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江蘇蘇州吳中區甪直鎮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學史力行,積蓄古鎮發展新動能

2021年07月23日10:10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7月5日,吳中區甪直鎮開展“百年復興 一號工程 領甪直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黨日活動。活動對榮獲蘇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吳中區“兩優一先”以及甪直鎮“兩優一先”榮譽的優秀個人和先進集體進行表彰。

  作為“神州水鄉第一鎮”,水鄉古鎮甪直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今年3月,蘇州市發布重磅信息,決定建立蘇州市獨墅湖開放創新協同發展示范區,甪直成為示范區重要組成,示范區建設也被吳中區列為“一號工程”。甪直鎮黨委書記姜昊表示,在全新歷史起點上,全鎮黨員干部將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將榜樣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轉化為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強大動力,切實肩負起歷史使命和時代重任,在新征程上爭取更大作為。

  做好“四個加法”

  縱深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7月3日,甪直鎮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宣講比賽,來自該鎮“5090”宣講團的12名青年以新一代的視角、生動活潑的語言,對老戰士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跡、大隊書記帶領村民增產增收的故事等進行了精彩宣講。

  為了用好老黨員老干部這一“法寶”,從今年5月開始,甪直組建一支由在黨50年的老黨員和青年骨干組成的“5090”宣講團。23名青年歷時1個月,尋訪了全鎮240余名黨齡50年以上的老黨員部分代表,挖掘身邊人身邊事,以尋訪收獲的踐行初心使命的故事為“活教材”,讓黨員群眾聽得懂、願意聽、悟得透。

  以老促新、薪火傳承,這是甪直縱深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一個縮影。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甪直鎮立足實際,精心組織,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多維的視角、多元的方式、有代入感的話語,進一步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溫度、厚度和深度。

  “線上+線下”齊發力。結合主題黨日活動,各黨支部紛紛開展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現場教學活動,重走長征路、參觀紅色遺址、清明節祭掃革命烈士……共開展41次,進一步增強了黨史學習教育的參與感、感召力。開設甪直發布黨史學習教育專欄,廣泛開展視頻黨史學習教育,受眾近4000人,掀起全鎮黨史學習教育的熱潮。

  “理論+實踐”同推進。採取“集中學+個人自學”的學習方式,利用專題宣講會、書記上黨課、黨員說黨史、黨史學習教育知識測試、初心分享會……甪直鎮以豐富多樣的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目前已開展學習活動146次,舉辦各級各類讀書班112次,參與人數4200余人。

  “青年+老年”細分類。引導青年團員、黨員積極參加“青年大學習·一起學黨史”系列網上主題團課,借助黨史學習教育打卡小程序、黨史學習教育網上答題平台、黨史知識“答”人賽等多種途徑,在學習過程中感悟黨的奮斗歷程、為時代發展貢獻能量。針對年齡大行動難的老黨員,在智慧鎮有線電視平台開設黨史學習教育專欄,老黨員在電視上就能簡單方便地收聽收看。

  “常學+再學”多層次。引導黨員積極參與“黨員說黨史”“黨史上的今天”等學習活動,目前已開展63次。鼓勵基層首創、黨員原創,創新開展黨史知識競賽、紅色尋訪、紅色詩詞征文、紅色文藝作品創作等活動,吸引廣大黨員群眾轉化學習教育成果,從尋訪收獲的入黨初心故事,“兩優一先”、領甪先鋒事跡案例,以及黨員原創的紅色詩歌、紅色歌曲等學習教育成果中創新“再學習”,推動學習形式百花齊放,不斷鞏固黨史學習教育的常態化、可持續。

  巧用“身邊課堂”

  深挖家門口的紅色資源

  “英勇就義天慟哭,青春熱血洒疆場。吳淞江水亦幽咽,甪直兒女慨而慷。雨花忠魂勵后人,前赴后繼挺脊梁。不忘初心跟黨走,牢記使命向前方!”醒木最后一拍,沉浸在故事中的觀眾們方才清醒過來,隨之而來的是陣陣掌聲。這是最近在甪直鎮江南文化園道德講堂內經常出現的一幕。

