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守正創新 寫好立德樹人新答卷

——山東大學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砥礪辦學初心

2021年09月10日08:1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山東大學發端於1901年創辦的山東大學堂,已經矗立於齊魯大地120個年頭。回望百廿歷程,山東大學秉承“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的辦學宗旨,踐行“學無止境,氣有浩然”的校訓,形成了“崇實求新”的校風。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山東大學引導全校師生把黨史學習教育同系統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結合起來,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砥礪辦學初心。

“2021年恰逢山東大學建校120周年,學校在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結合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的重要回信精神,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不斷增強建設擔當中華民族復興大任世界一流大學的自信和自覺。”山東大學黨委書記郭新立說。

讓紅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脈

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世紀林中,華崗和成仿吾兩任山東大學校長的銅像屹然矗立,多年來始終守望著一代代山大學子,更凝聚著山東大學的紅色基因和愛國情懷。

20世紀,兩位校長先后6次翻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共產黨宣言》,共同見証了信仰的力量。在華崗的首倡和組織下,《文史哲》正式於1951年5月創刊,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創刊的首家高校文科學報。《文史哲》雜志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學術研究和學術轉型,創刊后迅速引領了國內文、史、哲等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潮流。

2021年5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回信指出,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需要深入理解中華文明,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深入闡釋如何更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山東大學師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將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與百廿山大的奮斗精神緊密結合,開展了“百年黨旗招展,百廿薪火瑩然”大學生文化藝術節展演、“百年信仰,青年傳承”紅色家書接力誦讀、“光影裡的旗幟”山東省紅色電影展映月等系列活動,讓紅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脈。

“願效老牛,為國捐軀……科學尊重事實,服從真理,不會屈服於任何壓力!”在《“建黨百年 立校百廿”裡的山大故事》第六期視頻中,曾在山大任教的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慷慨激昂的話語,被山大學子重新演繹后更為振奮人心。

《“建黨百年 立校百廿”裡的山大故事》系列視頻,通過情景劇演繹與實景講解相結合的形式,講述成仿吾、聞一多、老舍、童第周等各個歷史時期的山大人堅守理想、愛國奉獻的精彩故事,再現黨史中的山大記憶。

“親身演繹老一輩山大人的事跡,我感到十分榮幸,通過參演,我更加細致地了解了山大的紅色歷史,對山大精神的理解也變得更加深入。在點點滴滴中了解山大,把對山大的愛融入血液,是我為之自豪的事情。”《“建黨百年 立校百廿”裡的山大故事》演繹者之一劉俊媛說。

創新形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公家設立學堂,是為天下儲人才,非為諸生謀進取﹔諸生來堂肄業,是為國家圖富強,非為一己利身家。’120年來,我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不斷擦亮‘為國育賢’的辦學初心,彰顯‘正心術、敦品行、明倫理、知大體’的育人風格……”今年7月8日,郭新立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堅守“為國育賢”辦學初心、踐行“強校興國”時代使命相結合,為全校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課。

理論宣講、黨日活動、線上答題、藝術展演……2021年3月起,山東大學率先啟動、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探索形成了“一位班子成員領學,認領一個問題,聚焦一個專題,制定一個方案,破解一個難題”的“五個一”學習模式,切實將悟思想與堅守初心使命、履行核心職責、加強政治引領貫通融合,不斷汲取奮進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山東大學持續創新學習方法,探索有效教育形式,將學習貫徹落實回信精神和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引導全校師生踏實做好學問,勇擔時代使命。“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為我們青年學子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將回信精神與專業學習相結合,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更加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馬文嘯說。

如何讓黨史學習教育惠及全校師生?山東大學整合資源,針對機關黨員干部、青年學生和教職醫務員工的不同特點,分類制定學習方案,師生們同研同講同行,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師生日常,在校園營造一個師生共創、人人參與的黨史學習教育大講堂。

“紅軍時期的長征,紅軍突擊隊在湍急的河水中、在崎嶇的山路上、在槍林彈雨中,與敵人展開了生死搏斗﹔新時期的長征,同志們在鹽鹼地上修水庫,在戈壁灘上建偉業,不斷挺直民族脊梁……”2021年5月,在“沂蒙老戰士后代講黨史”的第一課中,開國中將孫繼先之子孫東寧帶領山大學子走進歷史。學校將“三全育人”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抓手,通過發揮革命先烈的示范作用,創新思政教育工作載體。

山東大學還充分發揮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作用,將“四史”教育列為必修課程,在國內首設黨的建設二級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並加大社會實踐課堂比例,組織師生走進濟南“五三”慘案紀念碑、王盡美紀念館等,幫助學生堅定理想信念。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張路園說:“把黨的百年征程生動呈現在學生面前,切實增進了學生對黨史的理解,激發了學生的使命擔當。”

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具體實踐

近日,來自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血管內科、骨外科、普外科、保健(老年醫學)科的14名醫護人員分別到臨沂市費縣大青山、臨沭縣朱村進行義診活動,為沂蒙革命老區的百姓排憂解難。

學史力行是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山東大學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的陣地延伸到產教融合第一線,引導師生將科研論文寫在大地上,堅持“頂天立地”,把學術成果運用到實踐中。

120年的山東大學發展史,是一部奮斗報國的歷史。120年前,山東大學定下“為國育賢”的辦學初心,新時代這一初心在“強校興國”的使命中不斷彰顯。

山東大學行星科學團隊利用“天問一號”中分辨率相機圖像,分析了8個火星年多達6000張彩色影像,識別出4661個塵暴對象,完成了火星塵暴的在軌預測,清晰地呈現出火星塵暴的發生概率、移動軌跡和移動速度,有力保障了“天問一號”的成功著陸。

山東大學岩土中心團隊聚焦國家戰略和重大工程需求,先后為成蘭鐵路、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等200余條隧道建設保駕護航,攻克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災害預警與治理關鍵技術,在隧道與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災害源超前預報理論及技術、致災模式機理、災害治理理論及技術等方面,實現了國際領先。

全球漢籍合璧工程是對中華古文獻進行調查編目、復制回歸以及整理研究的國家重點文化工程,目前已經完成了28個境外藏館的存藏漢籍編目工作,另有26個境外藏館的編目工作已基本完成,等待進入項目驗收階段。

全球漢籍合璧工程首席專家、山東大學講席教授鄭杰文說:“做好全球漢籍合璧工程,既為做深做實黨史學習教育創新了方式方法、豐富了形式內容,也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新思想進行了深入挖掘,為全面了解中國歷史全貌提供了文獻依據,對於增強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更好地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山東大學不斷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學校改革發展的實際舉措和具體行動,在人才培養、科研創新、隊伍建設、服務山東、一體發展、文化引領等方面突破了思維范式、破解了關鍵瓶頸、取得了重要突破,全校上下展現出昂揚向上、奮勇爭先的嶄新面貌,煥發了矢志一流、干事創業的生動氣象,為迎接學校百廿校慶營造了良好氛圍。”山東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樊麗明說。

(本報記者 趙秋麗 馮帆)

(責編:宋美琪、王珂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