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星星之火·湖北紅色館藏裡的微黨史

1980年鄧小平題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館標

2021年09月06日15:41 |
小字號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力營造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濃厚氛圍,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策劃了“星星之火·湖北紅色館藏裡的微黨史”系列文章,通過實景文物展示、三維動畫還原、人物講述等多種形式呈現湖北紅色館藏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

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門口,懸挂著由鄧小平同志在1980年親筆題寫的“八七會議會址”匾額。

1927年6月,23歲的中共中央秘書鄧希賢來到武漢,參與八七會議籌備工作,為了掩人耳目,他化名鄧小平。

對中國共產黨來說,這是血雨腥風的一年,蔣介石、汪精衛悍然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

危急關頭,中國共產黨決定在武漢召開一次緊急會議,糾正錯誤,統一思想,找出新的革命道路。

為了確保會議免遭破壞,在八月的“火爐”武漢,代表們進入會場就不能出去。他們睡地鋪,啃干糧,甚至連門窗都不能打開。

1927年8月7日會議正式召開。在這次會議上,鄧小平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見証了毛澤東提出“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的主張。

由於擔負組織工作,鄧小平第一批來,最后一個離開,在悶熱的房間裡足足待了六天。

來源:“學習強國”湖北學習平台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