  “用群眾熱愛的文藝形式,講好黨的故事,也讓水鄉文化成功地走出甪直。”甪直鎮社會事業局副局長、鎮文化體育活動中心主任費玲玲介紹,這樣的道德講堂每周開放三天,每周能吸引200余名本地群眾和游客。在講堂裡,宣卷先生們用宣卷的表演形式,將黨史與甪直的英雄事跡相結合,讓甪直老百姓在熟稔的宣卷聲中,潛移默化地學習黨史。

  甪直是教育家、作家葉聖陶先生事業開始的地方,圍繞葉聖陶在甪直的生平活動,甪直創新形式載體,深入開展“在甪直講葉聖陶”系列黨史學習教育。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葉聖陶紀念館,甪直設立黨史學習教育現場教學點,進行紅色文化“沉浸式講解”,同時拍攝一堂名為《陶鈞萬物,文教戰線上無畏的斗士》的“微課”。

  “葉老是一位杰出愛國主義者、堅強的民主戰士。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之日起,他就是黨的親密朋友……”在葉聖陶研究中心,周民森老師開講的特色黨課,以葉聖陶生平為切入點,回顧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發展波瀾壯闊的歷史,以及葉聖陶先生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運動、發展以及新中國建設發展特別是中國教育事業發展做出的貢獻,吸引了眾多黨員干部前來參加。

  深挖紅色資源,甪直把黨員干部群眾黨史學習的“身邊課堂”越做越豐富、越做越扎實。甪直水鄉文化藝術團打造了以甪直革命、建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為主線的“甪直紅雲”專場歌舞劇,送進村(社區)進行巡回演出,在精彩的表演中把黨史故事傳遞給群眾。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道德講堂、農家書屋等陣地作用,開展“家門口的紅色放映廳”活動,定期展映紅色電影、黨史紀錄片等,已開展160余次、受眾超2萬人。同時,積極開展“節日裡的黨史教育”,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勞動節、青年節等活動,重點結合5月4日甪直解放日推出專題回顧,閱讀參與人數達7200人。

  踐行為民初心

  將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實效

  7月5日,2021年度甪直鎮愛心公益暑托班正式開班。甪直鎮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部署安排,充分發揮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統籌七大平台和志願服務力量的優勢,強化組織領導,盤活站點資源,開設了一所七站共8個公益暑托班,目前已全面開班。

  據介紹,這些“暑托班”都採用了公益創投社會化合作模式,除了常規看護、課程輔導等,實踐活動還充分聚焦黨史學習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自我認知、素質拓展等方面,彌補傳統應試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陷,賡續紅色基因,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社會技能,培養他們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

  “我們按照‘123’結構來配置每個暑托班的志願力量,即1個課程老師,2個所(站)工作人員,至少3名暑托班志願者,其中包含1名鎮域范圍內學校的教師志願者,2名大學生志願者。”甪直鎮愛心公益暑托班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家門口的暑托班”實踐活動,還依托甪直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專項志願團隊以及“志願咖”培養成長計劃,是為本地大學生提供反哺甪直、奉獻甪直和積累社會實踐經驗的有益嘗試。計劃開展“從小學黨史”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暑期公益活動50余項。

  辦實事,甪直還立足引入高質量醫療資源。7月1日,甪直鎮聯合蘇州市立醫院(北區)、吳中人民醫院,在江南文化園開展“醫路先鋒”健康服務月暨千醫下鄉走萬村行動,為近300位居民提供疾病指導,進一步科普養生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識和健康素養水平。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打造示范區,甪直還發力為企業解難題。6月初,甪直鎮組織轄區21家規模以上企業赴常州開展校園招聘,積極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搭建就業平台,幫助企業解決用工問題。貴翔精密五金人事經理蔣孫芳說:“公司一直想招焊接專業的學生,以前很難和學校直接對接,現在政府打通了渠道,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據統計,通過招聘活動,21家企業共與380余位高校畢業生達成就業初步意向。

  緊盯群眾“急難愁盼”,破解發展問題短板,甪直鎮通過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目前已收集48項項目,精心排定第一批5項,受益人數超3000人,接下來,該鎮還將立足示范區建設的一批項目逐一攻堅,切實將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實效,確保新局“旗開得勝”。(朱燕君 雷霆 盛崢)

(責編:安一丹、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