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謝希德:新中國第一位女大學校長

王妍
2021年09月01日08:30 | 來源:學習時報
小字號
原標題:謝希德:新中國第一位女大學校長

  謝希德(1921.3.19—2000.3.4),女,福建泉州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固體物理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1946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理系,1947年赴美國史密斯學院留學,1949年轉入麻省理工學院專攻理論物理,1951年獲得博士學位。1952年回國后到上海復旦大學物理系任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8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0年被選為美國文理學院外籍院士。曾任復旦大學校長,上海市政協主席。謝希德主要從事半導體物理和表面物理的理論研究,是中國這兩方面科學研究的主要倡導者和組織者之一。

  在今年的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科技攻關要堅持問題導向,奔著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去。要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在石油天然氣、基礎原材料、高端芯片等方面關鍵核心技術上全力攻堅。而芯片技術,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半導體技術之爭。回溯中國半導體技術發展史,繞不開我國第一部全面論述半導體技術的教科書——《半導體物理學》,而這本書的作者之一謝希德院士,就是我國半導體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這位生於1921年與中國共產黨同齡的科學家,一生忠誠於黨、忠誠於祖國、忠誠於人民,以她瘦弱卻堅韌的身軀不懈奮斗,為我國半導體物理、表面物理理論研究撐起了一片天,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新時代的中國科學家精神。

  “中國需要的科學家”

  1921年3月19日,謝希德出生於泉州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她的父親謝玉銘是一名杰出的物理學家,在科研和教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親豐富的藏書、每晚在書房工作到深夜的背影、經常談起的優秀學生以及時常挂在嘴邊的那句“中國需要科學”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謝希德,使其走上物理學研究之路,最終成為了“中國需要的科學家”。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面對每況愈下的時局,父親謝玉銘不願在日寇統治下的地方苟安,帶著全家開始了逃難的生活,面對滿目瘡痍的祖國和顛沛流離的生活,謝希德更加強烈地意識到,隻有擺脫強權壓迫,使國家富強起來,人民才能有安定的生活。

  1938年謝希德以優異成績考入湖南大學,但就在這時,病魔卻找上了她,經多次檢查后謝希德被確診為股關節結核,當時這種病被視為絕症。對於謝希德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但她並未向命運低頭,憑著堅強的意志和為振興中華而學習的決心,忍著病痛,在病榻上如飢似渴地讀書。母親擔心她過度用腦會影響身體康復,總是勸她少看書多休息。謝希德卻總是樂觀地說:“讀書是我最大的興趣,隻有讀書可以使我忘掉病痛,使我的生活充實。讀書是治我疾病的良方。”4年后,謝希德以頑強的毅力戰勝了疾病,但她的右腿卻不能再彎曲,終身不良於行。然而,此時的謝希德已經顧不上這些,她收到了廈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在經歷了3次高考之后,她終於踏進了大學的殿堂。

  在廈門大學學習期間,她比任何同學都珍惜時光,恨不能將失去的時間都補回來。從廈門大學畢業后的謝希德順利考入美國史密斯學院攻讀碩士,兩年后又考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在美國留學的她仍像在廈門大學時一樣勤奮,以數倍於旁人的努力,堅持不懈,向心中的目標沖刺。1951年秋,她順利通過答辯,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沖破重重阻撓毅然回國

  1949年,正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的謝希德收到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新中國成立了!

  從1950年到1951年上半年形成了留學生歸國的高潮,錢三強、錢偉長、黃昆、鄧稼先等先后回到祖國參加建設。一批批留學生懷著拳拳愛國之心,學成報效祖國的壯舉深深激勵著謝希德。晚年的謝希德回憶當時決定回國時的心情,激動地說:在校的中國同學大多接到家人來信,相互轉告,為祖國的振興感到衷心喜悅。在這段時間裡,我的心情難以自抑,巴不得馬上能飛回祖國,飛到北京。

