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一大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專論)

王一鳴
2021年07月20日08: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志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新的一大步。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的一份優異答卷,書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嶄新篇章。我們要用知重負重、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走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庄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志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新的一大步。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的一份優異答卷,書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嶄新篇章,為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中國共產黨向人民交出的一份優異答卷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記錄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不懈奮斗的歷程,留下了中國共產黨人創造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艱辛探索的足跡。

  新中國成立前,黨的七大在勾畫黨在全國勝利后的建設藍圖時,就提出了“使中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的宏偉目標。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致力於把落后的農業大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國家,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道路,提出“四個現代化”奮斗目標,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改革開放后小康社會建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和物質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在深刻總結歷史經驗和科學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基礎上,我們黨確立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前進方向,創造性地用“小康”這一充分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概念來詮釋中國式現代化,提出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並把到20世紀末“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作為“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這個目標已在20世紀末如期實現。黨的十五大對第三步目標作出新的戰略部署,提出21世紀第一個十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的目標,並提出建黨一百年時和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六大進一步提出,要在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和廣大人民群眾新期待,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賦予全面小康更高的標准、更豐富的內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是城鄉區域共同發展的小康,是發展更平衡、更協調、更可持續的小康,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全面進步的小康。為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並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置於引領地位,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作為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戰略舉措。黨的十九大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期,黨中央提出要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把脫貧攻堅作為重中之重,採取許多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2020年末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在中華大地已變為現實,我們黨兌現了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庄嚴承諾。從小康概念的提出到總體小康的實現,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體現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一座光輝裡程碑,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出的關鍵一步,極大鼓舞著全黨全國人民滿懷信心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書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篇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國現代化建設歷史進程的一個階段,也是一個承前啟后的關鍵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際環境深刻復雜變化,面對國內發展階段性轉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躍上新的大台階,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於世界東方。

  經濟實力大幅躍升。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1.6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4.7萬億美元,佔世界經濟比重達到17%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制造業增加值佔全球份額接近30%,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穩居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連續多年達到30%左右,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基礎設施實現跨越式發展,2020年底,高速鐵路運營裡程達到3.8萬公裡、高速公路達到16.1萬公裡、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2億千瓦,均位居世界第一,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支撐。

  科技整體水平大幅提升。2020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穩居世界第二,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4%,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平。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級計算、量子通信等前沿領域取得一大批標志性成果:“嫦娥五號”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成功問世,“海斗一號”完成萬米海試,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面開通,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我國在2020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居第十四位,是前30名國家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

  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居民收入增長保持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2萬元。形成世界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人數超過4億人。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多樣化、個性化、服務化消費比重明顯提升,2020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降至30.2%。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義務教育普及程度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水平,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網。

  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成效明顯,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7%,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提高到83.4%,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均提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能源消費結構明顯改善,2020年煤炭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下降到56.8%,清潔能源佔比提升至24.3%,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繼續下降。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明顯前所未有,人民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

  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市場配置資源功能持續增強。“放管服”改革成效明顯,營商環境全球排名由2017年的第七十八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三十一位。對外開放水平提高,2020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32.2萬億元,佔全球貨物貿易份額上升至12%以上,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在全球跨國直接投資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逆勢增長,達到1443.7億美元,成為全球新增外商直接投資的第一大目的地。

  如今,中華大地展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中國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世界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的人口數量翻了近一番,正在並將繼續深刻改變世界發展格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堅定了全黨全國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和信心。

  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

  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發展階段。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我們要用知重負重、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走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

  新發展階段是我們黨帶領人民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歷史性跨越的新階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我們必須准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敢於斗爭、善於斗爭,逢山開道、遇水架橋,勇於戰勝一切風險挑戰。

  新發展階段的發展,是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必須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實現“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目標,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推動新發展階段的發展,要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應對新發展階段機遇和挑戰的戰略選擇。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關鍵在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要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提高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建設強大國內市場,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培育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牢牢把握發展的戰略主動。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已經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已經開啟。新的征程上,我們要牢記初心使命,以史為鑒、開創未來,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朝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

  (作者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20日 09 版)

(責編:宋美琪、閆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