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3+3+3”清單 用心用情辦實事
廣東省惠州市醫療保障局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和醫保服務同頻共振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惠州市醫療保障局(下稱“惠州市醫保局”)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精心組織、悉心安排,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工作成效。
聚焦群眾的醫保獲得感,惠州市醫保局從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入手,認真梳理列出“我為群眾辦實事”3+3+3九項實踐活動任務清單,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和醫保服務同頻共振。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惠州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賴蓉表示,要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讓惠州醫保系統全體干部職工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豐富精神營養和強大精神動力,時刻牢記作為新時代醫保人的初心和使命,點燃奮斗激情,激發昂揚斗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醫療保障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出實招、辦實事,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讓群眾共享惠州醫療保障高質量發展成果。
高位推進
梳理任務清單解決群眾煩心事
5月13日,一堂生動的黨課在惠州市醫保局會議室裡開課了,授課人是惠州市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賴蓉。借助PPT,賴蓉帶領市醫保局全體黨員一起走進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長河,從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和曲折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等五個歷史階段,回顧了中國共產黨探索救國圖強真理、開辟民族獨立和民族振興道路、不斷發展壯大、以實際行動和輝煌業績贏得人民群眾擁護的偉大歷程。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自黨中央部署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惠州市醫保局積極行動,迅速成立了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扎扎實實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早在今年4月14日,惠州市醫保局就邀請到中共惠州市委黨校副校長陳春梧,為全體黨員干部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教育課。聆聽講座后,市醫保局黨員干部紛紛表示,要傳承黨的優良傳統,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明確志向,與黨的發展和進步同頻共振﹔要堅守初心使命、堅定信念、篤定意志、明晰方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把握發展方向,既登高望遠又腳踏實地,將堅定理想信念同惠州醫療保障高質量發展相結合,務實擔當,開創工作新局面。
學黨史喚初心,為提升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惠州市醫保局創新形式,舉辦了線上“學黨史、悟初心、辦實事”微黨課比賽,由市、縣(區)醫保局選送6堂微黨課參加比賽。參賽黨課圍繞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體會,結合課件、情景展示、朗誦等豐富的表現形式,講百年奮斗、發展成就、家國情懷、時代精神、使命擔當、未來憧憬和惠州紅色故事。這場比賽,更提振了惠州醫保人奮進新征程的信心。
賡續紅色血脈,汲取前行力量。事實上,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惠州市醫保局就積極組織開展黨組中心組學習研討、黨史專家授課、一把手上專題黨課以及支部、黨小組“微黨課”“微體會”等活動。
如此一來,惠州市醫保局干部隊伍煥發出更加強烈的干事創業激情和為民服務情懷。他們從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抓起,聚焦群眾的醫保獲得感,認真梳理出“我為群眾辦實事”3+3+3九項實踐活動任務清單,調整完善政策制度,提高門特、門診統籌保障水平,鼓勵醫療機構發展醫療技術,助力患者用得上大幅降價的中選藥品,向群眾精准宣傳醫保政策,推動更多更便捷的“指尖辦事”服務,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與此同時,惠州市醫保局狠抓機關作風整頓,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深刻查改每一名干部職工存在的作風問題,對作風渙散的典型問題嚴肅問責,建立整改台賬,對號銷賬,確保取得作風建設的扎實成效。
