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黨史,最好的“大思政課”教材

——大連民族大學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紀實

2021年08月11日08:3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每天清晨,伴著第一縷陽光,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大連民族大學校園冉冉升起,各族師生高唱國歌,面向國旗行注目禮。

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在燦爛陽光的照射下,格外鮮艷,見証著這所學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過去和未來、初心和使命。

為進一步激發各族師生的愛國情報國志,牢固樹立永遠跟黨走的理想信念,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大連民族大學開展“國旗天天升 國歌天天唱”主題教育活動。

“升旗儀式時刻激勵著我成長,作為青年學子,要堅定理想信念,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讀書,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大連民族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學生艾孜爾江·艾尼瓦爾參加完升旗儀式激動地說。

挖掘紅色資源,以史鑄魂育人

“把握‘九個必須’,開創美好未來。”7月9日,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上,大連民族大學黨委書記趙鑄從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講起。“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學校把黨史作為最好的“大思政課”教材,充分挖掘黨史紅色資源,激發學生的價值認同和情感共鳴,更好地激發青年學子愛黨愛國之情、強國報國之志。

“人工智能的意義價值在哪裡?”“人工智能將在未來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是否能成為未來國際技術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水平?”在《工業機器人技術》課堂上,青年教授龍飛飛拋出了這樣幾個問題,讓學生們陷入了深思。

龍飛飛常常將產業自信、行業擔當有聲有色地融入課堂,引導學生思考個人價值、人生發展、人類未來等層面上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大家的主人翁意識、民族自豪感和社會使命感。

近些年來,在大連民族大學,像龍飛飛老師這樣在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事例還有很多——結合專業知識介紹我國各領域的先進技術、取得的成就和創造的奇跡﹔介紹為祖國作出巨大貢獻的我國老一輩專家學者,講述他們潛心研究、嚴謹治學、甘當人梯,對事業執著追求和敢於奉獻的精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對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學校黨委為切實擔負起“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在全校構建和打造“每名老師都是思政老師,每門課都是思政課,每名老師都在上思政課,校園就是大思政課堂”的“大思政課”育人格局和鑄魂工程。

今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指出:“‘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學校進一步構建“大思政課”格局提供了根本遵循,為進一步深化“大思政課”建設指明了方向。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門課如何融入紅色基因?專題教學框架如何調整?”“如何既能體現理論深度,又能夠讓學生們易於接受?”這是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大連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集體備課經常討論的熱點問題。

作為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思政課”格局建設的重點。以史鑄魂育人,就是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充分利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優勢,充分調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關鍵少數的積極性,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如今,積極踐行“大思政課”理念,真正為當代大學生們啟智潤心,已成為大連民族大學教師們最流行的風尚。

胸懷“國之大者”,涵養家國情懷

“一顆紅星,點燃了希望,百年征程,閃耀著光芒……愛我中華,同心相向,敬愛的黨,你是我們五十六個民族敬愛的黨!”

6月以來,這首由大連民族大學教師作詞作曲的原創歌曲《你是我們五十六個民族敬愛的黨》,不僅在校園內廣泛傳唱,還被全國多家媒體平台連續推送展播。

“黨是我們五十六個民族師生心中最敬愛、最尊重的榜樣。創作這首歌曲,就是想通過歌聲代表師生表白:黨啊,你是我們五十六個民族敬愛的黨。”歌曲原創者、學校團委書記苑杰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大連民族大學1984年籌建立校以來,勇擔民族高等教育重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艱苦奮斗、砥礪前行,逐步發展成為今天擁有兩個校區、在校生近1.9萬名、56個民族聚齊的蓬勃發展的現代化大學。

作為民族院校,學校黨委始終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學校工作的鮮明主線,堅持旗幟鮮明“喊出來”、務實管用“落下去”,通過“十個較早舉措”,切實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貫穿於辦學治校全過程,貫穿於人才培養各環節。

環境與資源學院191班的陳慧琴,是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瑤族女孩,上大學之前講的是家鄉話。來到學校后,她有一種“失語”的感覺,不敢開口講話,怕大家聽出她的口音。

