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為戰育人

——國防科技大學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紀事

2021年07月22日08:52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前不久,國防科技大學干部學員聆聽了一堂特別的“黨課”,學校邀請原國防科技大學教授胡守仁,分享了他經歷抗美援朝戰火考驗,立志“一輩子投身於研制屬於我們自己的先進武器裝備”的故事。

“邀請優秀校友作報告,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是我們深化黨史學習教育的創新做法之一。”該校領導介紹,本學期伊始,國防科技大學黨委第一時間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對學校黨史學習教育作出部署,引導教員學員從身邊人學起,從身邊事做起,自覺把學習教育中激發的政治熱情轉化為奮斗強軍、科技強軍的實際行動。

創新

69年前,走下朝鮮戰場的胡守仁離開東北軍區防空司令部,到“哈軍工”籌備處報到。當時的“哈軍工”,隻有簡單的幾間教室,胡守仁和另外幾十個人擠在一個大房間裡,條件十分艱苦。就是在那樣惡劣的條件下,胡守仁鄭重地向當時所在的海軍工程系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入黨以后的幾十年裡,胡守仁一直保持著共產黨員身先士卒的精神。當時國家計算機人才稀缺,他毅然從熟悉的雷達領域轉到了一竅不通的計算機領域,帶領團隊日夜攻關,不斷填補我國計算機領域的空白。

“不論分配到哪裡,我都要傳承胡教授一心為軍隊搞研究的崇高理想,為推進新時代強國強軍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即將從學校畢業的博士生夏雨生聽完胡守仁教授的黨課后說。

今年以來,從依托校園軍事文化環境開展紅色故事會到開展“黨史故事微分享”,從採取“師生混搭”“自主出題”等方式舉辦黨史知識競賽到採用啟發式、研討式、案例式教學將黨史融入思政課程,從踏訪家鄉紅色遺跡到借助移動網絡打造黨史“雲”課堂,從組織“矢志強軍”主題體能比武到舉辦“紅心永向黨”合唱音樂會,國防科技大學校園裡不斷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的熱潮。

“同學們好,我是空天科學學院學員於湘,這裡是我的家鄉遼寧鐵嶺,在我的背后就是銀岡書院,提到這裡就會想到一個光榮而不朽的名字——周恩來。”視頻中,在一方有著青灰色朴素外觀、造型精巧靈秀的古代建筑院落門口,學員於湘正對著鏡頭侃侃而談,向大家介紹家鄉的紅色地標。

鏡頭切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石牆前,“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少年周恩來的誓言,值此建黨100周年之際,讓我們繼承和發揚先輩們的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努力!”

休假歸來,於湘把這份別樣的“特產”交給了學員隊。不久后,於湘拍攝的微視頻和其他同學拍攝的上百個視頻一起,出現在學員隊門口的大屏幕上循環播放,成為隊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鮮活素材。

“同志們,當年就是在這裡召開了挽救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五一調休期間,研究生院某學員隊的微信群異常熱鬧,貴州遵義籍碩士學員楊陽正向全隊官兵“直播”家鄉的紅色景點。

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碩士學員高冕,“打卡”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時,面對鏡頭說:“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裡,屯墾在天山,就是對這支立過無數戰功的英雄部隊成長發展歷史最形象的概括,現在的新疆早已擺脫了從前的落后模樣,正在黨的領導下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微信群裡,數百個紅色景點紛紛亮相,休假在家的官兵通過屏幕身臨其境地瞻仰革命紀念館、烈士陵園、歷史遺址。碩士學員劉燊文探訪家鄉紅色景點后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當年的革命先輩就是從縣城東門渡口渡過於都河開始長征的,作為新一代‘於都人’,我一定要將長征精神傳承下去,走好屬於自己的新時代‘長征路’。”