“開展機關作風整頓工作決不能走過場,要緊緊圍繞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效能、推動工作落實的主題,切實把自己擺進去,深刻查改思想政治、推動落實、為民服務、履職盡責四個方面的問題,形成問題清單和整改台賬,堅持邊查邊改、立行立改。”賴蓉表示,要繼續做好巡察整改工作,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壓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
學史力行
健全醫保制度提升群眾獲得感
16歲的惠州基本醫保參保人徐同學因癲癇轉往廣州住院治療,共花費49.88萬元。醫保基金報銷35.64萬元后,個人仍需承擔14.24萬元。由於徐同學早前參保了“惠醫保”,在此基礎上額外報銷了6.77萬元。惠州基本醫保和“惠醫保”的雙重保障,為徐同學減少了85%的醫療費用。
39歲的惠州參保人梁先生因腹膜惡性腫瘤,住院治療長達近兩個月,前后花費20.82萬元,其中醫保基金報銷了12.19萬元,個人仍需要承擔8.63萬元。申請“惠醫保”報銷后,多報銷了3.22萬元,大大減輕了醫療費用負擔。
這些案例只是惠州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惠民的縮影。自2021年1月啟動參保以來,“惠醫保”累計參保人數達到64.7萬人,截至目前,已有2907名參保人獲得理賠,理賠金額達到2262.26萬元,為重特大疾病患者起到明顯“減負”作用。
作為惠州首個政府主導的普惠型商業醫療補充保險產品,“惠醫保”公益性質凸顯——隻要是惠州基本醫保參保人,不限年齡、不限職業、不限戶籍、不論有無既往症,60周歲以下人群每年僅需繳費150元、60周歲以上人群僅需繳費200元,即可在達到“惠醫保”報銷條件后,享受惠州市基本醫保待遇的基礎上再獲報銷,重點報銷醫保目錄內個人負擔費用以及醫保目錄外的合規自費醫療費用,保障額度超過200萬元/年。
為了讓“惠醫保”參保人理賠更順暢,今年4月起開展理賠工作后,惠州市醫保局成立了專職工作組,建立工作機制,設立客服專線和理賠網點,開發理賠小程序,優化理賠流程。
醫療保障是事關人民群眾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壓艙石。截至2021年5月,惠州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達到436.48萬人,其中職工醫保186.13萬人,居民醫保250.35萬人,參保率長期保持在98%以上。
作為重要的民生部門,惠州市醫保局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與解決群眾醫療保障“急難愁盼”問題相結合,精准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在充分考慮惠州經濟發展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的基礎上,惠州市醫保局不斷調整基本醫保制度,穩步提升待遇水平,豐富保障層次,健全保障制度體系。
醫療救助機制,在醫療保障體系中扮演著“兜底”的角色。2021年第一季度,惠州共資助78647名醫療救助對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資助參保資金2359.41萬元﹔共救助36202人次,救助金額達989.41萬元。這樣的救助力度,旨在確保困難人員“應保盡保”“應救盡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
進入新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提升了對健康保障的需求。為了切實擔好參保群眾代言人的角色,惠州市醫保局組織干部職工深入調研聽取有關單位、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和群眾代表的意見建議,先后制定了3份政策文件,提高群眾醫療保障獲得感。
自6月15日起實行的《惠州市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種管理辦法》,在已納入門特病種范圍的病種繼續保障基礎上,新增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門診康復治療等16個病種。如今,惠州門診特定病種擴大到58種,在覆蓋省規定的52個病種基礎上有所擴大,其中高血壓、糖尿病、銀屑病等14個病種無年度限額。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管理辦法施行后,惠州門特待遇申請流程大大簡化。門診特定病種的確認權限已放到市級三級醫院和各縣區人民醫院,參保人申請門特病種待遇確認或續期,可直接在定點醫療機構前端辦理,無需再到醫保經辦部門提交資料。如此一來,惠州參保人的門診醫療費用負擔得以減輕,更可享受簡政便民的經辦服務。
6月21日,“惠州市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統籌有關規定”公開征求意見,明確了“互聯網+門診”醫保支付辦法,解決群眾報銷異地門診、網上門診費用等問題。這也是惠州市醫保局推動省內異地就醫門診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優化門診統籌包干經費管理的重要舉措。
