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排雷英雄戰士”杜富國——

永不停下奮斗的腳步(兩優一先典型)

本報記者  程  煥
2021年08月13日08: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019年,杜富國在北京大學作先進事跡報告。
  新華社記者 李清華攝

7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隆重召開。禮炮響徹雲霄,每到全場氣氛熱烈之時,觀禮台上,一名雙臂殘缺的年輕軍人總會情不自禁地歡呼和吶喊。

他叫杜富國,是南部戰區陸軍掃雷排爆大隊二隊二中隊四級軍士長。在2018年的一次掃雷行動中,他為保護戰友身受重傷,永遠地失去了雙手和雙眼。

盡管如此,杜富國仍然時刻保持沖鋒狀態,並沒有停下奮斗的腳步。

紅色傳承,好男兒保家衛國

“家門口就是長征路,外公是老紅軍,我就讀過的小學曾是當年紅軍收養革命烈士子女和遺孤的保育院。”1991年11月,杜富國出生在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興隆鎮太平村——一個紅軍曾駐扎過的村子。從小聽長輩和老師講革命故事,杜富國的心裡種下保家衛國的種子。

2010年冬天,穿上綠軍裝,戴上大紅花,杜富國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初到軍營,杜富國就被牆上一幅幅全軍英模挂像所震撼。即將沿著英雄的腳步繼續前行,他深感榮耀。

新兵訓練結束后,杜富國被分到一個英雄的邊防連隊。站崗放哨、巡邏執勤之余,他經常主動修水電、修門窗、修設備,積極參加連隊工作,多次被評為優秀士兵。“當兵就要上戰場,國家有需要,我就站出來頂上去。”2015年6月,當得知要組建掃雷大隊的消息后,杜富國第一時間主動報名。

“為國家和人民奉獻的人生,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向連隊黨支部遞交請戰書后不久,杜富國與來自不同單位的400多名戰友,一起踏上了新的戰場。

生死雷場,“你退后,讓我來”

每次進入新雷場,杜富國都發現,黨員干部從來都是走在最前面,開辟安全通道。“要爭取入黨,帶頭干、挑擔子。”杜富國努力學習掃雷知識,在一個半月時間裡,他的專業測試成績從32分提高到90分。

雷區山高坡陡林密,機器人、大型機械等設備派不上用場,隻能靠人工排雷。在分隊長張波的印象中,即使在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杜富國也常常一次扛著上百斤的裝備翻山越嶺,雙腿被壓得發抖也不輕易停歇。

3年來,杜富國上千次進出雷場,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處置各類險情20多起。2016年11月,掃雷大隊發展第一批黨員,杜富國光榮入黨。

“嘀嘀嘀……”2018年10月11日下午,雲南省麻栗坡縣某雷場濃霧籠罩,探雷器警報聲此起彼伏。杜富國和艾岩是一對老搭檔。在探雷器的指引下,他們發現腳下濕潤的泥土裡藏著一枚露出了頭的加重手榴彈。“你退后,讓我來!”杜富國讓艾岩立即退至安全區域,自己蹲下身來清理彈體周邊的浮土。

艾岩轉身剛走出兩米,突然身后傳來一聲巨響,頭頂上的鋼盔被氣浪掀翻。“他朝我這一側倒下,在爆炸的瞬間,替我擋住了沖擊波和彈片。”艾岩回頭一看,杜富國已躺在血泊之中……

經過三天三夜5次大手術,杜富國從死亡線上被救了回來,但卻永遠地失去了雙手和雙眼。被推出重症監護室時,他首先打聽搭檔艾岩的情況,提的第一個要求是趕緊治好傷,“我還要去掃雷”!

奮斗不息,點亮人生新坐標

杜富國也曾失落過,但很快就調整好心態振作了起來。負傷兩年多以來,杜富國一直在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接受康復治療。如今,他不僅能夠生活自理,甚至能把被子疊成部隊標准的“豆腐塊”。

杜富國被中央軍委授予“排雷英雄戰士”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1次,榮獲“最美奮斗者”“時代楷模”“全國自強模范”稱號。建黨百年之際,他又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雖然失去了手和眼睛,但我還有嘴和腳。如果可能,我想做一名播音員。”為實現自己的夢想,杜富國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從吐字、發聲開始積極練習普通話,背記稿件全文。通過不懈努力,他終於成為軍隊廣播節目《南陸之聲》的播音員,深情講述著軍營故事。

就在去年,杜富國成為貴州大學成人高等教育2020級行政管理專業的一名學生,在人生的另一個戰場上繼續為夢奔跑。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13日 04 版)

(責編:宋美琪、王珂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