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今年,福建莆田北岸經開區把學習黨史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做好“關鍵小事”釋放民生暖意

2021年08月04日10:02 | 來源:福建日報
小字號

學史力行,實干為民。今年,北岸經開區把學習黨史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該區從服務重點項目、助力鄉村振興、服務民生需求、優化營商環境等8個方面著手,精心部署“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讓廣大群眾切實感受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帶來的變化和實效。

北岸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林修嵐說,當前,全區正處在實施“雙輪驅動、三箭齊發”、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關鍵階段,各級黨組織將結合本行業、本單位實際,與“為民辦實事”緊密結合起來,為基層減負、為群眾解憂,明確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具體內容,推動解決一批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以改善民生的實際成效檢驗學習教育效果。

辦實事更要給實惠

7月31日,和往常的周六一樣,莆田市第一醫院的潘國焰和潘國烽兩位醫生來到山亭鎮東店村“黨建+”鄰裡中心的健康驛站,為村內老人義診。

除健康驛站外,東店村“黨建+”鄰裡中心內還設有老人健康協會服務站以及心理咨詢室,定期開展涉糖尿病、高血壓等老年人常見病的健康講座,從方方面面關愛農村老人。

東店村“黨建+”鄰裡中心是北岸經開區的首個鄉村鄰裡中心,於去年11月投用。據北岸黨工委組織部組織科科長蔡克寬介紹,近年來,莆田全面推進“黨建+”鄰裡中心建設,北岸經開區結合農村實際,創新推進“黨建+”鄉村鄰裡中心建設,按照“1+6+X”(明確以黨建引領為一個主線,建立一套包含幼有所育、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等6項服務功能的基本保障體系,拓展X個切合群眾需求的其他功能)的創建標准,針對不同村情實際,著力於整合資源、融合功能。目前,全區已經有12個鄉村鄰裡中心挂牌。

除常規的健身室、書法室、棋牌室、農家書屋外,東店村“黨建+”鄰裡中心二層還有一間“十音八樂”活動室。村民潘銀洪指著一櫃樂器說:“每日清晨,大家都會到這裡練習,豐富老年人文娛生活的同時也能讓我們莆田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鄰裡中心還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整合鄉村產業資源優勢,將各種當地特色農產品擺上貨架。在農特產品展銷區及扶貧公益超市內,桂圓茶、紅皮花生、百合粉等特色食品整裝待銷。

聚焦村情,招招惠民。今年3月,東店村“黨建+”鄰裡中心開辟了全市首個黨員法官工作室,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到專業的司法服務。此外,各鄰裡中心還推出暑期公益培訓班、四點半課堂等,為鄉村學生提供假期、課后好去處。蔡克寬介紹說,下一步,北岸經開區將結合鄉村振興逐步推進“黨建+”鄉村鄰裡中心建設,做到便民更惠民。

城建提升更接地氣

7月16日,在山亭鎮西埔口村紅綠燈啟用現場,村民何玉榮十分感慨:“這個路口沒有安裝紅綠燈時,大家過馬路要到七八百米之外的掉頭處才行,不少人沒耐心,就直接跟車爭道,太危險。現在好了,交通有秩序,安全有保障。”

據悉,山亭鎮西埔口十字路位於北岸經開區新文路和國防路交叉處,是附近8座村庄村民出行的交通要道,人流密度大、沿途車流多,高峰期尤甚。

民生無小事,事事總關情。北岸交警部門與山亭鎮政府共同謀劃,經過考察選址,最終確定在西埔口路口與新文路交會點安裝交通信號燈。不僅如此,今年,北岸交警部門聯合秀嶼公路分局,多次對人行橫道安全設施等進行排查,整治安全隱患7處,更新波型防護欄100余米,增設彎頭10個、標志牌30個、標線萬余米。

佔地面積29公頃的大愛湖是今年北岸經開區新崛起的高顏值“打卡地”,項目總投資3012萬元,利用浮箱棧道,串聯起周邊水域、植被帶及生態島,打造獨特的“懸浮”生態景觀。

8月1日,在大愛湖兩側近岸處,施工人員在對湖岸進行綠化。據項目負責人鄭志鬆介紹,截至目前已完成喬灌木種植1214株,花草撒播8050平方米,其中包括芙蓉菊、波斯菊等10多種花草品類。

同樣位於山亭鎮的媽祖城海堤是媽祖城核心區的重要保護屏障。由於原海堤設計擋潮防浪標准偏低,而近年來受台風等災害破壞,海堤外護坡年久失修,存在隱患。北岸經開區緊抓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按五十年一遇允許越浪設計,對媽祖城海堤採取生態化修復改造加固,同時進行周邊綠化,集防洪、生態景觀等功能於一體,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三合一。

“放管服”緊盯“急難盼”

7月16日,家住山亭鎮碧桂園小區的王夢婕成為曠遠能源窗口的第一位“顧客”。她為自家天然氣賬戶充值,全程僅花3分鐘。

“以往,我們隻能到秀嶼區行政服務中心或秀嶼區曠遠能源客戶服務中心才能充卡,要跑20多公裡,很不方便。現在,家門口直接開放業務點,是好事。”王夢婕說,不僅如此,以后天然氣的報修、過戶等事項,都可以就近辦理。

6月底,北岸經開區行政服務中心向莆田市曠遠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發出“邀請”,在行政服務中心設立“曠遠能源”窗口。7月13日,窗口正式入駐並提供服務,惠及周邊7083戶居民、11個工商主體。

記者注意到,在整潔的行政服務中心大廳右側,兩個窗口緊緊相鄰,雙方工作人員“拼桌”對面辦公。這是該區稅務局、自然資源局於4月21日推出的不動產交易“並聯辦理”模式。今后,廣大市民在辦理房產交易時,隻需在“一張凳子”上即可辦妥所有手續。

“早期稅務窗口設在忠門鎮,市民辦理不動產業務需要多跑一趟。如今通過‘部門聯合、業務整合、窗口聚合、服務融合’,辦事體驗更好了。”北岸行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林少峰說,“不動產交易一站式服務”窗口依托“並聯辦理”模式,實行房屋交易、辦稅、辦証資料“一窗受理、內部流轉、一次認証”。二手房交易可以實現即到即辦,開發企業還可以申請“交房即交証”服務,由住建、稅務、不動產部門協同聯動,提前介入,靠前服務,在相關稅費繳納到位后,開發企業在向購房人交房的當天即可同步頒發不動產權証書。

不僅如此,今年,北岸市場監管分局推出企業辦事“雙向郵寄免費”服務政策,讓經開區企業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免費辦理市場監管審批業務,實現“人在家中坐,証照送上門”。

北岸市場監督管理分局注冊股股長陳立表示,推出“雙向郵寄免費”政策后,各企業在向北岸市場監管分局申請辦理200余項市場監管審批業務時,均可以使用EMS寄遞申請材料和送達証照與審批結果文書,且由此產生的寄遞費用則全部由政府“包郵”,實現“網上批、快遞送、不見面、辦成事”。“雙向郵寄免費”政策推出后,已累計為39家企業提供專屬便利。(本報全媒體記者 陳漢兒)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