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馬雲飛帶領黨支部收集情報——

為攻克錦州掃清障礙

2021年08月11日09:40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提要

錦州市內的雲飛街是以在解放戰爭中犧牲的地下黨員馬雲飛的名字命名的。實際上,在解放戰爭期間,除了馬雲飛所領導的中共錦州地下黨支部外,在錦州還活躍著多個地下黨組織。這些黨支部不僅在情報收集上起到重大作用,而且在政策宣傳、工人運動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錦州工委領導4個黨支部53名黨員

記者在省檔案館看到幾份檔案,是解放戰爭時期,錦州市政府發布的相關公告以及解放軍攻克錦州、黨支部帶領群眾建設錦州的照片。

錦州市檔案館(中共錦州市委黨史研究室、錦州市地方志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在國民黨統治時期,錦州工委直接領導4個黨支部,即中共錦州地下黨支部、中共錦州東關支部、中共錦州北關支部、中共錦州紡織廠支部,共有黨員53名,外圍關系300多人。黨支部領導群眾在同敵人作斗爭的同時,在宣傳、情報、工運、學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48年,按錦州工委部署,中共錦州紡織廠支部在紡織廠成立,張志平任黨支部書記。錦州紡織廠黨支部除發動、組織工人同統治者斗爭外,還根據市工委的布置,收集了國民黨五十四軍的軍事情報,同時組織工人做好護廠工作,迎接錦州解放。

中共錦州東關支部也是當時錦州城的一支地下力量。鄭乃功是拉三輪車的工人,思想進步,有革命的要求。1947年12月,積極要求進步的鄭乃功與既是同行又是鄰居的石秀峰二人同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后建立黨組織,取名東關黨支部,鄭乃功任黨支部書記。他們經常深入三輪車、手推車工人和木匠、泥瓦匠工人群眾之中,宣傳黨的政策,發展黨員。黨支部成立后開展了許多革命活動,黨員經常為錦州工委購買藥品、布匹。每次送藥品、布匹回來都攜帶大量宣傳品到市內散發。由於宣傳深入人心,瓦解了國民黨守軍,不少士兵逃回解放區。

中共錦州北關支部於1948年2月成立,劉國政擔任黨支部書記。根據錦州市工委部署,北關黨支部在錦州城內進行了多次宣傳活動。1948年夏季,北關黨支部根據工委領導部署,利用給敵人修城防的機會,繪制城防圖。同年秋季,遼沈戰役打響,在錦州市工委領導下,北關黨支部負責保護水源地。解放錦州戰斗打響后,盡管“配水池”一帶戰火猛烈,但是在北關全體黨員和群眾的保護下,自來水水源地未遭破壞,戰斗結束后,錦州自來水供應正常,保証了市民生活的安穩有序。

4個黨支部中,馬雲飛領導的中共錦州地下黨支部的斗爭故事很精彩。

馬雲飛犧牲在前線陣地上

錦州市內有一條南北走向的街,名叫“雲飛街”﹔小凌河有座大橋,名叫“雲飛橋”。這一路一橋的名字都與馬雲飛有關。

史料記載,1910年,馬雲飛出生在河北省交河縣西關村,原名葉宗漢,193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遼沈戰役紀念館館長劉曉光講道,1948年10月14日11時,東北野戰軍正式向錦州城發起總攻,31個小時后,錦州解放。馬雲飛是這場戰斗中犧牲的眾多英雄中的一位。

站在遼沈戰役紀念館的全景畫館內,這31個小時的炮火硝煙、解放軍戰士的英勇作戰再一次借助聲光電的科技手段重現。戰爭的慘烈、犧牲的壯烈、勝利的喜悅,讓觀眾沉浸其中,久久不願離去。

馬雲飛就是在攻克錦州的過程中,帶著我軍突擊營發起沖擊時犧牲的。

據史料記載,馬雲飛時任中共錦州地下黨支部書記。錦州攻堅戰打響后,馬雲飛難以抑制內心的喜悅與激動,對妻子說:“我要親眼看一看錦州的解放,親耳聽一聽解放錦州的炮聲,我要痛痛快快地當一名公開的共產黨員。”說完,冒險出城,參加戰斗。

