望能夠通過公安機關找到自己分別60年的同學。
5月10日,黃金盛看到熊婆婆來信,迅速作出批示,交辦到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政委何浪飛手裡。
何浪飛說,接到領導交辦的任務后,治安支隊立即前往熊婆婆家中走訪,核實情況並了解相關線索。根據她提供的線索,結合實地調查、細節核實等工作,在全市多名叫“黃榮芳”的居民中,篩選出最接近熊婆婆提供的線索條件的人,並上門走訪核實。最終確定居住在貢井區鹽馬路的黃榮芳老人,就是熊婆婆要尋找的同學。
“我讀初中時,家境貧寒,一邊上學一邊打小工,一天隻能吃上一頓飯。后來就是我尋找的這四個同學幫助了我,去他們每個人家裡吃住半年,才得以初中畢業,我想找到他們,報答他們。”熊婆婆說。
記者了解到,熊婆婆初中畢業后還讀了中專,后來在自貢某印刷廠工作,她所在的車間業績多年排名全廠第一,因為優異的表現曾獲評“優秀共產黨員”。
“我感謝我的同學,無私的幫助了我,有生之年一定要盡力報答。我感謝黨給了我這麼好的生活,感謝民警對我的幫助。”熊婆婆這番感激之言,感動了在場所有的人。
據悉,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自貢市公安局深入開展了“萬警進萬家 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好群眾路線,順應群眾期盼,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疏導各類矛盾糾紛,持續推進社會治理,夯實公安工作根基。(記者 馬利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