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壇清水祝華誕”的陳士榘

陳士榘,1909年4月14日生於湖北省武昌黃土陂,荊門市人,是新中國首次授銜的上將之一。1995年4月14日,是陳士榘的86歲生日。他謝絕了工作人員為他精心准備的生日安排,要求一切從簡,絕不能鋪張浪費,讓工作人員端來一壇清水放在客廳中間,以茶代酒,以水言志,與老戰友共憶崢嶸歲月、共敘戰友情誼、共話革命理想。在一壇清水中,陳士榘過完了自己最后一個生日,成就了一段“一壇清水祝華誕”的佳話。
參加毛澤東親自主持的入黨儀式。1927年9月,在當時黨內主要領導人“左”傾盲動主義的影響下,進攻長沙的秋收起義部隊遭受嚴重損失,士氣低落,舉步維艱,隻剩下不足千人的隊伍在毛澤東的帶領下連續行軍、艱苦轉戰、探求出路。鑒於革命斗爭形勢的客觀要求和起義部隊自身建設的現實需要,當起義部隊到達江西省永新縣三灣村時,毛澤東決定對起義部隊進行整編,提出了“支部建在連上”的重要舉措,確立了“黨指揮槍”的根本原則,要求盡快發展一批工農骨干入黨,增強部隊內部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建設一支新型人民軍隊。由於作戰英勇果敢、思想追求進步,1927年10月15日,在入黨介紹人袁一民、鄭毓秀的推薦下,陳士榘作為第一批被發展的6名工農骨干黨員之一,在湖南省酃縣水口鎮葉家祠堂閣樓上參加了影響其一生革命生涯的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
這是三灣改編后,起義部隊第一次發展新黨員,也是毛澤東唯一一次親自主持的入黨儀式。6名新發展黨員分別來自不同的連隊,毛澤東一一詢問了他們“為什麼要加入中國共產黨”,對6名新黨員“要翻身,堅決革命!”的回答表示滿意。入黨儀式上,毛澤東帶領陳士榘等6名新發展黨員進行了宣誓,勉勵新黨員今后要團結群眾,多做群眾工作,嚴格組織生活,嚴守黨的秘密,並要求各連黨代表回去后,繼續抓好發展黨員的工作,分批舉行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盡快在各個連隊建立起黨支部。這次入黨宣誓儀式,成為深刻影響陳士榘一生革命道路的重要經歷,也成為他一生始終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重要起點。
八路軍部隊第一個俘虜日軍的指揮員。全面抗戰爆發后,根據國共合作抗戰協議,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將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陳士榘所在部隊被編為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陳光任旅長,陳士榘任參謀長。改編完成后,八路軍各部隊沒有經過充分休整就相繼奔赴抗日前線,堅決打擊日本侵略者。9月中旬,八路軍第115師進駐到平型關地區,陳士榘被調入師指揮部,參與了聞名中外的平型關大捷的謀劃指揮。陳士榘根據部隊偵察分隊的偵察報告和現場勘察的實際地形,向師首長提出了在平型關伏擊日軍的相關建議和計劃,得到了第115師領導的高度贊賞和肯定。
1937年10月下旬,為支援國民黨軍隊共同保衛太原,陳士榘在旅長陳光領導下,率領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隨師部由五台山區南下側擊西犯的日軍,並伺機利用地形優勢伏擊狂妄驕橫、不可一世的進犯日軍。11月4日,日軍兩個聯隊通過廣陽伏擊區西進至鬆塔鎮,其輜重隊和一個大隊進入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伏擊圈。面對復雜敵情,陳士榘協助陳光採取避強擊弱的戰法,指揮八路軍部隊大膽穿插分割,使得日軍在山溝裡被切成數段,首尾不能相顧,彼此不能相連,人仰馬翻,亂作一團,逐個被八路軍部隊包圍消滅。在戰斗行將結束時,陳士榘和一些戰士包圍了一個當地農家小院,反復向在裡面躲藏的日軍喊話,告誡其盡快繳械投降,想方設法能夠抓到這名日軍俘虜。在等待片刻后,陳士榘帶領戰士果斷沖進屋內,動作迅猛地從老鄉糧筐裡將這名日軍士兵擒獲,成為八路軍部隊第一個俘虜日軍的指揮員。經審訊,這名俘虜是日軍第20師團第79聯隊輜重兵軍曹加藤幸夫。