考慮到攻城部隊對錦州城區不熟悉,容易造成傷亡,馬雲飛主動提出為東北野戰軍三縱突擊營帶路,在這個過程中,他不幸壯烈犧牲,倒在了錦州即將迎來解放的黎明時刻。

為了紀念這位英雄,遼沈戰役結束后,當時的中共遼西省委將遼沈戰役烈士陵園前面的“教仁路”命名為“雲飛路”(今稱雲飛街),2012年10月,錦州市政府將新建的小凌河橋命名為“雲飛橋”。馬雲飛烈士遺骨被安葬於解放錦州烈士陵園。

為上級提供詳細准確的情報

在中共錦州市委黨史辦和錦州市民政局編著的《錦州英烈傳》中,這樣寫道:

“今年70多歲的葉靈序是馬雲飛的二兒子,父親犧牲時他剛剛2歲。因為2歲那年發高燒且搶救不及時,導致葉靈序從小就成了聾啞人。長大后,他詳細地調查了父親生前的革命活動。他用手語介紹說,入黨后的父親工作更加積極,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斗爭中。后來他參加了冀東抗日救國軍,在此期間,馬雲飛領導農民進行抗租抗暴斗爭,發動組織群眾支援抗戰,積極配合我軍正面戰場作戰。每次馬雲飛都身體力行,周密計劃,機智沉穩,取得了一次次斗爭的勝利。

“1934年,由於所在縣的黨組織遭到破壞,馬雲飛被迫輾轉來到東北。他考入錦州鐵路列車區,被分配到葉百壽站工作。1936年,調到錦州列車段工作。他做過押運員、列車長、會計員,后調到財務處,從此定居錦州,也就是這個時期,他與黨組織失去了聯系,一直到1945年初,他才與黨組織接上頭。這11年間,馬雲飛一刻也沒有忘記黨,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沒有忘記共產黨員應當承擔的職責與使命,他隱姓埋名、不畏艱難,默默地為黨工作。”

史料記載,1945年3月,馬雲飛把培養多年的站台小賣店的兩名店員發展入黨,隨后又陸續發展了一批黨員。由於組織擴大,馬雲飛提議建立中共錦州地下黨支部,馬雲飛任黨支部書記。9月4日,我黨領導的冀熱遼部隊開進錦州,馬雲飛見到了遼西地委書記,並匯報了工作,黨組織正式接納了中共錦州地下黨支部,不久,馬雲飛的組織關系轉到社會部,受李東冶同志領導。從1946年上半年開始,中共錦州地下黨支部收集到許多重要情報,如國民黨在錦州設置反動黨團、軍警憲特機構、人員配備、敵軍的活動等,其中還將錦州國民黨黨部、軍械設置、鐵北城防畫成草圖,先后3次送到熱遼地委。1947年秋至1948年秋,中共錦州地下黨支部在中共錦州市工委領導下,組織發動了兩次工人罷工斗爭,都獲得了勝利。

馬雲飛經常教育黨員說,“做一名共產黨員,要像一根火柴那樣,為勞苦大眾在黑暗中照亮一條光線,縱然燃燒掉自身,也在所不惜。”

1948年8月,東北處於戰略決戰前夕,蔣介石把固守東北的希望寄托於錦州,在城內構筑了大量明碉暗堡。馬雲飛按照上級指示,收集敵軍各種情報,為迎接我軍攻城做好內應准備。他帶領黨支部的同志深入到村鎮各個角落,夜晚則悄悄地潛伏到敵人的眼皮底下。他們膽大心細,不放過任何一個地方,把溝溝坎坎、橋梁河汊、建筑物、村庄道路等都仔細記在心裡,回到住處后,再將看到的地形、工事詳細繪制下來。不久,出自馬雲飛之手的“錦州國民黨守軍城布防圖”“后勤運輸線”“三青團組織名單”“國民黨特別黨部名單”“國民黨守軍頭目更換方案”“國民黨第九十四師援錦方案”“白崇禧在錦州的部署情況”等情報,源源不斷地傳遞給上級黨組織。這些情報為我軍及時掌握國民黨軍隊情況,進行攻城戰斗部署提供了重要支持。(本報記者 朱忠鶴)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