惠州市醫保局還制定《關於進一步做好村衛生站聯網結算和配合提升縣域內住院率工作的通知》,推進“鎮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目前,惠州全市1044個村衛生站已與鄉鎮衛生院實現醫保支付“一站式”聯網結算,打通村居群眾在家門口享受醫保待遇的“最后一公裡”。此外,惠州市醫保局推行村衛生站與鄉鎮衛生院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同價,明確村衛生站一般診療費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促進村衛生站主動開展常見病康復治療,努力實現“小病不出村”。
實干為民
優化辦事流程保障群眾滿意度
想群眾所想、憂群眾所憂、急群眾所急,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解決問題,這是惠州市醫保局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宗旨。
參保人不懂政策、不按政策看病就醫導致醫保待遇受損,是影響群眾醫保獲得感的堵點難點。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惠州市醫保局學史力行,組織醫保政策宣傳隊,先后下沉惠城、惠陽、惠東、博羅、龍門等縣區,開展縣區巡回宣傳咨詢活動,採用點對點、面對面的形式,精准推進醫保政策咨詢宣傳,用實際行動回應群眾的關切和期盼,讓群眾懂政策、會辦事。
《惠州市社會基本醫療保險辦法》《惠州市城鄉困難人員醫療救助辦法》《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醫保宣傳穿梭車搭載的,是根據這些醫保政策制作的漫畫、視頻等宣傳制品。尤其是群眾關切的參保條件、異地就醫、醫保網上辦事、“惠醫保”和醫保電子憑証等問題,都在現場得到滿意的解答。
醫保業務辦理的便捷度,直接關系著醫保的民生溫度。為此,惠州市醫保局不斷優化經辦流程和服務方式,提供精准化、精細化的醫保公共服務,推進醫療保障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制結算,實現生育備案、醫療機構選點等事項直接在醫院前台辦理,推動更多經辦事項下沉基層辦和全市通辦、異地互辦,讓群眾少跑腿。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惠州市醫保局堅持傳統服務和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發揮醫療保障信息平台作用,推動醫保經辦數字化轉型,讓更多更便捷的“指尖辦”服務落地。如今,惠州參保人可在“粵醫保”“粵省事”等手機小程序辦理醫療保險待遇明細查詢、醫保賬戶余額查詢、異地就醫服務等服務事項,實現足不出戶、指尖辦事。
今年以來,惠州市醫保局立足改革創新,勇於攻堅重點領域和“深水區”,發揮醫保支付的激勵約束、醫藥服務價格的杠杆調節作用,推進醫保、醫療、醫藥改革系統集成,在醫藥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力,滿足群眾對藥品降價、獲得優質醫藥服務的迫切要求。
惠州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持續推進藥品、耗材帶量採購的常態化和制度化,跟進實施好國家組織藥品耗材集中採購工作,按時按量完成各批次藥品和醫用耗材帶量採購任務,落實結余留用等配套措施政策,進一步擴大帶量採購規模和降價效果。從2019年初推動藥品集中採購到2021年5月,全市醫療機構藥品採購累計降費7.06億元。今年1—5月節約藥品採購費用2.9億元,同時,組織好冠脈支架、擴張球囊人工晶體和新冠檢驗試劑等醫用耗材採購工作,預計全年可節省費用1.1億元。
中選藥價大幅下降以后,如何讓患者用得上成為改革的關鍵。對此,惠州市醫保局建立健全醫療機構醫保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將中選藥品使用情況納入醫保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將藥品使用情況納入醫保協議管理,加強對中選、未中選藥品採購使用的監測監控,做好藥品供應保障,確保中選藥品進入醫院並得到優先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惠州在確保不增加群眾醫療負擔的前提下,利用藥價下降騰出價格空間為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創造的有利條件,在全省率先啟動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同時,制定《惠州市基本醫療服務(第一批)價格整合方案》,對414項醫療服務價格進行整合,其中上調體現醫療服務人員技術價值項目355項、下調CT、MR等檢查檢驗項目59項,逐步解決因歷年基層綜改、取消藥品耗材加成,形成7個縣(區)三級醫療機構存在9個價區的狀況。通過調整中醫及民族醫療126項、6歲以下兒童295項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政策,引導醫院資源配置,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扶持中醫、兒科等專科發展。
為群眾辦實事永遠在路上。從常態化開展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到建立健全醫療機構醫保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從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到建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從推進醫藥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提高醫保公共管理服務能力,惠州醫保改革正給人民群眾帶來強烈的獲得感。(廖鈺嫻 肖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