打下中原戰場第一個重要城市洛陽。1947年9月,在中共中央的統一協調部署下,按照把戰爭引向國統區的作戰指導思想,華東野戰軍組成了外線作戰兵團,南下豫皖蘇地區,執行外線進攻作戰任務。在五路南下的外線作戰部隊中,由陳士榘和唐亮組成的陳唐兵團以善於攻堅著稱,成為人民解放軍逐鹿中原大地、推進解放事業的重要力量。
為掩護劉鄧大軍主力休整和策應西北野戰軍作戰,1948年3月初,陳唐兵團接到命令,與陳謝兵團(陳賡、謝富治)聯手奪取中原重鎮洛陽,使豫西、太岳解放區連成一片,進一步擴大根據地范圍和壯大根據地力量。國民黨軍方面駐守洛陽的是由蔣經國親訓的青年軍206師,師長是深受蔣介石賞識的虎將邱行湘。該師官兵反共思想頑固、武器裝備精良、作戰能力較強,是我軍攻克洛陽的主要對手和重要威脅。3月11日晚,在陳士榘的統一指揮下,攻城部隊發起全面進攻,全力攻克敵軍重重設防的各種犬牙交錯、互為依托的碉堡暗壕。經過連續激戰,攻城部隊一時仍無法攻破城門、攻入城內,攻堅戰陷入了對峙狀態。面對攻城進展不順的現實情況,陳士榘力排眾議,命令部隊持續進攻,絕不給敵軍留下任何喘息機會。同時,陳士榘積極發揮炮兵部隊在城市攻堅中的重要作用,利用炮兵的強大攻擊力,猛烈炮擊城內敵軍的核心陣地,成功攻佔洛陽城,俘虜師長邱行湘,全殲守敵兩萬余人。洛陽成為人民解放軍在中原戰場奪取的第一個重要城市。
擔任新中國第一任工程兵司令員。1952年8月,為應對美國等敵對勢力在中國周邊建立軍事基地,嚴重威脅中國邊防安全和國家統一的嚴峻態勢,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作出了大規模建設國防工事的重大決定。9月18日,正在軍事科學院擔任教育長的陳士榘奉命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司令員,開啟了投身新中國國防工程建設的不平凡征程。陳士榘到任后,首先健全兵種機關,加強工程兵總部領導力量,以全面領導全軍工兵部隊開展正規化、現代化建設。同時,根據工程兵任務需求,將當時的28個工兵團分為工程工兵團、舟橋工兵團、建筑工兵團等3種性質的部隊,使工程兵部隊的編制和分工更為科學、更為合理、更為規范,有力提高了全軍工程兵部隊的專業技術和戰術水平。陳士榘還帶頭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創造條件,細致籌劃和大力推進建立新院校工作,大力培養工程兵部隊建設急需的各類人才。
隨著新中國“兩彈”事業的全面推進,與之相配套的國防建設工程成為亟待解決的重大現實問題。1958年4月,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導彈發射試驗基地與核試驗基地、核彈生產儲存基地均由工程兵部隊負責建設。陳士榘又被任命為特種工程指揮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帶領代號為“7169部隊”的10萬工程兵將士為“兩彈”工程“做窩”,全力保障“國之重器”的試驗研制工作。陳士榘率領10萬工程兵官兵來到“風吹石頭跑,地上不長草,吃水貴如油,四季穿棉襖”的戈壁灘羅布泊,大力開展“兩彈”工程基地建設。他們克服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難題:供給不足吃不飽,大家就挖野菜、摘駱駝刺補充﹔沒有房子住,大家就睡地窩棚,甚至6個將軍擠在一個地窩棚﹔沒有水飲用,大家就收藏雨雪水,喝的是厚厚一層蚊子沉底的蚊子水……經歷千難萬險、嘗遍苦辣辛酸、飽經雨雪風霜,在陳士榘的帶領下,工程兵將士高標准、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了為“兩彈”做窩筑巢的神聖使命和重大任務。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震驚世界,舉世關注。在1965年新春聯歡會上,毛澤東在人民大會堂接見解放軍高級將領,當看到陳士榘時,一手拉住陳士榘的手,一手指著張愛萍說:祝賀你,你們(指工程兵)立了功,他們(指國防科委)出了名﹔你們“做窩”(指建成的“兩彈”基地),他們“下蛋”(指成功爆炸原子彈),我們中國人說話算數了!你們都立了大功!毛澤東的贊揚,是對陳士榘擔負的“兩彈”國防工程建設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對10萬工程兵將士突出貢獻的最高褒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