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從炮擊金門領悟毛澤東的思維藝術

姚小鍇 付浥錕
2021年08月16日08:20 | 來源:學習時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從炮擊金門領悟毛澤東的思維藝術

  炮擊金門,在戰爭史上被視為形式獨特、絕無僅有的奇觀。炮擊始於1958年8月23日,一直到1979年1月台海兩岸的炮聲才成絕響,前后跨越20余年,打打停停,看似即興隨機、毫無章法,實則精心運籌、匠心獨具。炮擊金門可以說真正做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通過在一點上發力,撼動和影響全局。它既是毛澤東純熟運用戰略思維的經典范例,也是他思考和指導戰略問題方法論的完美展示。

  全局思維: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毛澤東在思考問題時總是著眼全局、謀劃全局,並將思考范圍劃分若干層次,層層剝開、環環相扣,堅持遵循局部服從和服務於全部這個根本要求。

  首先是站在國際形勢這個大的全局謀劃。毛澤東當時作出過明確判斷,即“東風壓倒西風”,“革命與戰爭”依然在籠罩全球。所以,當中東事件發生后,毛澤東就作出炮擊金門決策,一是要以實際行動支持亞非民族解放運動﹔二是要彰顯我國獨立自主的態度﹔三是以“戰爭邊緣政策”回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的“戰爭邊緣政策”。

  其次是站在中美關系這個全局謀劃。當時美國政府一直採取敵視中國的態度,后來又以朝鮮戰爭為借口駐軍台灣,妄圖制造“兩個中國”。毛澤東鮮明講道:“美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同時,他也清醒地判斷:美國人怕打仗,我們也怕打仗,但是美國人怕我們多一點。為此,毛澤東決定炮擊金門,看似打蔣,意在擊美,就是要“給美國人一點顏色看”。從后來戰役發展來看,不但打出了會談,更牽制住了美軍,維護了“一個中國”的局面。

  再次是站在國家統一這個全局謀劃。1954年7月27日,毛澤東授意中央軍委給當時正在波蘭訪問的周恩來的電報中就鮮明地提出必須開始准備完成解放台灣的任務。而且他當時已經清醒地認識到,台灣問題是復雜的,是需要一攬子解決的。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毛澤東在金門指日可得的情況下,果斷放棄登陸佔領的預先設想,導演出炮擊金門這一“戲劇化”的戰爭。毛澤東之所以選擇炮擊金門,主要就在於其敏銳地意識到金門就是一個關節點,是撬動全局的支點、影響全局的抓手。金門炮聲一響,國民黨軍慌了,美軍急了,整個棋局就活了。

  前瞻思維:明者遠見於未萌,智者避危於無形

  超前性的戰略思維,是戰略思維中最難把握、又是最需要的。被斯諾稱之為“窯洞裡的預言家”的毛澤東,在科學預見、前瞻思維上表現尤為突出。在炮擊金門的戰略決策中,毛澤東從最初的“要把金門、馬祖搞回來”,到后來的“金門、馬祖還是留給蔣委員長比較好”,這一認識上的轉變就是其前瞻思維的又一經典范本。

  前瞻思維始於對當時情況的全面分析研判。毛澤東通過全面、系統地分析國際形勢、中美關系、美蔣關系、敵我實力對比等各方面因素,作出了“台灣和沿海蔣佔島嶼問題的全部、徹底解決,不是短時間的事,而是一種持久的斗爭,我們必須有長期的打算”的戰略判斷。

  前瞻思維在於始終堅持動態、發展的觀點。毛澤東對台灣問題發展趨勢做過雙重設想。一是將金、馬收回,那麼也將徹底斷了蔣介石的念想,失了台灣和大陸聯結的紐帶,若短期內無法徹底收復台灣的話,美國可能很快就在台灣搞出所謂的“小中國”,那樣我們就是想管也鞭長莫及,主動權將完全移位。二是將金、馬暫時放在蔣介石手中,既可以利用蔣介石集團對於一個中國原則的認同,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共同反對美國“一中一台”的陰謀。炮擊金門,打打停停,打而不登,斷而不死,單日打雙日不打,直到后來需要的時候打,象征性地打……成功地將毛澤東和蔣介石共同的一個中國理念變成了一種默契的行為,從而使毛澤東的“絞索政策”得以順利實施,進而牢牢掌握主動權,而美國隻能處於進退兩難的窘境。

  1972年尼克鬆訪華,中美兩國發表《中美聯合公報》,確認了一個中國原則﹔1979年1月1日,炮擊停止,中美正式建交﹔后來台海局勢持續幾十年的波瀾不驚,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毛澤東當年以前瞻思維作出正確的戰略決策。回顧歷史,我們或許可清晰地認識到毛澤東決策的正確性,但放在當時,面對唾手可得的金門、馬祖,面對黨內、軍內部分領導的不理解,面對全國人民的勝利期待,那樣的決策又顯得異常艱難。

  辯証思維: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

  毛澤東的戰略思維之所以高超,重要原因就在於其戰略思維往往是以其深邃的辯証思維為基礎,充斥著鮮明的矛盾分析方法。他在重大問題的思考和決策中,總是首先從矛盾分析入手,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並在各種矛盾的對立統一關系中、在各種矛盾的相互轉換中找出解決矛盾的方法。炮擊金門,更是如此。

  一方面,抓住了主要矛盾。炮擊金門,從國際層面看,主要有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矛盾﹔帝國主義和亞非地區民族解放運動的矛盾﹔中美之間針鋒相對、不可調和的矛盾﹔中蘇在國際形勢上的分歧﹔以及美蘇矛盾、美蔣矛盾﹔等等。從國內層面看,主要有祖國統一和蔣介石割據政權的矛盾﹔國內經濟建設與對台用兵的矛盾﹔等等。這些矛盾有些是短期的,有些是長期的﹔有些是顯現的,有些是隱藏的……毛澤東通過分析后判斷:在國際上,主要矛盾是被壓迫民族的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同帝國主義侵略的矛盾﹔在台灣問題上,主要矛盾是中國人民謀求統一和美國侵入台灣海峽的矛盾。這兩個矛盾的症結都在美國。

  另一方面,善於把握矛盾的轉化。在暫停炮擊期間,美蔣之間潛伏的矛盾徹底暴露。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戰略目標是希望蔣介石放棄金、馬,將台灣徹底獨立出來,使其可以更便捷地進行離岸制衡,避免被拖入與中國戰爭的泥潭。而蔣介石堅持據守金、馬,希望將美國拖入中國內戰,想借助美國的力量實現其光復大陸的美夢。美蔣雙方在金、馬問題上出現嚴重分歧。毛澤東精准地抓住了這一點,採用多種手段,擴大美蔣之間的矛盾。炮擊金門最精彩最具戲劇色彩的看似隨機、即興的打法,正是毛澤東對美蔣矛盾精准拿捏和把握后作出的應變式的戰略調整。歷史証明,正是毛澤東充分利用和制造美蔣陣營中的矛盾,才將其和蔣介石共同的一個中國理念變成了一種默契的行為。

  毛澤東一生指揮過無數大仗,但一般都是戰略指導,具體作戰都放手讓前線指揮員臨機決斷。隻有炮擊金門,他全程自己指揮,不僅在大的關節處,能夠高屋建瓴、深謀遠慮﹔而且對小的細節,也是精准把握、細致入微,整體戰略思維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值得細細品味。

(責編:劉圓圓、代曉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