急於改變現狀的陳慧琴,選修了《普通話訓練與測試》通識課。在這個課堂上,有很多像陳慧琴一樣,從民族地區來、普通話講得不是很標准的同學。經過一學期的學習,陳慧琴的普通話講得越來越好了。

今年,學校陸續開展了“漢字聽寫大賽”“普通話大賽”“推普周宣傳”等活動,助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和普及,培養學生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熱情,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下堅實基礎。

5月5日,黨史學習教育正開展得如火如荼,學校第八屆“邊疆學子看大連”活動如期舉行。“邊疆學子看大連”是學校的一個品牌活動,近4000名學生參與其中,是學校培育各民族師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舉措。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學校利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公開課開展教育﹔開展“紅色記憶”黨史故事我來講、《信仰回響》紅色家書我來讀、“謳歌黨史偉業·唱響青春之歌”師生大合唱等活動﹔聽紅色故事、觀城鄉新貌、看身邊變化,感悟黨的光輝歷程、初心使命。

通過不同載體形式,學校將黨史學習教育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生動鮮活地結合,將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團結教育等內容融合起來,開辟了鑄魂育人新境界。

6月25日,學校2021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隆重舉行。校長丁克毅深情寄語畢業生:“要努力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傳播者、建設者、捍衛者,展現出民大學子的風採和價值。要胸懷‘國之大者’,涵養家國情懷,將個人理想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書寫人生華麗篇章。”

聚焦師生需求,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班車又增設了3個沿途站點,我每天從家出來,走兩分鐘就是班車點,更方便省時了。”經濟管理學院劉新穎老師說。

“前段時間突發腦出血,需要進行兩次手術,我工作時間短,積蓄少,當時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向學校提出,希望能在醫保方面適當補貼。”機電工程學院教師陳東亮說,想不到,沒幾天學校就給予反饋,會按照《大連民族大學教職工參加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實施方案》相關規定,予以重點考慮。

“謝謝后勤的熱情服務,你們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服務保障緊密結合,為離退休老同志排憂解難。”后勤保障部辦公室的桌子上有一沓寫滿感謝的小紙條。

這些都是大連民族大學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重點聚焦解決師生“急難愁盼”問題的生動寫照。

學校黨委學思踐悟、知行合一,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突出問題導向,在全校開展了“千名教職員工談心談話”活動。

通過談心談話,不僅拉近了與教工的距離,也廣泛吸收了各方面意見和建議,聚焦學校發展和教工工作生活上的痛點難點,做到聽真話、解難題、納良策、辦實事。

學校黨委先后開展三次領導班子專題推進會,聽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實情況匯報,解決有關問題。

“目前,匯總梳理意見建議188條,已解決93條,還有95條正在積極協調,爭取盡快解決。”學校黨委副書記杜元虎說。

學校還充分利用校領導走基層、校長信箱、教代會提案、網上OA系統等溝通機制,全心全意傾聽師生意見,及時了解師生的“急難愁盼”。

就業指導中心推出“一對一”幫扶、個性化幫扶、持續性幫扶等一系列就業措施,做到全員關注就業、全程跟蹤就業﹔黨員教師主動為考研復試學生聯系導師和調劑學校﹔學生社團持續開展線上線下“電腦我幫你”“助學志願”等實踐活動,持續為全校師生解決電腦技術問題……

“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將學習成果轉化到辦實事、開新局的實際行動上來,師生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是從一件件排憂解難、有效落地的‘實事’中而來。”學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陳明華說。

“一部波瀾壯闊的黨史就是最好的‘大思政課’教材,我們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積極拓展以史育人的新載體和新陣地,把學習教育活動與立德樹人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培養具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民族團結基因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不僅體現了黨史學習教育實效,也是對‘大思政課’理念的深化,更是對善用‘大思政課’要求的積極踐行。”趙鑄說。

(本報記者 吳琳 本報通訊員 周禹辰)

(責編:宋美琪、王珂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