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紅色精神証大道 藝海揚帆啟征程

2021年07月20日08:42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頌百年征程,為時代放歌。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省圍繞這一重要節點,聚焦為黨史學習教育和“四史”宣傳教育提供鮮活教材,從豐厚的河北紅色革命文化資源中汲取營養,謀劃創作和展演展映了一批優秀文藝作品。這些作品主題鮮明、類型豐富、亮點紛呈,極大滿足了群眾需求,凝聚起大道奮進的精神力量。

  其道大光——舞台上,描繪出雄姿英發、旌旗飄揚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6月30日晚,河北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文藝演出——大型河北梆子情景劇《黨的女兒》在石家庄人民會堂上演,紅色舞台上,當楊開慧在牢房內昂首道出這句台詞,台下觀眾不禁熱淚盈眶,掌聲經久不息。

  以戲曲藝術謳歌時代,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薪火相傳。舞台上,楊開慧、趙一曼、戎冠秀、呂玉蘭……這些杰出女性神色坦蕩,邁著從容自信的腳步,從歷史深處走來。在不同歷史時期,面對艱難困苦和生死考驗,她們,在開天辟地中挺身而出,在改天換地中堅守信仰,在翻天覆地中努力奮斗,在驚天動地中貢獻才智……

  《黨的女兒》是我省為慶祝建黨百年重點打造的一部文藝精品。“河北梆子有獨特的表達方式,通過大膽突破,在保留傳統經典唱腔基礎上,融入戲曲、舞蹈、雜技等多種藝術元素,是一種傳承紅色基因道路上的藝術創新。”第13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彭蕙蘅回首創作過程時表示。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好的舞台藝術,總能帶來奮進的動力。

  “要問青鬆嶺哪裡去,新時代的大道奔前方……”7月13日至14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北演藝集團、承德話劇團演藝有限公司組織創排的話劇《青鬆嶺的好日子》在北京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台藝術作品展演。“這部作品深刻地表達出,我們走過的路不管多麼曲折,有一個方向從來不變,那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斷嘗試、探索、創新,都是為了人民過上好日子。”著名劇作家歐陽逸冰充滿激情地說。

  一個個曲調悠揚的動人唱段、一組組可親可敬的人物形象、一幕幕波瀾壯闊的震撼場景……近段時間以來,民族歌劇《雁翎隊》、大型民族管弦樂《團結就是力量》、評劇《台城星火》、河北梆子《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我省精心組織創排的優秀劇目,以不同形式輪番上演,線上線下全民共享,為慶祝黨的百年華誕營造了濃厚氛圍。

  舞台頌英雄,盛世啟華章。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梁扉表示,這些作品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發展歷程,揭示了黨的初心使命的深刻內涵,弘揚了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對於教育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歌嘹亮——旋律中,傳唱出輝煌歲月、使命擔當

  “一百年前你站在這裡,長夜裡擎起希望的火炬……”“五四”青年節以來,一首我省發起、傳唱全國的歌曲《歲月征程》,以激人奮進的旋律,呈現出一幅生動奮進的百年黨史畫卷。

  中華崛起、使命責任、偉大征程……“以歌敘史,歌聲如畫,將百年黨史濃縮在235個字的歌詞中,既講述了革命先驅對祖國的熱愛,又講述了風華正茂的青年一代對信仰的傳承和接力。”《歲月征程》詞曲作者孫涌智說,希望歌曲能讓青年在學黨史中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斗。

  以歌曲《歲月征程》為內容載體,以高校學生為參與主體,以網絡新媒體為宣推平台,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等策劃開展了“歲月征程——慶祝建黨百年黨史學習教育和‘四史’宣傳教育歌曲創作傳唱活動”,精心制作高品質的MV,受到廣大學子青睞,在省內外高校掀起傳唱熱潮。

  以音樂回望黨史。4分25秒的歌曲MV畫面中,一個個重大而鮮活的黨史節點,一個個青春飛揚的高光時刻,一代代有志青年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奮斗足跡依次閃現。河北師大版、河北傳媒學院版、廈門大學版、井岡山大學版、延安大學版……各地學子對歌曲進行了精彩演繹,展現了青年一代的理想和擔當,飽含對祖國和黨最深沉的愛。

  用歌聲銘記初心。目前,《歲月征程》信息傳播總量突破2.8225億次,抖音話題播放量突破1.23億次,今日頭條話題“歲月征程”“歲月征程MV”等累計閱讀量突破1337.7萬次,“學習強國”學習平台“學黨史唱好歌《歲月征程》大家唱”專題已集納MV歌曲38件,110余家高校在其官方平台發布《歲月征程》MV。在高校傳唱帶動下,社會各界紛紛參與,130多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廣泛傳唱,涌現出中學生版、廣場舞版等一批精品MV。

  “利用互聯網參與互動,點亮‘后浪’之心,激發參與熱情。”不少專家學者表示,和歌曲《歲月征程》相類似,廣播劇《點亮星星之火》等作品也將目光瞄准年輕人,用具有時代特色的傳播形式,使英雄主義與當代青年暖心相遇。這些作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將寶貴的黨史資源從“靜態”轉化為“動態”,有效增強了黨史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其志勵行——影像裡,見証著信仰至上、征程再啟

  “為了你們能走向光明、擁抱光明,我願意去直面黑暗”“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影片《革命者》全國公映。連日來,該片反響熱烈,得到專家和觀眾的一致贊揚。

  這是一曲革命與青春的雄渾交響。影片採用非線性敘事結構,以革命先驅李大釗從入獄到英勇就義為敘事時間點,藝術呈現他傳播馬克思主義和建黨救國的艱辛歷程。片中革命先驅對理想信念的執著堅守以及激情澎湃的熱血青春,不斷震撼著觀眾的心。

  “《革命者》試圖跟當下的年輕人對話,把理想信念傳遞下去。”該片總制片人梁靜表示,李大釗等革命先輩的無私奉獻精神對今天的中國意義重大。李大釗之孫李建生表示,影片通過對李大釗的生動刻畫,使更多人了解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再現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對真理的探索和為理想信念犧牲的精神。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信仰鑄就凡人壯舉。

  一座小島,兩個人,四座航標燈……交織成“人民楷模”王繼才夫婦32年堅守開山島的故事。由河北省委宣傳部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江蘇省委宣傳部、福建省委宣傳部共同指導拍攝的電影《守島人》6月18日全國公映以來,主人公“一輩子,一件事”的愛國奉獻精神感動了無數人。

  守島就是守國。近年來,影片導演陳力秉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的創作理念,拍攝了《海棠依舊》《血戰湘江》《古田軍號》等多部紅色影視精品。“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島。對王繼才夫婦而言,島是家更是國,對我們來說,島就是責任、擔當、初心。”陳力說。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電影《人民藝術家》定州開機,“永遠跟黨走”河北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文藝創作美術攝影作品展成功舉辦,“永遠跟黨走”河北省優秀國產電影主題展映已放映200余場,電視劇《最美的青春》《太行山上》及紀錄片《初心李大釗》等在央視展播……“全省文藝工作者不斷挖掘紅色資源,在積極展示我省近年來文藝創作成果的同時,深入探索新模式、新路徑,引導人們追尋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足跡,觸摸信仰力量,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深化共識、激發力量,在新的征程上拼搏奮進,為開創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新局面貢獻更大力量。”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史建偉說。(河北日報記者 龔正龍)

(責編:安一丹、閆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