科技

走進“抗美援朝戰爭復盤”專題黨課現場,大屏幕上,“鐵原阻擊戰”正徐徐展開,鐵原附近的三維地圖一覽無余,各種地形地貌和地理信息清晰可見。

隨著講解的深入,視角從平視切換為俯視,敵我雙方的兵力部署、戰場態勢一目了然。再點擊一個按鈕,代表我軍進攻路線的紅色箭頭,猛虎下山般從多個方向直扑敵軍,經過13次往返,一陣爆炸特效之后,敵軍倉皇而逃,當年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場景被真實重現……

前不久,在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參加黨史學習教育的官兵發現,登台講課的“主講”有了新“搭檔”——HiGIS高性能地理信息系統。這是該校科研人員運用自主研發的科技成果構建數字戰場,利用系統的高分辨率二/三維數字地圖、高性能空間分析、戰場態勢標繪與顯示等功能,輔以現場講解,將一個個經典戰例進行全景式還原,讓黨史學習教育變得“可看可聽可感”。

“科技手段的加入讓人有親臨戰場之感,抗美援朝精神將激勵我們努力科研攻關,多出一流成果,為國家和軍隊建設貢獻光和熱。”黃仰博副研究員在課后發言時說。

“部隊前進路線的箭頭可以設置番號”“把包圍敵軍區域添加一個半透明蒙版功能……”學校某實驗室,鐘志農教授正和同事討論著修改意見,該院科研人員正在加緊調整優化系統,讓功能更完善,使用更便捷,以更好服務黨史學習教育。

在該校系統工程學院“VR黨課”上,科研團隊充分利用虛擬仿真、3D動畫、VR眼鏡等技術和裝備,讓官兵全方位置身於戰爭場景,並親自擔任“指揮員”,跟隨紅軍完成“飛奪瀘定橋”的模擬作戰體驗。“我們真切感受到偉大的長征精神,更加明白身為一名共產黨員,要用大無畏的拼搏精神在重大任務中打頭陣、挑大梁。”沉浸式學習體驗讓官兵主動學黨史、用心悟黨史的熱情更加高漲。

除了科技手段的“助攻”,學校官兵還將特有的“科技史”融入黨史學習教育,把“走出去”和“引進來”結合起來,既組織科研人員到任務駐地的紅色教育基地參觀見學,感悟相關單位的艱辛創業史、自主創新史和無私奉獻史﹔又邀請科技專家名師走上講台,講述國防科技發展歷程、奮斗故事、前沿科技及未來趨勢,在潛移默化中將紅色基因根植官兵血脈。

演練

“基地組建於1958年,基地建設的艱辛歷程記載著新中國導彈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封閉到開放的全過程。”西北戈壁灘深處,某基地副參謀長正在為執行重大演訓任務的該校科研人員開展黨史教育。

演訓場的裝備車內,該校科研人員剛結束某階段試驗任務,教員馬佳智、劉甲磊因勢利導,為參訓學員上了一堂別具一格的“微黨課”。錢學森、鄧稼先等老一輩科學家為實現新中國獨立自主而奮勇攻關、勇攀高峰的事跡,點燃了官兵們創新超越、刻苦攻關的熱情。

參與任務的施龍飛研究員白天忙碌在演訓場上,晚上加班整理各參演部隊研討實施方案的結果,針對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問題作預案,帶領團隊成員高標准完成好各項任務。

“用好教育載體,選對教育方式,黨史教育就能與訓練任務同頻共振。”不久前,該校2020級軍人本科學員開展野外駐訓。一次行軍前,某學員隊何陳洋教導員結合黨史故事開展動員:“為了搶奪瀘定橋,紅軍一晝夜奔襲120公裡,餓了就嚼口生米,渴了就喝雨水。同志們,跟他們比起來,咱們50公裡的強行軍簡直‘弱爆了’!完成任務,大伙兒有沒有信心?”

“有!有!有!”熱血澎湃的“戰前動員”有效激發了學員的戰斗精神。最終,沒有一人中途掉隊,學員們斗志昂揚、一鼓作氣完成了訓練任務。(張照星 方姝陽)

(責編:宋美琪、閆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