  其實,對於謝希德來說,下定回國的決心是十分艱難的。當時遠在菲律賓的父親謝玉銘,在得知謝希德回國的打算后,來信極力勸阻。他在信中寫道:“接來信,得悉你欲回中國,我感到很不妥,我不希望你回到貧窮而落后的中國……”當時謝希德讀著父親的來信,內心異常痛苦。她想:“父親帶我走進了知識的殿堂,他也是我從小敬佩的人。可是我覺得,新中國雖然還貧窮、落后,卻是欣欣向榮,正是我一展身手的地方。”懷著對祖國熾熱和執著的愛,她終於還是選擇回到自己的祖國。

  1951年,獲得博士學位的謝希德和男友曹天欽一起開始籌劃回國事宜。然而就在此時美國政府發布了一項規定:凡在美國攻讀自然科學、工程學、醫科等學科的中國學生,一律不許返回中國大陸。這個規定一下子把他們的計劃打亂了。不過,他倆很快就冷靜下來,決定繞道英國返回祖國。在曹天欽的老朋友李約瑟博士的擔保下,謝希德獲得了一張可以進入英國特殊的“旅行通行証”,坐上開往英國的船。1952年,謝希德、曹天欽在英國完婚后,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報效祖國的歸途。很多年以后,在上海舉辦的教師節晚會上,有學生問謝希德:“是什麼力量使您沖破重重阻撓毅然回國?”謝希德用蒼老而有力的聲音回答:“我愛中國!”

  為黨的科學事業奮斗不息

  回國后的謝希德被分配到復旦大學物理系,擔任物理系和數學系的基礎教學工作。此時的復旦大學物理系面臨師資力量薄弱、教材不全又需要開設許多新課程等多重困難。謝希德認識到祖國的科學事業正在起步階段,眼前的當務之急是為國家培養科學人才。因此,她欣然挑起了一般人不大願意承擔的基礎課教學的重擔,全力以赴地工作。

  1956年,謝希德和曹天欽在同一天被各自所在的黨支部接收為中國共產黨的預備黨員。在以后的歲月裡她始終牢記自己的誓言:“一個共產黨員,一個科學工作者,隻要心臟還在跳動,就要戰斗,就要為黨的科學事業奮斗不息。”

  1955年,半導體被列為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為了盡快培養一批半導體專門人才,教育部決定1956年在北京大學創辦“五校聯合半導體專門化”,由北京大學物理系黃昆教授任主任,謝希德任副主任。接到通知的謝希德,十分興奮。然而,當時她的兒子出生才5個月,面對家庭和事業的抉擇,她沒有絲毫猶豫地選擇了北上。

  謝希德在北京大學工作的2年裡,與黃昆教授通力合作,擔當起培養中國第一代半導體物理學學生和研究人員的重任。1958年,他們合編的《半導體物理學》正式出版,這是一本在當時國際上都有很高學術水平的權威性著作,也是很長一段時期我國半導體物理專業學生和研究人員必讀的教材。經過近2年的辛勤耕耘,“五校聯合半導體專門化”培養出了200多名半導體專門人才。隨著這批人才奔赴科研和生產的一線,我國半導體學科和半導體技術很快就獨立自主地發展起來。

  1983年,62歲的謝希德出任復旦大學校長,成為新中國第一位女大學校長。擔任校長之后,謝希德特別注重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方向,她率先改變在國內綜合大學長期以來隻有文理科的格局,在復旦大學增設管理學院、經濟學院等學院,加速各類人才的培養。她抓教師隊伍建設,採用破格提升的方法,鼓勵學科帶頭人脫穎而出,促進青年教師進步。

  幾十載耕耘不輟,讓人們甚至謝希德自己都忘卻了她是一位飽受癌症折磨了34年的老人,1966年謝希德就被確診為乳腺癌。1999年12月謝希德再次住進了醫院,在住院期間,她堅持工作,每天翻閱外文文獻、修改畢業生論文、接發大量電子郵件、處理各種事務,直到發生急性心衰和呼吸衰竭,再也無法站起,才不得不停止工作。

(責編:劉圓圓、萬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