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江西財大打造黨史學習教育“紅色學習圈”

2021年07月22日08:45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穿越的紅軍戰士遇到21世紀的青年學生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今年4月,原創情景舞台劇《江·山·情》在江西財經大學蛟橋校區大禮堂首演。劇中穿插了三灣改編等重要歷史事件,20歲的“我們”與20歲的“他們”跨越時空,展開青春對話。

江西財經大學“星火”“燎原”兩個團支部的100名青年學子雲游紅色展館后,實地奔赴井岡山全國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開展紅色走讀活動。在這座沒有圍牆的紅色博物館中,青年學子們在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一個個故事前駐足停留﹔在徒步行軍、編織草鞋、自制紅軍餐等體驗式教學中,追尋革命先烈的足跡。

上山研學,下山入戲。通過紅色尋訪,江財學子自編自導自演,以這部制作精良的紅色舞台劇迎接黨的百年華誕。

輔導員謝爾艾力深有感觸:“情景劇的歷史再現、舞台劇的精彩演繹使黨史學習教育由照本宣科變為身臨其境,在井岡山上,我與同學們一起尋訪歷史遺跡﹔在井岡山下,我與同學們共同演繹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一課。”

今年以來,江西財經大學團委以項目制運作為抓手,先后推出“江·山·情”情景舞台劇、“國旗下的演講”主題團日等多個寓教於樂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圈粉無數。

項目制運作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早在2018年,校團委就在校內探索建立項目化工作體系,並最終在校級層面規劃設立了思想引領、第二課堂、基層團建、志願服務、美育教育、創新實踐6個項目組,吸引二級學院教師團干、學生骨干在項目組的框架內進行一項工作的具體運作。

江西財經大學團委書記夏賢鋒介紹,項目化工作機制建立后,學校部分專項團務工作以項目制的形式通過“揭榜挂帥”分包到基層團組織,強化了校院聯動和資源整合。

據《江西財經大學團委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方案》,校團委給全校團員青年量身定制了13項特色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其中6項就以項目制形式運作。

黨史學習教育期間,江西財大團委繼續發揮項目制運作的組織優勢,構建了以建設6個項目組、培育數十個特色項目、建強數百團支部、培養數千骨干、帶動數萬學生為基本框架和實施路徑的“個十百千萬”項目化工作體系,講活黨史故事,用活紅色資源,創新教育形式。

演講、游學、觀影、讀書會、紅色文創、舞台劇……如何把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的數量提升轉換為質量提高?校團委堅持問題導向,多次召開學生座談會,讓青年學生談參與黨史學習教育的感想、體會。

“學生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主體,才能真正從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座談會上,一位青年代表說。

黨史學習教育直達“組織末梢”

江財青年不僅是學的主體,同時已成為講的主力。國旗下,一場名為“百年百天百名百場”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正在接續開展。該活動的宣講者、組織者就是來自基層團支部的團員代表。

江西財經大學團委將“黨史天天講”融入學校延續了31年的“國旗日日升”思政品牌中,組織100個團支部開展“國旗下的演講”主題團日活動,百名研究生黨史宣講員在國旗下進行百場黨史宣講。

“早上7點,五星紅旗在激昂的國歌中徐徐升起,這是清晨校園最美的圖案,黨史學習,是打開新的一天的最佳方式。”財稅2019級1班團支書方芷楠的體會是,在國旗下進行黨史宣講,有儀式感更有親近感。

在江西財大,班級團支部、社團團支部、學生會團支部、大骨班團支部等基層團支部無疑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發揮著主體作用,這源於校團委“一切工作到支部”“資源配套到支部”的工作理念。今年3月,學校啟動黨史學習教育“百優團支部”申報,立項100個團支部,並配套一系列資源支持舉措。

團支部認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團日,並積極參與校團委黨史學習教育“青年學”“青年說”“青年行”三個模塊的系列活動,就可以申請立項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百優團支部”。

“門檻不高、機會不少的申報條件吸引了眾多團支部主動揭榜報名。”校學生會負責人葉鋮浩說。截至目前,全校已有100個團支部正式立項。

“百優團支部”的創建,讓黨史學習教育直達“組織末梢”。為進一步深化學習成果,江西財大團委還將在立項的 100 個“百優團支部”中擇優遴選30個進一步立項為“青馬工程學生項目”實踐課題並予以經費支持,讓團支部迸發更大活力。

為探索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團課新模式,校團委引入了《黨史足跡:四史學習教育沙盤課程》,於4月13日開展了首場示范授課。該課程模擬黨史足跡的“四史”歷史事件,根據真實的“四史”歷史背景,用情景模擬、沙盤推演等方式開展“四史”學習之旅。

師生們還曾走進上饒橫峰、弋陽兩縣的閩浙贛蘇區遺址群、橫峰革命烈士紀念館、方志敏紀念館等地,通過場館內的復原陳列,親身體悟革命先烈在這些簡陋的土坯房內籌謀規劃經濟建設、布置指揮戰斗的偉大實踐。並在橫峰縣,開辦紅色文創專題培訓班。

錘煉“內腦” 引入“外腦”

江西是中國革命的搖籃、軍旗升旗的地方,這片紅土地孕育了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和長征精神,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依托身邊的紅色資源,江西財經大學團委因地制宜開辟“第二課堂”,組織團員青年在井岡山、弋陽、葛源等校外“課堂”現場講解、實地體悟、情景體驗,累計開展各類沉浸式實踐教學活動20余場。

“一場、兩場,甚至十場、二十場活動成為校園爆款,並不代表黨史學習教育就有足夠大的覆蓋面和持續性,建立工作機制才能確保這項工作常態化開展,讓學生在廣闊的課外空間以及網絡空間有所作為。”指導學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校團委副書記廖春妍對項目制工作體系的思考逐步深入。

為保証研究生百年黨史宣講團宣講質量,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師生編寫了《我心向黨——紅土地上的100個經典黨史故事》,建立“源頭把關、集體備課”的質量保障體系和“自我教育、以講促學”的育人機制,實現了黨史學習教育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

“來到江財,一定要去科瑞文博館打個卡。”這棟修葺一新的四層小樓聚集了校史館、校友館和國內首座稅收票証博物館,如今這裡成了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的“固定教室”。

該校充分發揮館內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陣地作用,簡化借用審批流程,為學生利用場地開展專題輔導、黨史宣講、志願服務等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專題活動提供便利。

項目制運作不代表項目組運作。在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中,江西財大團委錘煉“內腦”,開展“黨史足跡”黨史學習教育情景模擬沙盤課程示范課教學,讓師生團干汲取更多精神力量﹔引入“外腦”,邀請專家學者負責特色項目的立項、結項評審,對項目制工作的開展提出專業建議,穩步推進各個特色項目的實施、管理、考核和驗收。

校團委還通過編制工作標准化手冊,對項目制工作的運行提供具體指導,在黨史學習教育期間,已編訂完成《“國旗下的演講”主題團日指導手冊》等多份工作手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卓瓊 通訊員 付泉)

(責編:宋美琪、閆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